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稿:2022年5月29日。原始標題:Meme是否會增強刻板印象
有人說看網路梗圖(meme)不必太認真,不過從中能窺見,刻板印象(stereotype)雖然好笑,也反應很多人仍會被固定某個觀點吸引,進而把歧視他人的敘述當作笑點,有時候又顯的雙標。
更進一步說,表達意見都喜歡用一張梗圖帶過,是不是在讓自己的思維更淺薄?好比我這篇文章亦是如此?
危險現象#
第一個,性別偏見。舉例來說,男生、女生怎麼樣是很常見的題材,這就是一種刻板印象。男生會被描述為又潮又酷,專門做出偉大事業;女生會描述為感性動物,做些小打小鬧的事情。
在性別平等的時代,真有必要讓自我認同被這種框架限制住嗎?這樣要被說SJW惹,不過當人們拒絕做出改變,甚或改變成見時,有這種反應是正常的。
簡言之,不理性的爭取權益只會導致另外一種的天平傾斜。那麼男女刻板印象,從來如此,便對麼? 難道是男女的刻板印象要上下反過來麼?不如試試這種想法:
第二個,非我族類的歧視。所謂地獄梗,是更嚴重的歧視,例如說客家人小氣、黑人偷東西、中國人均小粉紅、塔綠班沒腦袋等等。
地獄梗的危險處在於使用者會被自己的雙標反噬,即使外國的事情離自己很遠可以笑一笑,但若輪到自己「我真的有一頭牛」時,這下就不好玩了,「鐘鉉韓國烤肉」、「德意的一天大家」叫好,「鄭南熔玩火」馬上一堆人破防;又或是,自己看抹黑塔綠班梗圖很爽,一看到罵檳榔柯韓粉的又跳腳。
看來講地獄梗也要見鬼說鬼話。能無下限的玩地獄梗的,除了敢燒自己老爸的程建評實在很少人能做到,因為大部分人都有底線,不論是基於事實、還是個人偏見,雙標的情況多的是。
不如設計一個測試,能看完各面向的地獄梗,甚至是指向自己,又不「破防」的姑且能稱為聖人了吧。
Meme除了會帶入刻板印象,還會簡化議題的複雜性。如果說拿xx球代表各國,很多時候是在宣傳特定符號的化身。每個國家有其文化,不過通過玩meme的方式,會加強各種成見,像看到日本就大喊banzai這樣…這種情況跟娛樂向的漫畫圖解歷史一樣,會毀壞人們認知。
修正道路#
在表達意見的時候,學習用文字與道理說服,停止使用丟一張梗圖的方式來渲染情緒。
因此最好是有這個意識:宣揚一個議題,究竟是在講實話,還是用meme誇大渲染以博取認同而已?到頭來發現自以為的正義,其實也是偏見而非事實?真正的中立公平不可能存在,可是說話要本,這個是不愧對於良心的基本原則。
實際上沒去過該國家、沒有親身經歷、沒跟人們深入交流過,僅靠流言蜚語和顯而易見的不理性煽動言語,就對該國家抱有幻想,這是沒有"touch grass"的人會產生的問題 (touch grass其實也是侮辱性用語)。直覺感性並不可靠,而這個有色眼鏡卻是難以摘下。
說實在的,如果是用meme敘述既定事實還算可以,但敘述一個國籍、民族、政治傾向就要避免落入宣傳刻板印象,因為簡化的圖文敘述缺少脈絡,使得發文者還要寫長篇的文章解釋meme背後的含意,但很多時候是連解釋都沒有的。那讀者要做的事情,便是謹慎辨別的真實脈絡。瞎玩梗固然可以快速融入朋友圈,可是這樣是對「事實」的不負責任態度。
並無否定meme的正面效果,這麼嚴格的標準是做張梗圖都要思想審查囉?當然不是,人不會一直將腦袋掛在線上吧,很多人都愛放空。有人連不上網的時候就常讓感性超越理性了。
不過呢在宣傳與製作梗圖時,最好反思自己是否在宣傳錯誤思想,還是想用玩笑來在嚴謹議題博取流量,用meme當作不理性發言的代言?可能製造同溫層比傳播真理還要重要吧,不過真理用科學的精神來說,承認自己錯誤有其必要,亦無好羞恥的,“Whataboutism"僅是在迴避問題。
所謂消弭歧視與提倡正義,非單純換一個「名字」而不改威權本質,變成「壓迫」性質的政治正確。政治正確不該用激進式的作法,若假定該理念方向為真的情況下,那可以稱為激進派的人為道德上限,不過一般人硬塞給它是不會接受的。與其讓自詡進步的人走向與一般人對立的極端面,居精英主義的高位而不知謙卑為何物,不如多溝通點交流想法,避免單純意氣之爭與貼標籤,導致真正要解決的議題被忽略。
那麼Meme真會增強刻板印象嗎?如果越來越多人沒這種自覺,且不看時間場合的使用的話,確實是會無形中增長的。
若以較能為多數人接受的說法,自嘲的玩笑是比較無爭議的,不過若以為某種說法好玩,便跟著群起製作梗圖,去無視對方意見嘲弄對方,就容易構成歧視。這樣造成的效果是用沒有同理心的梗圖、惡質玩笑(並且是自己人覺得好笑)的來模糊事情的討論焦點。
但是沒有必要當正義大將軍到處指指點點,如果沒有討論,一口咬定貼標籤對方如何如何,製造對立仍比不上溝通來的重要。
就算講不聽、在確認觀點尊重對方的同時,也是不愧對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