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手上兩支長命耳機的故事。
常聽的音樂主要是搖滾樂
如果要測耳機好不好,通常我都是拿澤野弘之 - Vogel im Käfig(籠中鳥 ~ 進擊的巨人插曲)
還有Pink Floyd - Speak to Me來測試。
1. AirPods Pro的續命關鍵#
AirPods系列產品是跟iPhone X一起發布的,二者的售價高得離譜,原本嗤之以鼻的我後來也想要買了。
2019年趁Pchome特價時,以六千多購得AirPods Pro。
想說有了iPad Air 3也該有個耳機。
更早之前花五百元買的小米AirDots只支援SBC編碼,爛的要死,換成AAC編碼總算是比較能入耳。
我是木耳,AirPods音質不算特別好,也就是普通水準,結果就用到現在。
大多數時間搭配Android手機用XD 開源社群早把你Apple的藍芽訊號破解出來了,故Android APP也能讀電量,只是不能更新韌體而已。
至於為何到現在AirPods都還沒壞,大概是因為不常用的緣故。
儘管有全罩式耳機,在室內我不喜歡戴耳機聽音樂,總覺得很悶,都是用喇叭外放,但外出還是得戴。
一個月戴不到5次,聽的時間很少超過1小時。不是那種一上車就習慣戴上耳機的人,要與世隔絕也不是這樣吧,通勤的轟鳴聲不適合享受音樂。所以我不能理解為何有人到哪都能戴著耳機,包括騎車、走路。
還有,可能我對Apple耳機的形狀過敏。從以前EarPods(iPod touch 6附贈)到AirPods的設計,聽筒的部分都會卡到耳朵外側,戴30分鐘就會痛,即使AirPods Pro有耳塞套也沒用。甚至耳朵痛會影響到降噪的體驗,導致我很容易頭痛,故不喜歡開降噪。
論長時間配戴,我只能接受一般耳機的耳塞套入耳。對,就是接下來要說的有線耳機。
2. E3000作為AirPods的補充#
因為Sony Xperia 5 II & Sony Xperia 10 V還保有耳機孔,有線耳機有時會拿出來墊AirPods。目前的有線耳機是大約跟AirPods同時期買的Final E3000。
剛開始總覺得被PTT耳機板的騙了,特地跑到台南專賣耳機的店家,花了我一千多,什麼日系耳機的新標竿。相比AirPods讓音樂聽起來很寬廣的感覺,E3000就是很平淡樸素,低中高音都很平均。喜歡重口味聽感的可能得用等化器才能讓音樂好聽些。
後來覺得E3000這樣的風格也不壞,音樂準確傳達出來就好。有線耳機還有好處,訂過Tidal和Apple Music,所以AirPods享受不到的無損音質就用有線耳機來聽吧。
聽說Final的線很容易壞?但我因為少聽耳機的緣故,到現在還是能用,只是右耳逐漸接觸不良了。如果哪天壞了我可能就買Final E4000作為繼承吧,這品牌看來備受信賴,PTT耳機板現在還有人在討論。
3. 藍芽耳機下一代的選擇?#
AirPods需不需要換呢?目前還沒有必要。前面說過,平常用到耳機的機會不多。
但我應該會繼續買旗艦款的藍芽耳機。現在最幹的是AirPods Pro第一代是Lightning,出門都要多帶一條線!
Apple產品全線都準備換USB-C了,逼人買AirPods Pro第二代才能擺脫Lightning。
但是,我覺得都花到這個價位了,改買支援更高音質編碼的Sony WF-1000XM5不是更好嗎?Android手機搭載Qualcomm處理器的普遍都支援aptX和LDAC技術,我又不是果粉,也沒有用過Siri,沒有一定要買AirPods的說。
喔,雖然我並沒有極端追求音質,但是太爛的品牌是不行的。之前被Pine64的開源耳機燒到,他們宣稱音質跟AirPods接近,差點真的去買PineBuds Pro,享受自己刷開源韌體的快感…後來想想還是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