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轉到主要內容

不因政治立場的不同就否定他人的人格,甚至拒絕往來

· 民國114年乙巳年
·
切換繁體/簡體
分類   人文藝術 政論

崇拜是離理解最遙遠的距離。

你不能要求你欣賞的人一定要跟你「三觀」一樣正才值得follow。

總覺得在台灣,政治造成的撕裂都在越來越嚴重。或者說,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是這樣。只要有人類存在,就會有紛爭。不管你是棋手,還是被利用的棋子,都是造成無盡的悲劇。

先說,我蠻反感「國仇家恨」「勢不兩立」的歷史觀的,好好學習歷史,讀遍各方說法,知道發生了那些事情的悲劇之後,為的就是讓過去的錯誤不再發生。

章魚哥:你有沒有注意到他們已經都不存在了.jpg。

可有些人總喜歡煽動仇恨,用意識形態合法化自己的重蹈覆轍式的、迫害報復行為,哪來的轉型正義可言呢。發現一些minorities怎麼就愛抱團呢,minorities族群會找同樣是minorities族群的人在一起,比如支持台獨,可能還會支持LGBT,然後支持其他文青喜愛的政治正確議題,當個星巴克社會主義者,蔚為風尚。切!我才不要搞這種身份政治。貓會獨立的生活,不像野狗會成群結隊!每個人的政治座標系不一樣,看事情角度不同,沒有絕對中立的人,所以在某個議題下面發表「終於有正常人出現了」更多時候是在拐彎抹角的說「終於有跟我同一掛的人出現了」。

話說回來,我承認過去一年我對政黨的支持有些極端了。在自己的同溫層待久了,發覺到這邊也有些人很極端,整天叫囂要物理消滅對方的。覺得黨內的領導就是對的,只要你不夠大尾,就沒有質疑黨的路線的資格,是XX同路人。

有時會想著「啊,原來,根本沒有牆內牆外的差別」

是該放下一些成見。我想,就算政治立場不同,在科技議題方面有高度愛好偏向性,頻率相近的用戶,還是有機會做朋友的。至少在網路社群媒體上我能夠盡量做到這點,不要落入「青鳥都是腦殘,所以不要認真與之溝通」的想法,儘管我的同溫層偏愛這種講法,因為二分法在感性上處理要容易得多。

在法國學習過Parrhesia哲學精神的NGO工作者褚士瑩曾說:「那些喜歡不斷以自己的民族,這個百萬人都有的身份自豪的人,大概是自己身上沒有任何值得驕傲的事物吧!而喜歡嘲笑其他民族的人,除對自己民族沒自信外,對自己亦無自信。」

但我願不願意花時間與異溫層是溝通是另一回事,面對極具侮辱性的留言回覆,我不下意識地辱罵回去,只是狗咬狗而已。不妨想著:「你要可憐他,沒人教他們」的道理會讓自己好過些。儘管這種想法仍帶有一絲自負,因為這好像在暗示自己本來就是對的。

嗯嗯,要求人們在社群媒體上不情緒化的發言太難了,包括我自己,要三省吾身再發文用起來就會不愉快,很多人只是想在小圈圈發洩情緒。一旦帶入觀點,所有的資訊來源就會被扭曲,導致偏見的產生。但願人們都能夠理解什麼是幽默玩笑,什麼是人身攻擊。

故,就算看到一些深綠、深紅、極右翼老保、反woke、仇視民眾黨,只要是有某方面專擅的科技大佬,我還是會在Thread、Mastodon、Twitter追蹤並與之互動(眾所皆知這裡同溫層非常之厚)。理解到在政治領域之外,那些人也是有血有肉的存有,有他們自己的故事存在,並不總是絕對惡,或者沒有一個是無辜的吧。知道事情的兩面性不是絕對的善與惡,就不會被他人牽著鼻子走。

「科學家們為了人類好,互相想要毀滅對方,但是他們也是有妻子小孩的人」

但,現實情況就很難了,遇過不少活生生的例子,政治立場不同就斷絕關係的。因為有些人對政治癲狂,就會產生政治傾向等於人格的偏見,從而否定整個人的存在,甚至拒絕互相往來。

類似宗教戰爭吧,相信經歷過「生長在深藍/深綠家庭,卻抱有對與群體不同想法」的人懂得我的意思。

可能人人都是以為自己不是紅衛兵,但現實是人人可能都是紅脖子,被虛幻的所蒙蔽視野。我不要那樣,讓仇恨主宰我的內心。

書上說:「要愛你們的敵人,為迫害你們的人禱告」

不要讓單一宗教或者政黨的意識形態作為唯一的最高指導原則。這大概是我不想相信一神教宗教的緣故,為這會否定其他可能性。此外,將「民主」或者「共產」當作一種不可撼動的信仰也是一種危險的思維。說我們信仰民主,實則是在為自己的思考不作為找個藉口。

美國作家Sally Kohn在《逆轉恨意》(The Opposite of Hate) 一書中說道:「恨的相反也不是某種冷靜中立派的籠統中間地帶。你還是可以保有自己強烈的信念,同時強烈反對其他人的信念。但面對與你意見不同的人,依舊以禮相待,尊重對方。最終來說,恨的相反是強而有力的美好現實──我們人類全都是在根本上相連與平等。恨的相反是連結。……我們需要變得對自身的恨更有意識,而且是所有的形式、所有的人,並努力去掌握和挑戰自己的觀念與認知。在此同時,假如我們想要阻止社會上的恨,我們就必須支持把我們聚集在一起、而不是使我們分裂的政策和體制。」

在將他人非人化的攻擊之前,首先請先學會將他人當作一個人看待。儘管我不太可能輕易改變立場,但我願意聽聽你的故事。

「不管你是福佬外省 原住民 客家人 不管伊是芋仔蕃薯 在地還是客人 今晚咱要跳舞 唸歌不分你和我」

就算遭受再多的白眼、嘲諷、辱罵、誤解、仇恨、痛苦、責難,我也不會放棄追求更多的可能性。

相關文章

民主需要制衡。我對喬治·奧威爾作品《動物農莊》與《1984》,隨時間過去之後的感想變化
分類   人文藝術 書影心潮 政論
標籤   Communism Anti-Communism
從青鳥獵巫行為看反共態度:不能把中共當笨蛋看。在「為什麼要反共」這個問題上我們可以多想一些
分類   人文藝術 政論
標籤   Anti-Communism
黨性下降了
分類   人文藝術 政論
標籤   Taiwan People's Party

此處提供二種留言板。點選按鈕,選擇您覺得方便的留言板。

(留言板載入中)這是Giscus留言板,需要Github帳號才能留言。支援Markdown語法,若要上傳圖片請善用外部圖床。您的留言會在Github Discussions向所有人公開。

Click here to edit your comments.

(留言板載入中)這是Disqus留言板,您可能會看到Disqus強制投放的廣告。為防止垃圾內容,有時留言可能會被系統判定需審核,導致延遲顯示,請見諒。若要上傳圖片請善用外部圖床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