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檔紀錄演出者資訊是靠「ID3」標籤,這種後設資料格式可以內嵌在MP3、FLAC、WAV等檔案,從而讓音樂播放器辨識。
例圖,使用電腦檔案總管檢視音樂檔,看到的演出者資訊便是來自ID3標籤。
如果你跟Ivon一樣常常從網路下載音樂,便會遇到MP3的ID3標籤不齊全的問題吧。這會導致音樂播放器在讀取時顯示「未知的演出者」,難以分類搜尋。且要搭配 last.fm聆聽紀錄服務的時候也會無法傳送正確資訊,很是不便。
那麼,如何有效率整理電腦的大量音樂專輯收藏呢,若很多還是沒ID3標籤的MP3呢?這個時候就需要一款ID3標籤編輯軟體了,Ivon推薦使用Picard!
1. 使用Picard的理由#
「Picard」為一款自由開源軟體,由MusicBrainz基金會開發。跨平台,提供Linux、Windows、macOS版本。
功能很像Windows的MP3Tag軟體,能批次修改ID3標籤,採用UTF-8防止中文亂碼,還能修改MP3內嵌封面。
不論什麼樣的標籤都能修改,並有一個整合性的界面供你對照檢視。
這樣就能填滿MP3檔案所殘缺的ID3標籤,不論在檔案管理器還是音樂播放器裡面都能看到更為詳細的音樂資訊。
你的專輯會從這樣,
變成這樣。
最棒的是,大部分時候你不用手動鍵入資訊,Picard可以根據你的音樂檔特徵碼,從MusicBrainz資料庫搜尋比對音樂資訊,自動補齊本機的音樂標籤。
就算你的音樂是從Youtube下載的,MusicBrainz也有辦法辨識出是哪一張專輯!
MusicBrainz曲庫多元,Ivon測試發現不論是華語、英語、日語、韓語音樂都能找到結果,惟台語歌較少。
2. 安裝Picard#
請到 官網按照你的系統下載Picard安裝檔。建議一併註冊MusicBrainz帳號,待會會用到。
例如Ubuntu可以從套件庫安裝Picard:
sudo apt install picard
另外有第三方打包的 Docker版Picard,方便你遠端管理NAS上的音樂。只要把NAS的音樂目錄透過Docker Volume掛載到容器內就行了。
3. 設定Picard爬蟲服務#
這裡要設定兩個服務,一個是辨識專輯資訊的MusicBrainz,另一個是根據音樂檔案特徵碼比對音樂的AcoustID。
開啟Picard,點選設定 → 一般,登入MusicBrainz帳號,取得API金鑰
接著切換到特徵碼頁面,登入AcoustID,取得API金鑰
4. 自動編輯ID3標籤#
建議優先嘗試此模式,讓Picard自動搜尋音樂資訊,取代現有ID3標籤。
如果你不想讓新舊資料混在一起,開啟Picard,點選設定 → 檔案命名,設定儲存變更的時候移動檔案到新資料夾。並且勾選儲存檔案的時候更改檔名,設定命名規則為「創作者 專輯 音軌 標題」。
點選檢視 → 顯示檔案瀏覽器,這樣就能從左邊欄位開啟音樂資料夾。若你的音樂資料夾太多不知從何編輯起,可用 草莓播放器快速找出哪些音樂檔案沒有ID3標籤。
選取要編輯的資料夾,點選載入已選檔案。
接著資料夾的檔案會顯示在中央的「未分類」列表。「叢集」是供你區分多個專輯用的,由於我們這裡一次只要編輯一張專輯,所以不需要用到此功能。
對列表檔案右鍵,點選「查找」或「掃描」
這樣它就會在右邊顯示比對符合的曲目了。
以此類推,其他檔案也是點掃描(右鍵可全選),使其全部跑到右邊。
Picard界面下方會顯示目前專輯資料的變更情況,還有即將替換的封面縮圖。這些資料日後依然能手動編輯。
確認專輯資訊正確後,按右鍵儲存全部檔案,寫入ID3標籤。再按右鍵選取「移除」,繼續編輯下一張專輯。
例外狀況處理:一個專輯有多個版本,而AcoustID把他們分到不同的專輯裡面怎麼辦?
請對錯誤分類的專輯點選右鍵 → 其他版本,手動切換版本。若列表沒有想要的請點「顯示更多資訊」手動搜尋。切換版本後不同專輯的音樂檔就會集合在一起。
如果線上服務真的找不到專輯,而你又有辦法手動完成ID3標籤的話,不妨在完成後參考 MusicBrianz的官方說明,把你的音樂特徵碼樣本分享出去,貢獻資料庫。
5. 手動編輯ID3標籤#
找不到ID3標籤就只能手打修改囉。對Ivon這個懶人來說,至少會給音樂檔加入六個標籤,分別是:音樂標題、創作者、專輯名稱、音軌編號、發行日期、封面圖片。這樣就夠大多數音樂播放器整理了。
開啟要編輯的音樂檔,按著SHIFT全選,就能批次編輯音樂資訊。
在下方ID3欄位空白處按右鍵新增標籤欄位。
例如新增album標籤,填入專輯名稱。以此類推完成其他標籤。
若要批次替換專輯封面,請對右下角的圖示按「取代正面封面圖片」。
再將要替換的圖檔拖拉到Picard的縮圖位置,即可完成替換。
編輯完成後別忘記按下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