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轉到主要內容

尋找穩定又能體驗最新KDE桌面的Linux發行版,KDE Neon之外還有Debian?

· 民國114年乙巳年
·
切換繁體/簡體
分類   Linux系統 Linux系統安裝教學
標籤   Distro-Hopping KDE Plasma Ubuntu Debian Fedora
目錄

最近我兩台電腦(KDE Neon/Ubuntu & Fedora)的KDE Plasma桌面都處於很不穩定的狀態,於是我就在想,是時候回到穩定的系統了。

I know, I know I have let you down. (Komm Süsser Tod)

1. 起
#

桌電使用的是KDE Neon,因為它是滾動更新的緣故,一個KDE小版本號可能只會維持一個月,然後下個月就會有新版本出來。加上我一個禮拜更新一次系統,所以總是能收到最新更新。但這頻繁的更新速度,根本就不能確保穩定性,可能KDE 6.4總算比較穩當之後,又更新到KDE 6.5了,然後一堆程式開不起來,就這樣往復循環,處於一種擔驚受怕的過程。

終於將這個裝了整整一年的偽Ubuntu系統換為Debian。

另一方面,我將安裝了6個月的Fedora Workstation筆電,切換到Fedora Kinoite繼續使用,重裝系統。這個系統分區保持不變,所以我應該很難弄壞系統吧。Fedora Kinoite跟uBlue Aurora比起來,預設安裝的東西比較少,需要手動加入一堆overlay。喔~toolbox比我想的萬能,toolbox (Toolbx) 是專門用來跑Linux容器的工具,裡面能夠使用傳統的DNF安裝軟體。既然rpm-ostree的方式那麼麻煩,不如全部都塞在這裡面,居然可以在裡面跑ADB。關於rpm-ostree使用時機,這真的很慢,簡單裝個小套件,就算是apply live也要等好久,因為要全部rebuild。雖然命令列工具應該在toolbx裡面操作,但我真的不習慣這種自斷雙臂的容器化開發呀。雖然系統是immtuable,但可沒有保證穩定性啊,KDE照樣隨機崩潰。就這樣往復循環,時常處於一種擔驚受怕的過程。

結果也換成Debian,對滾動發行版暫時死心。

2. 最新與最穩定的矛盾
#

過去我自以為I use Arch btw,這句話也適用其他滾動發行版本,但是…so? 追求最新的Linux軟體很棒,可是他們要如何確保系統穩定性呢?

KDE在滾動發行版非常不穩定,Arch和Fedora皆然,有人會說啊滾動發行版有rollback機制不用擔心滾掛,如果將系統視為一個「整體」,Linux很難把使用者的軟體與系統的分開,這就導致rollback困擾,在一次升級後系統出問題,而究竟哪些套件會被降級?

這只是我的假說,使用滾動Linux發行版,搭配複雜的桌面環境,比如KDE,系統不穩定的程度會與軟體複雜度正比。致使會有一種驅力,導致使用者逐步採取「minimalist approach」的桌面環境,例如Sway,選擇自行組裝需要的東西,變成命令行狂人,這下知道為什麼那麼多TUI程式的愛好者了吧。

可是這也很容易受到個人經驗的反駁:有人說他用Arch linux配KDE五年都不會怎樣!

但至於我個人光是一年內就觀察到許多圖像glitch。我想要體驗最新版KDE,又要穩定的系統,這本就不可能調和,就連KDE Neon問題都很多。

我不可能去用GNOME的…むりむりむりむりむりむりむりむりむり,這個反人類設計和對QT程式不友善的環境怎麼想都是不行的啊啊。再加上我要迴避Nvidia畫面撕裂的問題,不可能回頭去用X11桌面。我對需要自行組裝的tiling Waylandcompositor沒有太大興趣。

3. 也許我應該看看immutabl distro
#

我覺得,滾動發行版配KDE,可能的解決方法是用immutable distro,讓系統保持不變增強長期下來的穩定性,避免使用者自行安裝套件的因素破壞系統穩定性。

正如LineageOS雖是滾動發行版,但Android唯讀的特性讓它不會被使用者隨意亂改。但眼觀目前的Immutable distro,尤其是基於Fedora的,實際上解決的是不那麼重要的問題,他們專注在系統的可回滾性,容器化,還有透過原子更新確保更新時候的穩定程度。

但是他們唯獨沒有保證穩定性的存在。因為我不相信Fedora的更新模式一定會比Debian穩定。除了SteamOS以外,沒有開源團隊能確保Immutable的KDE桌面一定是測試後穩定了才放出來的系統,且是安裝了所有必備的驅動,往往都要使用者補裝一些套件。

這也就是說,我們缺少以LTS為賣點的immutable distro。目前我的人選有Vanilla OS和HeliumOS。

CentOS Stream可能沒有想像中那麼差,相反,在某種程度上它跟Ubuntu LTS很類似,不過更新快了一點(←支離滅裂的發言?)。uBlue OS專案推出的一系列Bluefin發行版是讓我看的頭昏腦脹的玩意。不過我看到有人在Threads一直推薦使用這個發行版,故看了一些研究報告,得出以下結論。基本上,Bluefin就是強化版的Fedora Atomic,以low-maintenance和container為主,維持immutable模式並採用bootc和rpm-ostree管理系統,並針對不同用途提供各種映像檔,例如遊戲用的Bazzite,GNOME桌面的Bluefin,KDE桌面的Aurora等等

此外還有基於CentOS Stream的Bluefin LTS(GNOME桌面 + HWE核心),以及基於Alma Linux的HeliumOS(KDE桌面)。後面這二者就很有趣了,市面上許多immutable distro幾乎都是拿rolling release來改的,儘管他們說升級掛了可以任意回滾,但這根本不穩定呀,尤其對KDE桌面用戶來說。

我還是偏好Ubuntu LTS那種更新比較慢的系統。此外,我不想讓穩定系統因為自行安裝軟體加上熵增定律變得混亂,這時immutable distro就會很有用。

順帶一提,CentOS Stream雖然不再是免費仔最愛的point to release發行版,但它並沒有停止開發,而且也不太像真正的滾動發行版,它跟RHEL一樣還是有版本號的。既然它開發進度比Fedora要慢一些,且每個版本的維護時間長達5年,那麼把它理解為Fedora LTS也無不可,它還是有得到妥善維護的,這樣RHEL才能安心接受變更。當然Linux社群對它有無興趣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4. 麻了,換成Debian就好
#

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歡迎回家,回到point-to-release的懷抱。不只是系統,桌面套件也不要用rolling發布的模式了。拋棄滾動發行版配KDE,也不要用KDE Neon了。

我實在不能忍受滾動發行版了,長期以來都是在副電腦測試滾動發行版。不過臨時要用的時候一更新系統很容易陷入不穩定的情況,很躁。我不想再處於一種隨時擔心變化的過程中了,身邊的周遭盡是我不能控制的事情,至少…讓我在這裡擁有絕對的控制權吧!

總之,我不喜歡滾動發行版。所以最近又回來用穩定發行版了,遂選擇搭載KDE 6.3的Debian 13。雖然我知道這個版本的KDE Wayland還是有小機率崩潰,但可預見的是未來兩年內不會有更多未知的bug出現。

最近我總算認知到Debian Stable的KDE版本更新比Kubuntu LTS快一年的事實,看看Debian 13的KDE 6.3對比Kubuntu的KDE 5.27,又比KDE Neon穩定…可能是巧合。

啊啊,於是我全面切換手上的系統了。

Jesus Bleibet Meine Freude

相關文章

加入PPA套件庫,將Kubuntu轉換為KDE Neon,安裝最新版Plasma桌面套件
分類   Linux系統 Linux系統安裝教學
標籤   KDE Plasma Ubuntu
作為KDE粉絲,從Arch Linux切換到KDE Neon 22.04的使用心得
分類   Linux系統 Linux系統安裝教學
標籤   Distro-Hopping KDE Neon Ubuntu
Debian 11 Bullseye安裝教學,KDE桌面環境+中文輸入法
分類   Linux系統 Linux系統安裝教學
標籤   Debian KDE Plasma

此處提供二種留言板。點選按鈕,選擇您覺得方便的留言板。

(留言板載入中)這是Giscus留言板,需要Github帳號才能留言。支援Markdown語法,若要上傳圖片請善用外部圖床。您的留言會在Github Discussions向所有人公開。

Click here to edit your comments.

(留言板載入中)這是Disqus留言板,您可能會看到Disqus強制投放的廣告。為防止垃圾內容,有時留言可能會被系統判定需審核,導致延遲顯示,請見諒。若要上傳圖片請善用外部圖床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