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itting social medias and stopping watching fake news.
盡量不用社群媒體,不看影片,不看新聞。
這不是實驗,而是一種態度。
崔健 - 出走(1989年)
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未曾見過光明。
於是蘇格拉底就被人民判死刑了。
理由#
Reddit有一個討論板叫做r/nosurf,教人不要浪費生命在網路衝浪,可說是一種反主流的存在,上面很多意見值得參考。
有人會說現代人過於沈迷手機電腦平板,應當拋棄,但是其實有問題的不是這些裝置本身,而是用途。
有問題的不是3C裝置,而是社群媒體與新聞。
公理告訴我們,人是社群性的動物,即使在現實中沒朋友,也會在網路上找朋友。
當人們戴起面具,無形中給自己了些許勇氣,敢說出不敢說的話,實現那不可能在現實中做到的事情。從而、在網路上促成良善的互動,當然,也有惡意的流竄。從美國耶魯大學研究來看,負面性的社群貼文更容易促進互動,讓人生氣的東西都容易引人議論。這在英文稱之為rage-baiting。在一些平台演算法看來,互動數是中性的,不論好的還是壞的互動,只要一篇貼文獲得了大量互動,那麼它就有可能擴散出去,讓更多人加入戰局。
可是,我花了十幾年的時間逐漸了解到,對我這種不論在現實中還是網路上都沒多少朋友的人來說,過度的吸取負面資訊會傷害自己的身心靈。
又,我依賴良知,有底限,知道即使網路上隱蔽身份也不能肆意大放厥詞,做毫無下限的攻訐(簡言之,就是徹頭徹尾的troll,參考Komica和4chan用戶),所以,我連當暴民的這種社交行為也不具備了。那如果我再繼續沈溺被動吸收資訊,就只能當沉默的羔羊了。
再談新時代的數位械鬥。
說實在,網路上爆發了什麼爭議,要不要跟風發文,要不要出征他人,這好像在糾眾打群架一樣,很多時候參與其中其實沒什麼意義,多是逞一時之快想獲得按讚以取得快感。甚至對於公眾利益無關緊要的事情,往往也能在網路鬧大;或者一點小政治議題被網軍洗得好像是國家要滅亡了一樣,強迫所有人介入。雖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但是快樂的豬即使思考起來也不會變成蘇格拉底,只有成為一個痛苦的普通人而已。
不知道哪個詞比較好形容,那我還是講支語吧,網路上傻逼太多了。很多傻逼還以當樂子人為榮,搞破壞就是他們生命中最大的樂趣。
1998年播映的動畫《玲音》早說過:
網路的興起讓渺小的聲音也能激起大漣漪。 If people can connect to one another, even the smallest voice will grow loud.
或許有人以為網路促成交流方式的平等,但是平等的交流往往是困難的。沒有面對面加上匿名特性,使得人民可以肆無忌憚的泯滅一切良心規矩。
尤其在政治議題這種很難有定見的議題,Facebook這類主流社群媒體的環境非常雜亂,很難像Github討論程式問題一樣就事論事,更多時候是變成仇恨攻擊,問A答B開始瞎雞巴亂扯,模糊焦點。網路又不是辯論大會,沒有一個主持人可以強制規定網路討論方向不可背離主題。於是,你試圖澄清溝通,對方就開始一條龍抹黑,散播恐懼,訴求意識形態對立,凡不聽我話的都是敵人。
講個例子,有民進黨立委說「藍白不倒,台灣不會好」就是一種典型的弱化民主的討論,網路上很多人的意見也大抵就是這個樣子,像是小粉紅說「美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立場先於事實,製圖大隊出動昧於良心,試圖站中間的理性聲音被淹沒。我必須很誠實的說,其實哪個黨派的支持者多少都有這種傾向,不論是不是自願的。就算是我黨民眾黨的也有,我稱他們為狂柯粉,禍害程度不甚於塔綠班親衛隊,凡事都以對方本身就是絕對惡為出發點,疑神疑鬼的,所以導致偏見的產生。網路社群媒體的同溫層放大極端聲音,當遇到衝突,沒有中間理性聲音的空間,就是出征來出征去搞網路霸凌,變成新時代的「數位械鬥」。
腰樂隊〈世界呢分鐘〉一曲是這麼唱的:
我依然認為
草根不是民主
草根是庸俗
說白了
就是網民
網民當然是國民
無恥並熱鬧
被閹割了政治權利的中國人很愛翻牆出征,台灣閩南人真的到現在還繼承中國來的老祖宗的遺風呢!額,不對,出征文化並不限於中文圈網路,即使在成熟民主國家依然離不開政治口水,像是美國的左右派大戰。有人把政治人物當救世主拜,也有受不鳥的人就會變成厭惡政治吧。但是我並不想要台灣變成像日本那樣政治冷感,甚或是鄙棄民主體制追求獨裁政體,反正只要能發大財就好了,到時候連政治冷感的權利都沒有了。
又,我不要成為奶頭樂的用戶,不追蹤那些散播誇大事情的社群媒體,改追蹤娛樂新聞?只關心動漫電玩遊戲追星資訊,只想知道哪裡有好吃的,每天看梗圖短片笑哈哈?否,這種的被動吸收資訊,我也不要。想要深度討論真正值得的事物,社群媒體肯定是不適合的地方,還是論壇式網站比較好吧,而且是有需要的時候才上去看。後面會講到具體作法。
關於新聞問題,其實不是所有新聞都不好,但就是劣質新聞充斥主流環境,令人厭惡。傳統媒體的墮落,自媒體的興起,結果整體輿論環境並沒有變好,自媒體還可能更容易散播錯誤資訊,誤導人們視聽。
此外,關心世界大事固然重要,但是媒體的幾總會帶給錯誤的濾鏡,裡面帶有媒體本身的立場所導致的偏誤,引起人們憤愾。此外,將無關緊要的車禍小事,與真正重要的世界災難性的消息放在一起報導,致使人心惶惶。
總有一天,你會不知道看這些新聞的意義是什麼,就以我而來說,一些資訊可能讓人惱怒,讓人覺得悲傷,或是奶頭樂式的引人發笑。一些新聞也可能激起不必要的同情心,令人同情遠方戰火、獨裁者居下的人民的處境,但又做不了什麼。當人們自己都照顧不好自己,將氾濫的同情心溢出到其他人身上徒增更多痛苦而已。
生活不是只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與遠方————以及數不盡的苦難。
媒體報導的方式,無形中會加重閱聽人的負擔,每日浸泡在資訊超載的情況下。不客氣的說,那些事情,究竟干我什麼事。就拿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戰爭來說,知道了這些悲慘事情的發生也解決不了問題,甚至可能濫用同情心,或是莫名對所謂加害者的一方激起仇恨。
人們不是天生聖母,關心遠方的人有沒有食物吃卻不想著自己下一餐吃什麼的,就是大傻瓜。
除非張獻忠殺到我家樓下來了,否則管好你自己就好。嗯啊,這有一個詞叫做歲靜,意即縮頭烏龜,假裝看不到世界的苦難,只活在自己的泡泡裡面。但是,人們自己選擇的生活方式,又與你何關呢?
世事變化無常,每天都有數不清的東西在離去。
當觀色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作法#
我一直很想戒掉社群媒體,並逐步觀察它對我的影響。但是很難成功,我總是關了又開,最多撐不過一天又會點開社群媒體,不管是台灣的還是外國的來看。不過至少我現在有較為清楚的認知了,我明白社群媒體再也沒那麼重要。所以就算實務上沒辦法完全不用,我也要試著控制一下,少用社群媒體。
前面說過我沒多少朋友,因此退出社群媒體,不關心新聞,其實成本很小,反正也沒人在乎我的存在,因此消失了其實也沒人會過問。
我決定主動篩選資訊來源。
我的行動裝置已經沒有任何社群媒體APP了。
不再盲目的滑Facebook動態。而是有需要才用瀏覽器登入,到地方性社團求助。
不再到PTT八卦板從第一頁看到最後一頁。而是有需要才用網頁版爬文。
不再到Reddit的冲浪TV看神友與反賊發的魔怔批話。反正除了節目效果以外本來就沒有什麼價值。
不再觀看Youtube首頁的內容,突發新聞、爆紅影片那些關我屁事,改以「不推薦相關影片的」Invidious替代。
不隨波逐流,不任意在社群媒體留言,發表自以為的高見,與看不到的敵人吵架。既然看了立場不同的留言會讓人血壓高,那就乾脆不要看就好了。即使瞄到髒東西了,一笑置之便可。
當我需要的時候,才去查網頁,才去擷取資料。而且是在論壇網站爬文,了解資料。不是在網站上漫無目的的滑著動態。
滑社群媒體的時間省下來了,我可以有更多時間讀電子書,閱讀更多經典名著,了解人們如何用有條理的講完一件事,心領神會,而非社群媒體寫篇廢文就為了換一堆讚。
同樣的,欣賞音樂、電影、藝術也是如此。網路上世界上發生的事情,很多時候都跟你無關,知道就好,不過度介入。即使累了不能專注,要懂得享受無聊的當下,不要總是想上網滑社群媒體。
如果非得有想法要發表不可,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架設一個網站,不從屬於任何社群媒體,擁有絕對的自主性。
關於新聞部份,我還想把家中的電視機機上盒拆了,退掉租約,擺脫惡質媒體。要篩選內容,建議搞個RSS訂閱,並讓自己的網站進入RSS共享的行列,這是可以考慮的方案,但也要注意篩選來源,不要隨便找個蘋果新聞網的RSS就訂下去!因為報導內容參雜。即使是充滿專欄的天下雜誌、報導者、關鍵評論網,也可能包含令人不悅的消息。RSS訂閱的應當是限縮範圍的,特定領域的媒體,才不會顯得過於雜亂。
可惜的是網路現在對人們影響太大,說關掉網路離開外面世界去看看,是反時代潮流的。恐怕沒有一個學理框架能向世人解釋網路的全貌。就網路現況而言,實在沒有獨善其身以外更好的解決方法,只能說要接受到現在情況就是如此混沌,莫以此為甚,網路早就實現了某種程度上的「安那其主義」,不能期待哪天有「大一統的陽光」到來,不要期待你的意見說服所有人 ——— 至少不能說全部啦,又不是蠟筆小新劇場版裡面的「熱海開花子」可以催眠所有人。
覺得完全不用社群媒體很痛苦?那麼不如在自己的小共同體過的舒服些,可以是一個伺服器,一個小網站,並儘量找更多人形成共識。
以上這些事情做來很難,甚至很容易破功,但讓我們一起努力。
「不用社群媒體」相關書單#
- 拒看新聞的生活藝術 Die Kunst des digitalen Lebens
- 深度數位大掃除 Digital Minimalism
- 誰偷走了你的專注力? Stolen Focus
- 多巴胺國度:在縱慾年代找到身心平衡 Dopamine Nation: Finding Balance in the Age of Indulgence
- 阿含經 āg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