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轉到主要內容

Distro-hopping筆記~openSUSE和Fedora評價

人文藝術 自由軟體議題 Fedora OpenSUSE
🗓️ 民國111年 壬寅年
✍ 切換正體/簡體字
目錄

Linux的Distro-hopping又來了,就像Android一年都要刷機一兩次一樣。Distro-hopping使得我把電腦重要文件都放HDD和雲端,以便隨時可以重灌電腦。

1. Arch Linux不適合我
#

Ubuntu斷斷續續用了4年,曾經distro hopping到Arch Linux,但是光設定桌面就各種崩,輸入法也不會弄。就換回Ubuntu 20.04,到2022年升到22.04。

後來學了一些系統概念,發現崩潰應該是Nvidia開源驅動的鍋,輸入法也學會改用Fcitx5了。只不過Arch系的,就算是Manjaro,缺軟體就要用AUR安裝,甚至SELinux功能會影響Virt Manager存取NTFS硬碟的情況下,要手動更換其他內核解決。

所以Arch系的恐怕不適合我。2022年嘗試過Debian,太old school啦,隨身碟還要手動掛載。在Android的Termux上,因為套件眾多,Ubuntu和Debian還是適合用來測試有的沒的,很多懶人腳本也是圍繞Ubuntu設計的。

不過電腦方面我又想換了。主要是因為Ubuntu強推Snap,我比較喜歡Flatpak和AppImage,強行解除安裝Snap還會讓系統不穩定。為了尋求刺激,接著要找的便是不同體系的發行版,而非基於Debian或Ubuntu的發行版。

現在桌電使用的是openSUSE Tumbleweed (KDE),筆電是Fedora 36 (Gnome)。

因為熟悉了套件管理員的概念,所以常用指令跳來跳去也不是很大問題,常用軟體也沒有哪個平台沒有的狀況,問就是Flatpak解決。這二個發行版都很接近rolling distro的模式,但也沒有Arch系的那麼激進,因為主要是商業公司在維護的。

另外,就算不是Nvidia顯卡,Wayland在這二家公司的調校下還是問題一堆,還是先觀望唄。

2. 桌電openSUSE評價
#

原本是先用Leap,但這種穩定發行的模式就跟Ubuntu一樣了。我覺得不行,跳到Tumbleweed,每隔幾週開機,看到kernel version一直是最新版就很爽。另外聽說SUSE公司要中止Leap的發布模式了,改以ALP取代。

openSUSE安裝後是開箱即用,檔案系統是Btrfs。我覺得跟KDE整合的很好。不過預設太像Windows,因此我把系統列放在上面,看起來像XFCE那樣。但我大概受到了Windows配色影響,我覺得白應用程式色+黑系統列的組合最和諧。另外KDE在系統列上下滾動滑鼠就會切換到下一個虛擬桌面很好用。

惟KDE對雙螢幕支援度較差,若一個插內顯一個插獨顯就會大崩潰,X11和Wayland都一樣,要二個螢幕插在同一張顯卡上才行。相較之下Gnome就處理的很好。

YaST這套圖形化工具用於安裝更新也很方便,還有切換各個桌面環境的圖形化安裝器。管理Nvidia閉源驅動的界面不輸Ubuntu的軟體中心。

KDE Discovery軟體商店回應速度比Gnome Software快多了。但登入都要手動掛載HDD,KDE Wallet密碼也很煩。

但openSUSE最大的問題是軟體源很慢,從遠在德國的伺服器下載檔案,就讓初次自動化安裝要花Ubuntu二倍的時間下載。安裝好後就把主要倉庫換成國網中心的源,但還是有很多軟體包只能從慢的要命的國外伺服器下載。

軟體安裝有時候要手動去下載RPM或YMP檔案,這點比較麻煩。但點一下就會有圖形界面自動安裝還算友善。

從Ubuntu跳過來,我覺得openSUSE算是不錯的另類選擇,常玩的遊戲和虛擬機都能正常執行。頂多是Flatpak包裝的應用程式GPU權限偶爾會因更新而異常有小bug,開關機時間有時也會受影響。

3. 筆電Fedora評價
#

Fedora算是紅帽公司的測試版系統,很接近上游,不過kernel更新速度比openSUSE Tumbleweed慢一點。我安裝的檔案系統是Btrfs。

針對情況較複雜的筆電(有Intel內顯和Nvidia獨顯),Fedora安裝後也是開箱即用,馬上能辨認出我的MSI Modern 15筆電型號,並自動下載鍵盤燈光驅動、螢幕顏色校準、WIFI網卡驅動。惟螢幕顏色這點還是無法解決,在Windows下有MSI True Color可以讓顏色較接近NTSC 72%色準,但Fedora看起來就是泛黃,無法調整顯示模式。

另外Nvidia顯示卡一直無法喚醒,參考Fedora WIKI強制將其設為主顯卡也沒用。WIKi的步驟很詭異,竟然是要啟動kernel模塊之後等Nvidia顯卡自己上線?

因筆電不是拿來玩遊戲用,放著也沒差。缺點就是用Kdenlive剪片輸出,風扇會轉超大聲,因為只有i5-10210u能運算,浪費了MX350的效能。此外,我的Fedora讓筆電進入睡眠後就會睡死,這也是很可惜的地方。

桌面使用預設的Gnome,視窗預設沒有左上角三點點真是不習慣,Ubuntu都沒那麼極端的說。看來它真的是希望你「專注」在一個視窗,多餘的就拉到旁邊的「工作區」去吧。Gnome字體縮放也不靈活,只能用輔助功能放大,但有些APP不鳥系統設定,所以字依然小的要命。

Fedora的Gnome Software回應速度似乎比Ubuntu的快速一些,但Fedora缺乏管理Nvidia閉源驅動的前端界面。

安裝軟體Fedora算是貼心,會開機後自動在背景下載並顯示於Gnome Software。終端機找不到指令也會引導使用者安裝。但我不太喜歡Fedora像Windows一樣,都要關機了還要安裝更新(那個確認安裝的勾選方塊字很小),所幸多次這樣裝下來並無大礙。

Fedora因為軟體很新,所以小bug也是偶爾出現,像Kdenlive設定會跑掉,要特別注意。Java版本太新,Minecraft的MultiMC還會開不起來呢。還有不知為何Fedora預設要鎖ADB和Fastboot的權限,導致需要用sudo才能執行。

雖然因為顯示卡搞不定而使得效能損失,但筆電用Fedora大致上是沒什麼問題的。

4. 總結
#

Distro hopping實在很有趣,現在電腦是openSUSE,筆電是Fedora,PinePhone是postmarketOS (Alpine Linux),Android機上的Termux是Proot Ubuntu。

會混亂嗎?其實還好啦。我不算很厲害的開發者,只是把Linux發行版當一般日常主力系統使用罷了。發行版之間的概念共通,要玩起來就很容易了。

相關文章

不玩遊戲的理由...論從熱門遊戲轉向開源遊戲
人文藝術 自由軟體議題
對大學端的自由軟體之淺見,觀看電影《作業系統革命》之後的感想
人文藝術 自由軟體議題 Free Software
辦公套件與其格式的稱呼
人文藝術 自由軟體議題 Microsoft Office

留言板

此處提供二種留言板。點選按鈕,選擇您覺得方便的留言板。要討論程式碼請用Giscus,匿名討論請用Disqus。

這是Giscus留言板,需要Github帳號才能留言。支援markdown語法,若要上傳圖片請貼Imgur連結。您的留言會在Github Discussions向所有人公開。

這是Disqus留言板,您可能會看到Disqus強制投放的廣告。有時留言可能會被系統判定需審核,導致延遲顯示,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