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稿:2021年2月~2021年5月
地點:屏東大學民生校區中文系
當初我是作為跨系選修去上這門課的,佛學在英語系的聽來並無壓力的說。原本這門課都是林其賢教授上,然而他退休了,就換成對敦煌文化研究有加的李美燕教授來上。這學期是她第一次教這門課。
有以下記號的為我個人註腳
註腳
課程中老師給我們看的一部影片《禪的世界》,我將心得寫在這裡:能劇《江口》與禪宗的啟示
佛教歷史#
隋唐時期是中國的佛教鼎盛時期,道教次之,儒學最弱。
世界三大宗教中,佛教是最早出現的宗教(B.C. 600),基督教則是A.D. 100。
王子悉達多出家創立,成為釋迦牟尼。
佛(Budda)的梵文意思是悟、覺、知,中文稱之為覺悟,後來也成為釋迦牟尼的稱號,但在古代並非僅止稱呼釋迦摩尼。
在印度的發展階段可分為
- 原始佛教
- 部派佛教
- 大乘佛教
- 密教
之後伊斯蘭教傳入,於印度衰落。
原始佛教:
B.C.600~B.C.400,釋迦摩尼與弟子傳教的時期,思想重心為「四聖諦」
部派佛教:
B.C.400 ~ A.D. 100,口傳導致教義產生歧異,分化成「上座部」和大眾部兩大派系。
(shengˋ)為乘載之意,大乘小乘佛教都是要脫離苦海,大乘希望能普渡眾生才是真正解脫,大乘佛教所指稱的小乘則是追求個人的解脫。
大乘佛教: BC 100~700。於BC100開始形成,至此印度佛教開始分裂。
大乘佛教認為人人皆可成佛,往北傳到東亞國家。
小乘佛教則相反,認為所謂斷滅善根的「一闡提」是不可能成佛的。
密教時期 (AD700~AD1200)
大乘佛教多注重理論論證,且為讓普通大眾理解教義,密教採用「方便法門」,結合印度教方法,融合迷信色彩。
講大道理無法使部分人開悟,透過化身或其他辦法來開導。
佛教的傳播
AD.300左右,印度阿育王開始往外傳播佛教,南傳開始。
中國於西元左右(東漢)時傳入。
19世紀末,才傳入歐美非三洲。
北傳大乘的路線,從西域敦煌->雲岡,到達朝鮮、日本
也有傳至龍門,再往中國各地傳播。
南傳上座部的路線是抵達斯里蘭卡、中南半島,最後是東南亞。
為何只有大乘佛教被中國文化接受並融合?
因為人人皆能成佛,符合儒家人人皆能成聖賢的理念。
佛教於兩漢時傳入。當時中國人便透過僧侶知道,西方有佛。
魏晉南北朝,開始有大量的譯經,將梵文翻譯成漢文佛經。
其次開啟傳戒制度,開始有漢人出家成為僧侶。
翻譯佛經以外,尚给佛經注疏、下註解,代表佛教中國化的開始。因為不只高僧參與注疏,文人也以自己、而非佛經原本觀點作註。
佛教徒的大量增長,也出現大量寺院,產生寺院經濟。唐朝法琳紀載 :西晉3700僧尼,至東晉成長至24000人。
隋唐為佛教鼎盛時期,因為皇帝也大力支持,僅有唐武宗反佛。
所以產生了中國本土的各個佛教宗派。
三大宗派佛教:
天臺宗
華嚴宗
法華宗
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禪宗
與中國文化密切。
龍門石窟、雲岡石窟、麥積山石窟、莫高窟石窟的雕塑,這些本方的石窟寺都能側面證明佛教的發展過程。
唐朝的宗派
- 法相宗/唯識宗
由玄奘(600~664)創辦。
- 華嚴宗/賢首宗/法界宗
以《華嚴經》作為經典。由法藏(634~712)創立,世稱賢首大師。
佛教基本觀念#
四聖諦說
苦、集、滅、道即為四諦。
在梵文中,諦即為真理之意。
苦諦
四聖諦之首,人生皆苦。快樂是短暫、無常的。
因為有苦,人要追求解脫。
苦有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還有
五盛(ㄕㄥˋ)陰: 色、受、想、行、識,構成人的要素,痛苦之源。
(原來叔本華的哲學是從這裡抄來的)
集諦
集: 招聚、集合。集諦是造成人世間苦痛的根本原因。
分為貪、嗔、癡
給自己造成苦難,也造成眾人苦難
滅諦
消滅產生痛苦的原因。
道諦
滅除痛苦,證得涅槃(解脫)的途徑。
八正道
正見
正思維
正語
正業
正命
正念
正定
正精神
緣起論
「依緣而起」是佛學基石。
因緣: 構成事物的因素和條件。
因緣聚則生,因緣散則滅。
沒有什麼是永恆的。因此人要活在當下。沒有獨立自在的自體 (與客體相對)
因果是不可思議,生命流轉不會停下來,輪迴也就不止。
所以人也是因緣的表現,人生會有十二緣起。
三法印說
諸行無常
世間一切無不是流轉變化,因此都為「行」,沒有什麼是永久的。
諸法無我
法,世間事物
我,是主宰、自性、實體,沒有獨立存在、自我決定的永恆事物,一切都是相對和暫時的。因此人不需要太執著。
萬法皆空,世間事物皆是空。
論語子罕: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子罕:孔子杜絕四種弊病:不主觀臆斷,不絕對肯定,不固執己見,不唯我獨尊。)
涅槃寂靜
佛教的終極目標,斷滅煩惱,超脫生死輪迴後達成的境界,要經過一生修行才能解脫。
「天女散花」一詞原本來源自佛教中《維摩詰經·觀眾生品》
困擾由執著而生,羅漢把飄在身上的花瓣拍落,而佛祖則不在意。
天台宗、慈恩宗、華嚴宗#
天台宗
天台宗代表人物:
慧文
慧思
智潁
湛然
灌頂
創始人智穎B.C. 538~597,北齊
其師慧思,其祖慧文
供奉經典:妙法蓮華經
「一心三觀」
以「觀」看世界
慧文:空觀、假觀、中觀
天台宗認為,由空觀可以把握「真諦」,假觀可以把握「俗諦」,中觀則可以把握「中道諦」。
空觀:緣起性空,學習如何「觀空」,以智慧觀察事物的本質「空」。
假觀:因觀察到空,而否定現象界的存在,故成另一種執著。要承認現象界存在,且本身就是虛假的,才是假觀。
中觀:不執著於空,亦不執著不空,此即為「究竟」
修行「一心」佛心可掌握這三觀。
慧思提出「十如」「實相」
智潁代表作:《法華文句》、《法華玄義》、《摩訶止觀》
智潁:「性具實相」一切萬法都是自然、真實的存在。這種存在是彼此關聯,而非孤立的存在。
以十如作為基礎,進而提出宇宙存在十個法界。
所謂「十界」即是將自我境界或生命之等級分為十層,其中最上四界為佛、菩薩、緣覺、聲聞稱為「四聖」,以下六界為天、人、阿修羅、畜生、地獄、餓鬼等稱為「六凡」,共稱「十界」。
每一個法界都有十如,每個法界也能因靠修行或墮落而轉化,由下而上移動。
宇宙間的三世間:五蘊世間、有情世間、器世間,組成三千如。
有「一念三千」說法,表示三千如就在人心中,而不是存在於現象界。「三千」就是來表示事物彼此密切的關聯性,一切事物,一切法的存在都是互相關聯整體的存在,彼此牽連,不可分割,而這彼此的牽連都是存在,我們的一念之中。
慈恩宗/唯識宗
由玄奘(A.D.600~664)創立。
29歲至印度待上15年,於那爛陀寺,與戒賢大師學習「瑜珈師地論」
再與勝軍大師學習 「唯識抉擇論」,也學習與其對立的大乘佛學 龍樹派的「中百論」,並調和兩者。
學習印度的邏輯學「因明」,為學習印度唯識宗必要的元素。
譯有《廣百論釋》
唐貞觀十九年正月回到唐朝長安,開始翻譯佛經,長達19年。翻譯地點之一即為慈恩寺。
譯著最重要的為《瑜珈師地論》
《成唯識論》將唯識宗思想系統性的介紹到中國。但其強調的五種姓,認為有一種人是不能成佛的,因此與中國觀念格格不入。
五種姓:
菩薩種姓
緣覺種姓
聲聞種姓
不定種姓
無種姓
注重《大乘起信論》
「依」和「轉依」(梵文)的思想。
轉依就是由迷到悟,由染到淨,等於解脫之意。
一心(開)二門
心真如門
「心真如門」是使人產生智慧而成佛的途徑,唯識宗從這裡找到了「依」,「真如」即是我們實踐上的「依」。
我們由「迷」到「悟」有這麼一個迷、悟之所「依」即是「真如」,「真如」就是我們的本體,就是我們內在的佛性,這是「迷悟依」
從「迷」到「悟」的途徑,就是心真如門。
心生滅門
心生滅門者,謂依如來藏有生滅心轉,不生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為「阿賴耶識」
雖有真如存在,但心有生有滅。
(把阿賴耶識解釋成世界的意志,奈須磨菇真會超譯)
第八識 / 藏識 / 阿賴耶識
藏識是「染淨依」,「染」、「淨」相當於一般世俗所說的善、惡 。無染即無惡。
生而純潔,成長必遭汙染。要轉化過程,就得依靠藏識。
靠八識只能開出生滅門,但是開不了成佛之道的「清淨門」。
要達到轉依,就得唯識而行,萬法(萬物)唯識。
遣象証性: 認知不為外在事物表象所限,要把握本心本性,才能透視事物真諦。
無漏法: 無漏功德,功德圓滿
華嚴宗
代表人物: 法藏法師(AD643 ~ 712),來自西域地區的康居。武則天賜名賢首法師,得名自賢首菩薩。
杜順→智儼→法藏→澄觀→宗密
杜順《法界觀》
智儼《搜玄記》
賢首《妄盡還原觀》
澄觀同時是華嚴宗、禪宗南宗的重要繼承人,因此互相影響了對方的思想,最後華嚴宗與禪宗合而為一。
主要經典:《華嚴經》
主要思想: 圓融無礙,理與事
重視《大乘起信論》
「佛境」原來就是在眾生的心地。
(佛)性起:人心天生就具備一切德性,不需要後天養成,只要隨現實因緣顯現。
乘(佛)性而起:將本心的限制蒙蔽和汙染去掉,呈現本性,此即為佛教所稱「妄盡還原」。乘性而起即為功德。
天台宗講「性具」的思想,基本上他講人性有染、有淨,包括善惡,而華嚴宗則以為人性本淨、純善。
五教說:
小、始、終、頓、圓
華嚴宗將圓教稱之為「別教一乘」,自稱為最圓滿的宗教。
吸收了天台宗和慈恩宗的思想。
禪宗#
禪宗
慧能大師 / 惠能大師 (638~713),出生於(廣東)嶺南新州。
東土(中國)六祖: 達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慧能
後分化為慧能南宗與神秀北宗,禪宗成為中國佛教主流。
自慧能之後,花開五葉。
永嘉玄覺(公元665~713) 俗姓戴,溫州永嘉人。 …
荷澤神會(公元686~760) 俗姓高,湖北襄陽人。 …
南陽慧忠(公元677~775) 俗姓冉,浙江諸暨人。 …
南嶽懷讓(公元677~744) 俗姓杜,陝西漢陰人。 …
青原行思(公元?
荷澤神會為七祖,派系則為荷澤系。
禪是印度佛教共同的修行方法,而非印度的宗派。
奉菩提達摩為始祖,以禪概括所有佛教所有休習的,為中國禪宗。
神秀:
身是菩提樹
心如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
勿使惹塵埃
慧能《無相偈》: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神秀認為要靠後天努力修行,避免心靈蒙蔽,才能成佛。
慧能放下了身(菩提)和心(明鏡)的執著,不執著於你的身心就能成佛。煩惱是由心而起。
神秀稱為漸悟,慧能為頓悟。每個人根器不同,都有自己的成佛方法。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即是放下心中歹念。
不同於其他宗派,禪宗只關心以下問題:
1.自性是佛: 禪宗關於成佛方法的觀點
2.心法與無法: 禪宗的修行方法,人不能成佛是因為不能覺悟
3.頓悟與無心、無得: 關於解脫境界的觀點,怎樣才叫真正覺悟
禪修的方法?
內心首重於求道者的動機,以及堅持的信念。
環境要清幽、樸實、集中。
為何勞動中才能悟道?
臨濟宗認為,修行不單是靜坐,修禪要有勞動,透過勞動和經驗促進思考。
在化緣勞動中能悟出道理。依賴他人善心為生,要心存感恩。
坐禪:
透過調息使身心合而為一。使呼吸規律化,摒棄所有的雜念與外在想法,達到超然的境界。
參禪:
透過回答公案,解決問題,證實是否真正悟道。認知要打破世俗對知識、邏輯的執著。
佛性在內在而不是外在,要認清本心。
無法之法:
佛教普遍採用禪定修習,而慧能只強調頓悟。
奧圖博士引入禪宗到歐洲,克里奇著有禪與箭術
禪僧共同的問題,就是何為悟
進入禪宗的世界要拋開書本,以及日常好惡,面對真我。
禪宗堅持的戒律是自給自足,勞動才更能悟道。
悟道是整體體會的感覺,無法依賴文字與理性去理解,「不立文字」、「不依經論」,無法光靠書本達到,因此是無法之法。
藝術與禪都追求超越文字的世界,達成禪的境界,一切修行的形式(法門)都可以捨去了。
慧能認為,修行方法只能依實踐情境成立,沒有定規,所以「法無定法」、「無法之法」。
頓悟:
直指本心,把握佛教真諦,就可頓悟成佛。反對唸經拜佛和繁瑣禮儀,也不需一輩子累世修行。
行善帶有祈福消災的目的,是為成佛的方便法門。
心或性皆指佛心。
禪的本義是沉思,或曰冥想。潛意識活躍之時可獲得想像和靈感。在不可思議(不為邏輯、知識可知) 處思議,在玄奧處頓悟,在幽微曖昧中開朗。但並不是脫離現實。
海德格有云,離群索居,會落到存在的表面。
禪宗的解脫
頓悟即解脫,內心對包括佛法在內的一切執著的捨棄。
雖活於現實中,心可以放下執著,做事無心無得,做事無所求,僅做自己該做的事情,才能頓悟。
慧能認為,僅僅一念之差,就是佛與凡夫俗子的差別。
荷澤神會(668~760)認為「(一旦有)一念相應,便成正覺」,「並不由(神秀那種的)階漸,自然是頓悟義」。
無心
大珠慧海: 「如論究竟解脫,只是事來不受,一切處無心,永寂如空,畢竟清淨,自然解脫。」內心清淨,不受牽制。
「終日吃飯,未曾咬著一粒米;終日行,未曾踏著一片地。」
「若欲直會其道,平常心是道。何為平常心? 無造作,無是非,無取捨,無斷長,無凡無聖。」
“L’Internationale”: 「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
無得、無所求,克服世俗迷執,超越佛法束縛。真功德是行善不為人知。
青原惟信禪師:「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修歇處,依前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初始為第一重境界,第二重境界否定第一重境界,第三重境界已經不執著不動心,心安頓下來(修歇處),才會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人生境界: 執著世俗利害→擺脫世俗卻被佛法束縛→克服世俗與佛法的束縛,
所以成佛不是成為神,而是成為無拘無束的自由人。禪宗的修行形式似乎是反佛的,但是無法之法與佛教本質仍無差別,最終是要成佛、解脫。
定慧不二:
大學: 由定生慧。
慧能: 定就在慧中,慧就在定中。
無念、無相、無著:
無相: 現象界都是虛妄。
僧肇: 即色是空,現象界中也有空的存在。
佛性 證悟 清淨心
不依經論
教外別傳、不依文字。不透過言教和經典,而是透過心的證物。不依文字,不依經典。
神會曾批評北宗: 「傳承是邦,法門是漸。」
慧能不曾說明心是什麼。而神會說心是以知為本體,寂靜知指體。
慧能之後
懷讓→馬祖→懷海(百丈禪師),為江西禪,禪宗與華嚴宗融合。
華嚴宗:理事圓融無礙。
馬祖:觸類是道。使用肉眼或是法眼來看世界,後者的話接觸的事物都是道。
懷海:見即是性,不需外求。靠內心澈悟,與外在行證。
南嶽系分出溈仰、臨濟,臨濟宗還傳到日本。
另外三派從青原發展來,行思→希遷(石頭和尚)
希遷《參同契》,仿造漢魏伯陽《參同契》「會通儒與道」,希望會通佛教南宗北宗思想。
石頭和尚解釋「理事無礙」: 萬物之理是各自不同的,可是萬事之理皆同,可歸於一。同張橫渠「理一分殊」,朱熹的「月映萬川」,莊子「『仲尼曰:「若夫人者,目擊而道存矣,亦不可以容聲矣。』」
青原系是以事來理解,「即事而真」;南嶽系則是從理,「觸類是道」。青原系認為月亮照到的地方都是道。南嶽系認為道就是天上的月亮。
五代宋初,法演宗的延壽(904~975)匯通各個宗派,邀請天台宗、華嚴宗、慈恩宗一起討論,最後用禪宗的思想統一起來,著為《宗鏡錄》。
舉一心以為宗,造萬物以為鏡。以心為宗主,再由心觀照萬物。以心宗為主,就是禪宗。
唐武宗「會昌毀佛」,使得佛教在唐朝末年沒落。
宋明理學學者也不喜歡佛教,禪宗改傳到日本發揚光大。
六祖壇經#
般若第二
【摩訶】【般若(bo rě)】【 波羅密多】: 梵文。到彼岸的佛的大智慧,將你從此岸渡到彼岸。即為涅槃
善知識: 各位善信大德
菩提: 覺悟的智慧
劫: ,有大中小劫,13億年以上的時間
僅靠有為法是不能成佛。
諸佛剎土,盡同虛空: 世人具有的佛性,本質就是虛空。空亦無法可循,也不能執著於空。
無記空: 透過靜坐達到空,仍不是真正的空。世界本是虛空,應可包容萬物,步區分何為虛空、何為非虛空。
須彌諸山: 印度神話中的神山,這些都存於空,存於心中。
法苑珠林
《法苑珠林》的作者道世,是唐朝僧人道世,他的生平事跡,主要見於《宋高僧傳》卷四義解篇,[3] 然就其著書與所受的影響,則關乎其師承與交友,今先究其生平。
貞觀十九年,玄奘已從西域歸國,當時道宣即被微召至長安弘福寺譯場任綴文之大德, 參與譯事。道世即當時五十大德之一。
法苑珠林可為佛學的辭典,佛教故事都有收錄,跟禪宗大不相同。
音樂部第四
如百緣經云。佛在世時。王舍城中豪富長者。各相率合設大節會。作諸伎樂(以供養為目的之伎樂,是為化生)而自娛樂。時有舞師夫婦二人。從南方來。將(帶著)一美女。字青蓮華(青色蓮花,比喻佛的眼睛)。端正殊妙世所希有。聰明智慧難可詶對。婦女所有六十四藝。皆悉備知。善解舞法。迴轉俯仰。曲得節解。作是唱言。今此城中頗有能舞如我者不。明解經論能問答不。時人答曰。有佛世尊在迦蘭陀竹林。善能問答使汝無疑。舞女聞已。尋將諸人共相隨逐。且歌且舞。到竹林中。見佛世尊。猶故憍慢放逸戲笑不敬如來。爾時世尊見其如是。即以神力變此舞女。如百年老母髮白面皺。牙齒疎缺傴僂而行。行時舞女自觀其身。形狀極老。而作是言。今此女身。以何因緣。卒有如是衰相現耶。今者必是佛之威神使我故爾。遂於佛前深心慚愧。唯願世尊當見原恕。爾時世尊知此舞女心已調伏。以神通力變身如前。大眾見此舞女卒老卒壯無有常定。各生厭離解寤無常。心開意解。有得四沙門果者。有發無上菩提心者。時彼舞女及其父母。即於佛前求索出家。佛即告言。善來比丘尼。頭髮自落。法服著身。成比丘尼。精勤修習得阿羅漢果。諸天世人所見敬仰。時諸大眾見是事已。請說因緣。佛告大眾。乃往過去無量世時。波羅奈國王有太子。字孫陀利。入山學道獲五神通。見緊那羅女(音樂之神)。端正殊妙狀如諸天。作諸姿態且歌且舞。鼓動我心。觀使染著(產生了執著)。退失仙道。我於彼時。心遂堅固無有慾想。語彼女言(向她說)。一切有為無有常定(妳不是永久的)。我今觀汝形體臭穢充滿其中。薄皮覆上不可久保。正爾當有髮白面皺傴僂而行。汝今何為憍慢放恣乃至如是。向者歌聲。其音已變。何故在此作諸姿態。於是緊那羅女。聞是語已。尋(不久)向仙人懺悔罪咎。因發願言。使我來世得斷生死。我於汝邊獲得道果(因你而使我獲得道果)。佛告大眾。欲知彼時王子學仙道者。則我身是。彼緊那羅女者。今青蓮華比丘尼是。由於彼時發願力故(因發願而使我們今世還能相遇)。今值我出家得道。比丘聞已。歡喜奉行。
又百緣經云。佛在世時。迦毘羅衛城中有一長者。財寶無量不可稱計。其婦生男端正殊妙世所希有。年漸長大有好音聲。令眾樂聞。值佛出家得阿羅漢果。諸比丘等請佛為說得道因緣。佛告比丘。乃往過去九十一劫有佛出世號毘婆尸。入涅槃後。有國王名槃頭末帝。收取舍利(骨灰)造四寶塔。高一由旬(有二十公里高度)而供養之。時有一人。見此塔故心懷歡喜。便作音樂以繞供養。發願而去。緣是功德九十一劫不墮三塗(不會墮入苦海)。天上人中常好音聲。令眾樂聞。乃至今者遭值於我出家得道。比丘聞已。歡喜奉行。
又百緣經云。昔佛在世時。舍衛城中有諸人民。各自莊嚴作唱伎樂。出城游戲至城門中。遇值佛僧入城乞食。諸人見佛歡喜禮拜。即作伎樂供養佛僧。發願而去。佛即微笑語阿難言。此諸人等由作伎樂供養佛僧。緣此功德。於未來世一百劫中不墮惡道。天上人中最受快樂。過百劫後成辟支佛(未來沒有佛的世界,自行修行佛法之人,卻不能發揚佛法)。皆同一號。名曰妙聲。以是因緣。若人作樂供養三寶(佛寶、法寶、僧寶,天地人)。所得功德無量無邊。不可思議。故法華經偈云。
若使人作樂
擊鼓吹角貝
簫笛琴箜篌
琵琶鐃銅鈸
如是眾妙音
盡持以供養
皆以成佛道
佛教認為,有情眾生 出生的方式有四生: 卵生,由卵殼出生者,稱為卵生。如鵝、孔雀、雞、蛇、魚、蟻等。(二)胎生,又作腹生。從母胎而出生者,稱為胎生。如人、象、馬、牛、豬、羊、驢等。(三)濕生,又作因緣生、寒熱和合生。即由糞聚、注道、穢廁、腐肉、叢草等潤濕地之濕氣所產生者,稱為濕生。如飛蛾、蚊蚰、蠓蚋、麻生蟲等。(四)化生,無中生有,稱為化生。如諸天、地獄(惡鬼)、中有之有情,皆由其過去之業力而化生。
佛教所說的不殺生,是指不傷害有情眾生。佛教把「有情眾生」定義為具有知覺的生命形式,反之就是無情眾生。
《攝大乘論》釋卷十五記載,蓮華有香、淨、柔軟、可愛等四德,而以之比喻法界真如之常、樂、我、淨四德。《華嚴經》、《梵網經》等都有蓮華藏世界之說。於密教有以八葉蓮華為胎藏界曼荼羅之中台,又以比喻人之心髒,並表示眾生本有之心蓮。共有8種顏色的蓮花。
四沙門果: 修行的四個成果,隨後被稱為四沙門果。四果分成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及阿羅漢四者,阿羅漢為最高的果位,但尚未成佛。
五神通: 又名五通,或五神變,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如意通。
遭蠱惑而說緊那羅女的容貌不會永久存在的行為,是為不淨觀。
法華經
妙法蓮華經被稱為經王,法華意為白蓮花。
證嚴法師說生生世世累積的業障造成無明,好像千年未曾打開的屋子堆滿灰塵。
心淨則土淨。When the mind is pure, the filed is pure.
境隨心轉,人可以自己拯救自己。
南無: 梵文,皈依(homage to)
本跡開二門: 類似一心二門。本(intrinsic)是人就有的佛性,跡(manifest)是顯現於人間,走過的足跡。
本是內,跡是外。
法喻談真秘: 談法是用人間事的譬喻來討論,不會空講崇高的佛法。真秘是真空妙有。
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皆是阿羅漢。諸漏已盡(漏: 煩惱)。無復煩惱。逮得己利。盡諸有結。心得自在。其名曰。阿若憍陳如。摩訶迦葉。優樓頻螺迦葉。迦耶迦葉。那提迦葉。舍利弗。大目犍連。摩訶迦旃延。阿[少/兔]樓馱。劫賓那。憍梵波提。離婆多。畢陵伽婆蹉。薄拘羅。摩訶拘絺羅。難陀。孫陀羅難陀。富樓那彌多羅尼子。須菩提。阿難。羅睺羅。如是眾所知識大阿羅漢等。復有學無學二千人。摩訶波闍波提比丘尼。與眷屬六千人俱。羅睺羅母。耶輸陀羅比丘尼。亦與眷屬俱。菩薩摩訶薩八萬人。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皆得陀羅尼樂說辯才。轉不退轉法輪。供養無量百千諸佛。於諸佛所植眾德本。常為諸佛之所稱歎。以慈修身。善入佛慧。通達大智。到於彼岸。名稱普聞無量世界。能度無數百千眾生。其名曰。文殊師利菩薩。觀世音菩薩。得大勢菩薩。常精進菩薩。不休息菩薩。寶掌菩薩。藥王菩薩。勇施菩薩。寶月菩薩。月光菩薩。滿月菩薩。大力菩薩。無量力菩薩。越三界菩薩。跋陀婆羅菩薩。彌勒菩薩。寶積菩薩。導師菩薩。如是等菩薩摩訶薩八萬人俱。爾時釋提桓因。與其眷屬二萬天子俱。復有名月天子。普香天子。寶光天子。四大天王。與其眷屬萬天子俱。自在天子。大自在天子。與其眷屬三萬天子俱。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尸棄大梵。光明大梵等。與其眷屬萬二千天子俱。有八龍王。難陀龍王。跋難陀龍王。娑伽羅龍王。和修吉龍王。德叉迦龍王。阿那婆達多龍王。摩那斯龍王。優鉢羅龍王等。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有四緊那羅王。法緊那羅王。妙法緊那羅王。大法緊那羅王。持法緊那羅王。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有四乾闥婆王。樂乾闥婆王。樂音乾闥婆王。美乾闥婆王。美音乾闥婆王。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有四阿修羅王。婆稚阿修羅王。佉羅騫馱阿修羅王。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羅睺阿修羅王。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有四迦樓羅王。大威德迦樓羅王。大身迦樓羅王。大滿迦樓羅王。如意迦樓羅王。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韋提希子阿闍世王。與若干百千眷屬俱。各禮佛足。退坐一面。爾時世尊四眾圍繞。供養恭敬。尊重讚歎。為諸菩薩說大乘經。名無量義。教菩薩法。佛所護念。佛說此經已。結跏趺坐。入於無量義處三昧。身心不動。是時天雨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殊沙華。摩訶曼殊沙華(下起了五彩繽紛的花朵雨)。而散佛上及諸大眾。普佛世界。六種震動。爾時會中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及諸小王。轉輪聖王。是諸大眾。得未曾有。歡喜合掌。一心觀佛。爾時佛放眉間白毫相光。照東方萬八千世界。靡不周遍。下至阿鼻地獄。上至阿迦尼吒天。於此世界。盡見彼土六趣眾生。又見彼土現在諸佛。及聞諸佛所說經法。并見彼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諸修行得道者。復見諸菩薩摩訶薩。種種因緣。種種信解。種種相貌。行菩薩道。復見諸佛般涅槃者。復見諸佛般涅槃後。以佛舍利起七寶塔。爾時彌勒菩薩作是念。今者世尊現神變相。以何因緣而有此瑞。今佛世尊入於三昧。是不可思議。現希有事。當以問誰。誰能答者。復作此念。是文殊師利法王之子。已曾親近供養過去無量諸佛。必應見此希有之相。我今當問。爾時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及諸天龍鬼神等。咸作此念。是佛光明神通之相。今當問誰。爾時彌勒菩薩欲自決疑。又觀四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及諸天龍鬼神等眾會之心。而問文殊師利言。以何因緣而有此瑞。神通之相。放大光明。照於東方萬八千土。悉見彼佛國界莊嚴。於是彌勒菩薩欲重宣此義。以偈問曰。
如是我聞: 這是我從佛那裡聽來的說法。最早為阿難所言。
羅漢、菩薩、天界之王,數以萬計的人士都來參加法會。
悉達多見識生老病死後,離開皇宮,成為苦行僧。
琴弦上的太緊,就易斷裂;太鬆無法奏樂。
以此,悉達多參透極端苦行終非解脫之道,也不是透過單純打坐就有用處。
非追求極端,此為正等正覺對中道。
摩羅試圖用五名美女誘惑悉達多,因為悉達多能看破虛像,因此亂箭在前也不動心。
魔的起源是內心不清淨,亦無法看破虛像。
世界是過道,幻象是幻象,Nothing last forever。即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可是說空這個字,也不是要執著於空,否則陷入執著就不是真正的悟。
到最後,執著也是要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