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內含MPV的Jellyfin客戶端,提昇影片播放效能,還能夠載入畫質提昇著色器Anime4K!
Jellyfin網頁版效能不好,Ivon建議用電腦播放Jellyfin影片的用戶,安裝原生客戶端(client),它們能有效利用客戶端硬體的解碼能力,得以使用「Direct Play」,避免Jellyfin伺服端(server)在串流的過程中還得轉碼影片,拖累播放效能。
請先閱讀:Jellyfin影片解碼問題:直接播放與轉碼的差別
尤其在區域網路播放Jellyfin的時候,你應該不太需要轉碼降低畫質,而是直接播放最佳品質的原片吧。
Jellyfin官網有列出一些客戶端實作。
下面Ivon針對官方開發的「Jellyfin Media Player」說明。此為Jellyfin官方開發的影片播放器,使用網頁版界面,搭配MPV後端提供原生解碼器,可以吃到mpv.conf。
1. 安裝Jellyfin Media Player#
至Github依照作業系統下載。
Linux可以透過Flatpak安裝:
flatpak install com.github.iwalton3.jellyfin-media-player
2. 連線到Jellyfin伺服器#
開啟後,輸入Jellyfin伺服器的區域網路IP,即會跳出登入界面。
Linux的Flatpak容器版本似乎吃不到mDNS設定,連線的時候得打IPV4位址。
接下來的操作就跟網頁版一模一樣。
3. 載入mpv.conf設定檔#
有使用MPV當作影片播放器後端的Jellyfin客戶端,可以載入MPV的設定檔。
以Jellyfin Media Player為例,它的設定檔目錄分別位於:
- Linux (Flatpak):
~/.var/app/com.github.iwalton3.jellyfin-media-player/data/jellyfinmediaplayer/jellyfinmediaplayer.conf
- Windows:
%LOCALAPPDATA%\JellyfinMediaPlayer\jellyfinmediaplayer.conf
- macOS:
~/Library/Application Support/Jellyfin Media Player/
Jellyfin Media Player的設定檔是寫在jellyfinmediaplayer.conf
。因為使用MPV,所以可以額外在同一個目錄下新增mpv.conf
,設定要使用的硬體加速選項。
不過Jellyfin Media Player無法支援自訂快捷鍵(input.conf
)和載入自訂著色器,得改用「Jellyfin MPV Shim」才可以。
4. Jellyfin MPV Shim用法:Anime4K畫質提昇著色器#
這是Jellyfin官方開發的投放應用程式,類似Chromecast。
這個操作起來有一點不直覺,本身沒有圖形界面,你要開啟Jellyfin網頁版界面,才能投放影片到Jellyfin MPV Shim的視窗。在投放的過程中會使用到MPV,可以在這裡使用Anime4K的功能。
- 在要播放Jellyfin影音的電腦,至Github依照作業系統下載安裝檔。
Linux使用Flatpak安裝:
flatpak install flathub com.github.iwalton3.jellyfin-mpv-shim
在這裡填入Jellyfin伺服器IP位址,還有帳號密碼
啟動程式後,Jellyfin MPV Shim會自動縮小到系統匣。
進入Jellyfin網頁界面,選取右上角的「投放」,即會看到同一區域網路下的Jellyfin MPV Shim裝置
點選投放,這樣Jellyfin網頁一播放影片,就會自動跳出一個MPV播放視窗了。點兩下滑鼠退出全螢幕。
點一下Jellyfin MPV Shim的系統匣圖示 → Open Config Folder,在這裡就能夠套用MPV的自訂著色器了。
理論上可以安裝補幀程式SVP或者安裝Anim4K提昇影片畫質。
不過…不知道為什麼設定檔直接放進去無效,得按Jellyfin MPV Shim的系統匣圖示 → Application Menu → Change Video Playback Profile,選取要提昇畫質的著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