初稿:2021年5月19日
《從世界文化遺產看人類歷史現場》
演講者:傅朝卿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
2019巴黎聖母院失火,日本琉球首里城也失火,提醒我們世界遺產的保存不易。換作台灣的話,古蹟也常常失火。
1972年,聯合國UNESCO通過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保護公約。簽署國需致力於保護國內歷史場所。目前世界遺產有1121處。世界遺產(World Heritage)的保存運動始於1960年代搶救將因埃及亞斯文水壩而淹沒的阿布辛貝爾神廟。動員世界各國將神廟遷移出水壩淹沒的地區。世界遺產的標誌由圓圈和菱形組成,代表自然與文化。獲得認證的世界遺產就可以使用此標誌。
跟世界遺產很類似但不同的是無形文化遺產(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因為難以定義導致氾濫。此外還有世界記憶計畫,主要目的在保存文獻。
世界遺產做為文化場域,看見: 歷史現場、歷史事、歷史人物。
馬丁路德發表九十五條論綱的教堂,就是見證歷史的場所。
羅馬時期蓋的萬神殿,深深影響到歐洲和美國的建築,美國傑佛遜建立了古典復古運動,到現在連台灣中國的大學,都競相模仿這種希臘羅馬式的建築形式。
台灣沒有讓聯合國認證世界遺產的資格,但政府對古蹟的保存還是有投入很大心血。以台南來說,各個時代的古蹟就座落在現代化的城市裡面,可以活生生見證歷史。現在仍然有很多文獻保存或整理中,挖掘過去台灣的歷史。雖然只有幾百年,卻是塑造這塊土地人民認同的關鍵,不管曾經待過的是什麼人,那都是曾經的歷史。
但是,我覺得一昧模仿歐洲復古建築不是好事。中國很多地方以暴發戶的心態復刻了很多世界奇觀,這對自己人的文化認同很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