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轉到主要內容

archinstall script使用教學,KDE Plasma桌面 + 中文化,讓Arch Linux安裝更簡單

· 民國114年乙巳年
·
切換繁體/簡體
分類   Linux系統 Linux系統安裝教學
標籤   Arch Linux
目錄

Linux社群曾有人覺得Arch Linux手動安裝過程太漫長,便做了圖形化安裝器「Arch Install GUI」,只不過那非官方認可的專案。

目前Arch Linux官方收錄進安裝ISO的為純文字介面執行的「archinstall script」指令稿,以Python寫成。

這個指令稿會指引你安裝Arch,並自動裝桌面環境和顯示卡驅動套件,減少打指令的次數,裝好後就能進桌面。跟手動裝Arch Linux比起來,大約能節省半小時。

對老手來說,archinstall提供了一個方便部署系統的工具,能快速做出可用的Arch Linux系統。你還可以把安裝過程使用的設定檔存起來,上傳至個人Github儲存庫之類的網站,在日後重複利用。

arhcinstall的詳細說明文件請看python-archinstall Documentation

那麼我們就馬上來試試吧,用archinstall安裝一個中文化,使用KDE Plasma當桌面的Arch Linux系統。

1. 製作Arch Linux安裝碟
#

安裝Arch Linux前務必確認電腦主機板是否支援Linux。

  1. Arch Linux官網,找到臺灣的鏡像站。

  2. 下載Arch Linux的ISO。

  3. 安裝balenaEtcher,插入隨身碟,按照螢幕指示製作開機隨身碟。隨身碟的資料會被清空。

2. 使用archinstall安裝系統
#

安裝時請使用有線網路。電腦以UEFI模式從安裝碟開機。

  1. 開機進入Arch Linux終端機後,輸入archinstall啟動指令稿

  2. 接著會看到此畫面,用鍵盤上下鍵移動,按Enter進入個別選項設定或是確認,按Esc返回上一頁。

目前archinstall(版本29)要做以下事情:

Archinstall language
#

安裝器的語言,維持預設英文就好。

Locales
#

Keyboard layout,鍵盤設定,大部分鍵盤維持us就行。

Locale Language,設定為正體中文(zh_TW.UTF-8)

Locale encoding,維持UTF-8編碼。

Mirror Regions
#

切換映射站點,加快套件下載速度。

進入後用空白鍵,選取Taiwan國內的套件庫網址。

Disk Configuration
#

進入Partitioning,選Use a best-effort (default partition layout)

預設分割方法是512MB的給EFI分區,剩下空間都給根目錄。

選取要安裝系統的硬碟,自行從容量判斷。

檔案系統建議選BTRFS或EXT4

我個人選擇不把/home獨立切一個分區。

SWAP
#

RAM不足時拿硬碟分區來緩衝之用,維持預設讓其自動建立。

啟用Swap on zram可以進一步增加RAM。

Bootloader
#

archinstall指令稿的開機引導程式預設是使用Systemd-boot,此引導程式彈性不高,所以我會改回傳統的GRUB。

Hostname
#

電腦名稱,可維持預設。

Authentication
#

進入Root password,設定Root密碼,建議六位數以上。

進入User account,建立一般使用者。

選取Add a user,輸入新使用者的名稱,建議小寫字母,例如新增名叫user的一般使用者,再設定密碼

接著選取yes賦予其使用sudo的權限。

選取Confirm and exit

Profile
#

這裡可選取要將Arch安裝為桌面電腦,還是伺服器的設定檔。

進入Type,選取Desktop。桌面環境看個人選擇,我比較喜歡功能豐富的KDE Plasma。

接著進入Graphics driver,按照顯示卡品牌安裝驅動。Nvidia顯示卡用戶根據代數選取專有驅動,RTX 20系列以前的舊卡選Nvidia (proprietary),更新的顯示卡則是選Nvidia (open kernel module)

最後是Greeter,也就是開機後顯示的登入畫面,應該會自動根據你選擇的桌面環境設定好,例如KDE Plasma就是配SDDM。

Applicatons
#

進入Bluetooth,啟用藍牙服務。

進入Audio,設定音訊系統,未來是Wayland的時代,因此選Pipewire要好。

Kernels
#

要安裝的核心變種,維持預設的linux。除非你需要用Waydroid跑Android APP才選取linux-zen核心。

Arch Linux可依照用途,同時安裝不同版本的Linux核心。

Additional Packages
#

額外套件,按下/搜尋。建議這邊選取noto-fonts-cjk裝中文字型,不然開機中文字會變成方塊。

Network Configuration
#

網路設定,通常我們是留給NetworkManager自動管理。

Timezone
#

時區設定,請選取Asia/Taipei。

Automatic time sync (NTP)
#

開機用NTP自動校時,維持預設。

Save Configuration
#

可儲存本次安裝設定檔供日後利用。不過因為這邊我們沒有掛載硬碟,故跳過。

開始安裝
#

確認一切無誤後,選取Install開始安裝,接著會按照以上設定檔安裝系統。因為上面選了KDE Plasma的設定檔,下載與安裝套件約需要半小時。

裝好後,選取Exit archinstall。

輸入poweroff指令開機。移除Arch Linux安裝隨身碟,重開機。

3. 安裝後續優化
#

進入桌面後,使用者還是需要自行打指令設定Fcitx5注音輸入法和防火牆等等東西,而非Manjaro和EndeaverOS那種對使用者友好,開箱即用的體驗。

你終究要接觸命令行的,archinstall指令稿協助你度過安裝的難關,後來還是要學習如何使用Arch Linux的指令。

對了,以後手動分割硬碟裝Arch的用戶,記得要改說“I use unguided Arch btw.” (梗偷自Reddit)才能顯示你的優越感。

相關文章

微星MSI Modern 15筆電安裝Arch Linux,設定Nvidia雙顯卡、風扇溫度
分類   Linux系統 Linux系統安裝教學
標籤   Arch Linux MSI
先裝Arch Linux再裝Windows 11,單碟雙系統開機
分類   Linux系統 Linux系統安裝教學
標籤   Arch Linux Windows
加入套件庫,將Kubuntu轉換為KDE Neon,安裝最新版Plasma桌面套件
分類   Linux系統 Linux系統安裝教學
標籤   KDE Plasma Ubuntu

此處提供二種留言板。點選按鈕,選擇您覺得方便的留言板。

(留言板載入中)這是Giscus留言板,需要Github帳號才能留言。支援Markdown語法,若要上傳圖片請善用外部圖床。您的留言會在Github Discussions向所有人公開。

Click here to edit your comments.

(留言板載入中)這是Disqus留言板,您可能會看到Disqus強制投放的廣告。為防止垃圾內容,有時留言可能會被系統判定需審核,導致延遲顯示,請見諒。若要上傳圖片請善用外部圖床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