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責維護PinePhone的Arch Linux ARM的danct12會定期釋出預先建構好的Arch Linux映像檔,除了提供預裝Phosh和Plasma的映像檔,還有一個只有終端機界面的"barebone"。
我們要採用的就是「barebone」版本進行「半手動安裝」!在刷入後要手動安裝桌面環境,過程大概像這樣
這樣能大致知道PinePhone的運作原理,甚至可以改安裝danct12沒提供的桌面環境,例如讓Phosh、Plasma Mobile、GNOME共存。
-
在電腦上下載PinePhone的barebone映像檔
-
將其刷到SD卡 (如果有裝Tow-Boot,直接刷到PinePhone的eMMC也可以)
|
|
-
插到PinePhone上,讓PinePhone從SD卡開機
-
開機後就是終端機界面。預設使用者是
root
,密碼是root,還有一個普通使用者alarm
,密碼123456。請接上鍵盤。 -
用nmcli連上Wiifi。可是我的PinePhone硬體Wifi燒壞了(悲),改接上有線網路。先ping看看網路有沒有自動連線
|
|
-
用vi編輯
/etc/pacman.d/mirrorlist
,把台灣的Arch Linux ARM鏡像站點取消註解加快下載速度。 -
更新系統套件
|
|
- 安裝桌面環境和常用軟體,danct12的軟體庫已經幫我們統整好需要安裝的套件了
|
|
- 安裝Phosh
|
|
- 或者安裝Plasma Mobile (二者可以共存)
|
|
- 啟動桌面環境服務
|
|
-
就這樣?沒錯…重開機進入系統試試吧,這就是最小化安裝系統的模樣,什麼軟體都沒有。按照需求自行安裝Linux APP吧,別忘了Arch Linux ARM也有AUR Helper能用。
-
從上面第8步可以看到,要啟動哪個桌面環境就是用systemd決定執行哪個視窗管理員,GNOME的GDM也是如此。此外實體鍵盤按CTRL+ALT+F1可以在開機狀態切換到TTY。
「真手動安裝」請看這裡:自行下載Arch Linux ARM,手動製作boot和root分區….再把rootfs塞進去:https://github.com/dreemurrs-embedded/Pine64-Arch/wiki/Manual-Install-(like-desktop-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