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重整部落格,新增「分類」頁面,因為文章寫的夠多了,應當整理一下。
早期主題不固定,我是用標籤分類主題,但是這個對一般讀者來說太反人類。一般人看標籤雲忽大忽小的字也只會霧煞煞吧。
現在文章夠多了,系列文也成形了,用分類告訴新來的讀者會比較知道我常談些什麼,現在把寫過的主題明確的文章分類,讓標籤只做好索引的工作。
除了分類文章外,參考一些經營部落格的建議後,我有稍微分流一下文章類型。雖說現在有自己的部落格,但也不會全塞到這邊來。對於動漫畫心得,我還是po巴哈小屋;露骨的18禁內容就po在某個角落。這邊仍以普通的生活雜感、科技方向的議題為主。
此次更新我也把首頁正式移除。「就算是在這樣的世界,也會有好事發生呢」我還是這樣想的,只是新來的讀者看到這樣的看板也是會不明究理吧,所以就把首頁改成傳統的顯示最新文章列表模式。
關於部落格名字的品牌經營,我曾想過改成「Ivon說科技」、「Ivon’s Tech」這種風格,後來還是不改了
看過一篇我去了中國最大的Web3 聚會,發現人們想要的不是Web3的文章,裡面的人熱衷把頭像換成乙太幣沾邊的名字,但看來只是在跟風。就像我以前做那麼多Minecraft影片,也沒把Minecraft寫到頻道名字。
並且Youtube上會拍電腦的Huan,也不用特別在名字中標記自己是玩電腦的。專門組電腦的歐飛先生亦是如此。只要他們表現出固定專業,別人一眼就能認出用途。
論在社群媒體名字放企鵝emoji表示支持Linux我是願意的,但是個人品牌是否要跟某個主題綁定,是值得思考的。
只要讓人能記得我的名字,那才是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