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shift:Linux圖形化備份軟體,備份與還原系統超簡單

如果要在Linux系統備份檔案,我們知道有rclone、dd指令能作到。不過那需要開終端機打指令,並且比較適合用在伺服器管理。

換作是Linux桌面用戶,有沒有直觀一點的圖形化備份工具呢?最好是有GUI能一鍵備份整個系統,出問題可以一鍵還原的那種?很好,「Timeshift」就是你的選擇。

顧名思義,Timeshift提供時光機一樣的時光倒流功能,方便用戶備份整個Linux系統到另外一個硬碟,並在系統出錯的時候一鍵還原,甚至可以在LiveUSB模式修復損壞的系統。Timeshift界面直觀易用,可以設定自動排程備份,備份檔案預設會壓縮以節省硬碟空間。

這篇文章以簡單的使用例子,解說如何使用Timeshift備份與還原Linux系統。我會先製作一個系統備份,接著在桌面新增檔案,然後還原系統備份,讓新增的檔案消失。

1. 安裝Timeshift

Timeshift最早為Tony George開發,現由Linux Mint開發團隊維護,並內建於Linux Mint系統。原始碼可於Github取得。

其他Linux發行版也有收Timeshift套件。

Debian / Ubuntu:

1
sudo apt install timeshift

Fedora:

1
sudo dnf install timeshift

openSUSE:

1
sudo zypper install timeshift

Arch Linux / Manjaro需從AUR安裝:

1
yay -S timeshift

2. 用Timeshift備份系統

Timeshift原理是給目前系統製作快照(snapshot),並儲存成備份檔。備份檔建議放在其他硬碟,要還原的話比較容易,尤其是系統根本無法開機的狀況下。

  1. 開啟Timeshift,選擇使用RSYNC快照類型,此選項適用大多數Linux發行版使用的檔案系統。BTRFS屬於較新的檔案系統,只有少數發行版採用。

  2. 選取快照儲存位置。如圖所示,下面容量較大的vda2是我的系統碟,而我要將系統備份到另一個硬碟sda1。請放心,Timeshift的備份不會刪除整個硬碟,而是建立一個timeshift目錄專門放快照檔案。

  3. 接著選取多久要自動建立快照。

  4. 接著選取是否要備份使用者家目錄檔案,全部打勾。Timeshift不只備份使用者家目錄,連GRUB都一起備份。

  5. 點選左上角建立快照

  6. 輸入sudo密碼,等待快照製作完成。SSD寫入通常五分鐘就完成了。

從檔案管理員可以看到Timeshift製作的快照,佔用的容量會比原始的系統小一些。當然這邊只是範例,實務上因為要儲存多份快照,用來備份的硬碟容量還是得比系統碟大。

接著我在桌面新增一張相片和文字檔,等會還原系統的時候這些檔案就會不見。

3. 用Timeshift還原系統

  1. 點選Timeshift的備份檔,點選上方的「還原」。

  2. 選取要還原的硬碟

  3. 所有選項全部同意,輸入sudo密碼,等待系統還原,接著它會重開機。

  4. 重開機後系統回到製作快照前的樣子,桌面的檔案不見了。


感謝您的閱讀。歡迎分享Ivon的部落格(ivonblog.com)的文章,引用或轉載請註明文章網址,並遵守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4.0 國際授權條款。如需商業使用請來信告之。

written by human, not by AI

如果本網站文章對您有幫助,歡迎請我喝杯珍珠奶茶。

留言板

點選按鈕,選擇您覺得方便的留言系統。

這是Giscus留言板,需要登入Github帳號才能留言。方便您張貼程式碼,若要上傳圖片請貼Imgur連結。您的留言會在Github Discussions向所有人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