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轉到主要內容

PLAYTV-B開箱 & 使用感想,中規中矩的攜帶式螢幕

· 民國113年甲辰年
·
切換繁體/簡體
分類   智慧型手機 3C開箱評測
目錄

這台「PLAYTV-B」是愛思推出的攜帶式螢幕,價格5000台幣出頭,觸控版的只差1000元,但是PCHome缺貨,所以買普通螢幕版本。

買螢幕的音質不考慮,但是螢幕色彩絕對不能低於一般水準。

會看上PLAYTV-B除了價格外,還有IPS面板、NTSC 72%,支援Type C和micro HDMI訊號輸入。此外PLAYTV-B價格便宜也是一個優勢,其他大廠牌出的攜帶式螢幕價格在這之下的一看就是爛貨,在這之上的又太貴了。

用途:當作手機、筆電、桌電的第二個螢幕,所以選15.6吋。


二年前,異想天開想買了這個攜帶式螢幕,配合Android Termux Proot當作電腦用,於2022年5月28日寫下了初次評價。結論是玩沒幾下就收起來了,沒觸控螢幕真是可惜呀。但是最近我才發現這個螢幕有HDR功能!恰好Linux的Wayland協定加入了試驗性的HDR支援。所以又拿出來測試。

1. 開箱
#

箱子拆開就是螢幕PLAYTV-B本體,附一個皮套,有不牢固的磁鐵能吸附螢幕背蓋,從而靠不牢固的底座突起立起來。

內附Type C ↔ TypeC線x1、TypeC ↔ TypeA線x1、micro HDMI ↔ HDMI線x1。

螢幕左邊有二個Type C輸入和一個micro HDMI。右邊為5個選項鍵、microUSB、耳機孔。

螢幕使用時只能從下方的Type C或microUSB供電。其他裝置再用Type C或HDMI輸出畫面到這個螢幕。


此螢幕不能開箱即用,在進入實際使用情境前,要先調整顏色。

選項鍵調整方式:找到螢幕右方的按鈕,由上到下依序為電源、MENU、音量+、音量-、返回鍵。按MENU鍵叫出螢幕選單,按音量鍵移動選項,按MENU鍵選取或確認,按返回鍵退出。

按選項鍵,移動到色彩模式,PCM選擇Native或sRGB。

顏色效果選擇Standard,這樣顏色才不會過白或過豔。

HDR預設是自動模式,要由作業系統開啟。或者可以在螢幕設定的進階 → HDR強制開啟HDR 2084。

2. 實際使用情境1,手機螢幕
#

Android旗艦機大部分都支援TypeC輸出螢幕訊號,我的是Sony Xperia 5II。分為TypeC ↔ TypeC輸出,或者TypeC ↔ HDMI。

如果有Root,用Second Screen調整畫面就不會有大螢幕比例黑邊的問題。

TypeC ↔ TypeC模式下,手機輸出訊號時也能順便充電。

只不過我注意到用TypeC輸出畫面,PLAYTV-B顏色總是很淡,要用TypeC轉接頭插HDMI輸出才會正常。感覺我的Xperia 5 II用了那麼久,傳輸埠和原廠線開始老化了。相較之下PinePhone都能直接TypeC輸出螢幕訊號呢。

放大螢幕玩遊戲感覺還不錯,PLAYTV-B sRGB螢幕顏色沒有跟Xperia 5 II的BT.2020差很多。不過Android機外接HDMI會把音效帶走,還不能自由選擇。PLAYTV-B喇叭很破,所以無音質可言。

此外,三星以外的Android機,雙螢幕的「桌面模式」很陽春,外接顯示器很難用。所以只好將手機輸出到PLAYTV-B後,接上藍牙鍵鼠,登入Termux Proot Linux,算是變成小電腦了。

3. 實際使用情境2:電腦副螢幕
#

如果是Windows的話,多插一個螢幕根本不算什麼,但購買當下我的桌電系統是openSUSE Tumbleweed,顯卡是Intel內顯+萬惡的Nvidia,桌面環境KDE Plasma 5。實際遇到的問題太多了,黑螢幕、登入後崩潰(還是x11!Wayland根本跑不出來)、其中一個HDMI孔沒聲音之類的…。唉,看來KDE沒有筆電的Fedora + Gnome穩定。

好不容易正常運作,拿來當電腦副螢幕直立著看漫畫。

這個問題在二年後看來已經由Wayland解決了。KDE Plasma 6 Wayland雙螢幕不再崩潰。

4. 測試HDR輸出
#

Windows 11可以在系統設定 → 雙螢幕,偵測到螢幕的HDR屬性,啟用後會讓螢幕變很亮,播放Youtube HDR影片可以觀察到暗部更清晰。

至於Linux嘛,參考Arch Wiki,需要準備KDE Plasma 6.0或者Steam Gamescope,他們有實驗性的HDR支援。KDE似乎無法用指令或圖形界面指示螢幕要用HDR?所以得在螢幕端強制開啟HDR模式,然後就可以用MPV測試播放HDR影片了。測試結果是開HDR螢幕會整個泛白…即使MPV播放影片也是如此,不能排除是Nvidia專有驅動的問題,只能等未來Wayland的HDR協定成熟點吧。

相關文章

最適合刷機的高性能Android手機:小米Pocophone F1,體驗Android、Linux、Windows系統
分類   智慧型手機 3C開箱評測
標籤   Xiaomi Windows on ARM LineageOS PostmarketOS
樹莓派Raspberry Pi 5開箱測試,小型低功耗伺服器入手
分類   智慧型手機 3C開箱評測
標籤   Raspberry Pi
三個月使用ARM Linux平板兼筆電「PineTab 2」的感想,對其又愛又恨
分類   智慧型手機 3C開箱評測
標籤   Pine64 Arch Linux Waydroid

此處提供二種留言板。點選按鈕,選擇您覺得方便的留言板。

這是Disqus留言板,您可能會看到Disqus強制投放的廣告。為防止垃圾內容,有時留言可能會被系統判定需審核,導致延遲顯示,請見諒。若要上傳圖片請善用圖床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