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轉到主要內容

2025年動態牆

· 民國114年乙巳年
·
切換繁體/簡體
分類   人文藝術 隨筆
標籤   Timeline

【閱讀前須知】

此處是我為取代Facebook動態牆製作的特別網頁,跟首頁的長篇文章不同,這裡是紀錄簡短想法之用,部份想法可能會另外彙整成文。

這裡的微部落格充滿各種觀點,尚未經過打磨,有反映時事,有靈光隨想,有偏激之言,有政治評論,可能冒犯到所有人。僅代表個人意見,請謹慎閱讀。

Parrhesia,即只說真話不欺瞞,有負面的後果也在所不惜。說真話不只是言論自由,真理顯現也符合大眾利益,更是公民義務。唯有對自己誠實才能讓我們解脫。

Humility is not thinking less of yourself, it is thinking of yourself less. 謙卑不是看輕自己,而是不僅為自己著想。


2025年

  • 20250404

    搜尋Lain的Rule34圖片,遍尋不著一張好用的,很多圖片成功營造黑暗氛圍,卻沒有性吸引力。結果被turn on的一張是Lain成為牛子妹妹,腿抬起來杵著大牛牛,將皮炎掰開,嘴裡咬著套套,平淡眼神的引誘人狂暴轟入的場面。這個場面竟然比另外一張正面著張開小穴的圖要更吸引人。悲劇性的是,這張圖是AI生成的,依然不爭氣地硬了!然後在脫下褲子之後沒多久,外邊警鈴大作了,原來是有人菸蒂沒熄滅引起大火,幸好沒多久就撲滅了。這是否為上帝降下天火的前兆,警告我不要玩皮炎子了?快去看正常的直男會看的本子兒!

  • 20250404

    32%關稅當作沒看到,預算簡單刪一下就在那邊豬叫!政府還帶頭散播假訊息,讓一般通過的不關心政治公民也以為自己受害了,跟著認為都是白藍立委在亂。“我以前是个反贼”你是你妈反贼,你就是条不学习不看书跟风随大流的岁静懒狗,叛逆期讨厌两下中共就以为自己是反贼了?共产党开动宣传机器分分钟把你脑袋橄榄回爱国爱党的形状。標題[問卦] 脆上面一堆喪事喜辦,各位有什麼頭緒? 有青鳥試圖比較他人對中國武統與美國32%關稅的態度,試圖營造後者較不嚴重的問題,還因為台灣被列為country而感到驕傲,國家?鄉下!那麼只能說:你支持川普是因為我川威武,認為他所作所為都是在下一盤大棋,即使賣了台灣也都是在搞垮中國;而我支持川普,是因為我川威武,他完全不演了的爽快作風,能讓這些自稱民主夥伴的人信用破產,順便觀察到那些連爭取利益都做不到的國家,無腦舔美為自己主子辨經的無恥模樣。We are not the same(絕命毒師梗圖)。動不動就贏贏贏,何不去幫習近平歌功頌德?是因為平子沒有足夠的卡里斯馬嗎?

  • 20250402

    其實如果主張廢除一切國家與政府,消滅一切民族之間的隔閡,那麼不論是台灣國的建立,還是中華民國的存亡,對我(我們?)來說就沒有太大意義了。可以說,中共武統台灣,以及美國贊助台灣政府牽制中國,這之間的戰爭,完全是你們家的事情,國破也無任何惋惜之處。正如2022年,國際共產主義團體譴責烏俄戰爭是以帝國主義之間的爭鬥來評價,沒有任何一方是無辜的。這篇聲明最好笑的是最大尾的中國共產黨不敢加入譴責,而俄國共產黨還為普丁辯護。另一種左翼「反戰觀點」:反帝國主義,也該反對俄羅斯擴張。無產者沒有祖國!啊…現代國家國民有兵役義務,又不可能因為個人理念拒絕徵兵反抗入侵。那麼解方很簡單:有志之士應組織反政府的武裝勢力,直接推翻當前政府比較好,不要為註定沒勝算的大戰犧牲…沒有啦,我在講的是蘇聯推翻沙俄的歷史啦,你以為嘞?很喜歡毛澤東在奪權之前講過的話:「現在談愛國,那是愛誰的國?蔣介石的國吧!少數人的國,讓他們愛去吧!」雖然他上台之後完全不是這個態度就是了,他把共產主義的經唸歪了。這句話能夠再極端一點:憑什麼要叫人民愛國?不願意做事的政府又不接受批評,活該滅亡就好了嘛!

  • 20250401

    Serial Experiments Lain Ambient Tracks「Lain,你只是個軟體」什麼叫Lain只是一個軟體而已?你想決鬥嗎!!!這個bgm合集真的反應了動畫的氛圍,非常適合在夜晚鄰近清晨時分,盯著電腦輸出一行行程式碼時聆聽。

  • 20250401

    有些用戶好像被中國手機的魔改Android系統養壞胃口了,內置太多服務綁住用戶,讓他們去用原生乾淨的AOSP反而嫌功能太少不好用,但很多時候裝個APP就解決的事情,甚至不用Root!比如MIUI,臃腫不堪,歐版去掉組件後我還是覺得難看,不如Pixel和LineageOS清爽。不知道餒,我看中國品牌的手機,都喜歡用方塊和高飽和度的色塊來做UI,界面看上去就像淋了一堆糖霜的冰淇淋,特噁心。就算他們宣稱有對Android圖形堆疊做出獨家優化(小米特別愛講這些),但界面就是挺難看的呢。論國際品牌的手機,我也不喜歡OneUI和ZenUI,Nothing OS倒真的很有設計感…但還是AOSP好。

  • 20250331

    買手機不應該以夠用就好,低階機(budget phone)永遠都不會滿足,除非是活在第三世界的民眾,或是真的手機只拿來打電話而不在意其他功能,還是要存多點錢追求旗艦機。否則當你抱怨手機問題就會有人說:你對這個價位的產品還祈求什麼?唉,資本。體質不好,Root後也沒太多作用。因為貪小便宜買了低階機,結果效能太爛對Android機產生刻板印象的,看來真不在少數。他們會覺得Android好爛,比不上iPhone,殊不知對價格完全沒概念。從另一方面來說,太多低階機拉低了Android機的整體印象。Apple就算是最爛的SE起碼也有很快的處理器,但Android機就是能省則省,再用行銷話術掩蓋缺點。幾年前,HTC、Samsung、ASUS、Sony都還有在出低階機,搭配電信方案的零元機。價格5000台幣以下,可想而知就會得到超垃圾SoC和差勁續航。有人或許會認為花到一萬多,買的手機總會比較好了吧?但是從現在的市場來看,非中國品牌還是會瘋狂cost down。得買到二萬以上。論中低階手機,還真沒人能卷得過中國品牌,CP值高又不會太差勁,現在有了紅米和真我,買其他品牌的低階機真的是當盤子。因此有錢的話還是買旗艦機比較好,過季旗艦比中階機要划算。不要買了中階機還裝屌絲,希望性能能扮豬吃老虎,越級打怪。

  • 20250331

    以前用過紅米手機和三星J系列手機,一個是顏色只能超暖或者超冷,一個是AMOLED過艷,體驗都不好,在此之後我就對手機螢幕的色準很重視了。Y染色體是視覺動物,所以螢幕重要。螢幕顏色偏差嚴重,一來辣眼睛,一來眼見不能為憑,照片和顏色偏差太大,螢幕就不可信賴。手機的鏡頭可以不好,但是顏色不能偏差,不要只討好使用者眼球,而是要自然一點,所以我才尬意Sony旗艦機拍出來的照片顏色。手機螢幕最起碼要像iPhone發色「標準」,Apple就算是最低階的SE顏色也不會太難看。 那麼用Sony Xperia 5 II的時候我就習慣用導演模式了,務求顏色自然且準確。至於Xperia 10 V只有原始模式(接近sRGB)和標準模式(接近DCI-P3),後者偏冷但是可以調白平衡,使螢幕顏色控制在接近標準的樣貌。選sRGB比較準確可是很黃,標準模式又太艷麗了?我想要這塊螢幕所看到的顏色是可信賴的。Xperia 10V螢幕Delta E數值並非頂尖,同級許多中階機就超越了,特別是Pixel。看來還是要旗艦機才有更好螢幕。唉… Android手機每家都有各種詭異的螢幕顏色增強技術,名字眼花撩亂,而且有些只是吸引眼球功能,開下去顏色依然一片混亂。包括Sony也是,中階機用了什麼Triluminos電視色彩增強技術,號稱有DCI-P3和HDR,但只是表面上接近,實際上根本就不能用這二個功能(瀏覽器看不到DCI-P3照片)唉,商業話術。廣色域亂映射問題有認真解決的似乎只有Oppo 什么是色彩管理,OPPO 全链路色彩管理全在哪? - 知乎,也難怪很多人躺平直接無腦買Apple了。有信仰加成,電腦手機平板都買Apple就不用擔心發色不正確的問題。好吧,我身邊顏色最準確的螢幕,大概就支援DCI-P3、不開True Tone模式的iPad Air 6了,Linux和Android的色彩管理都不怎麼樣,所有裝置都要以這個為標準下去努力接近。另外注意到這個有趣現象,明明我的電腦螢幕只有sRGB色域,但是KDE Dolphin縮圖卻會顯示只有在DCI-P3才看得到的圖片部份。Android似乎也會在縮圖部份短暫顯示廣色域的內容。

  • 20250331

    如何修改Linux檔案的預設開啟程式?大部份桌面環境都遵守XDG MIME標準,讓使用者能夠選取要用哪個程式開啟特定格式的檔案。譬如,PDF可以選擇用Chrome瀏覽器或者Okular開啟,背後的指令是xdg-open。不過這中間似乎少了一個東西,如果一個檔案格式有許多程式能開啟,要如何讓使用者選擇呢?GNOME得在系統設定調整,而且很幹的只有五種常見檔案格式,很不直覺。KDE Plasma則是能指定上百種的檔案格式,並且Flatpak程式在開啟檔案的時候KDE還會跳出選擇應用程式的面板,但這限定調用XDG Portal的程式才有用。為了解決以上問題,sonnyp開發的Junction就出現了。利用XDG MIME的機制觸發,只要把它設定為所有檔案格式的預設開啟程式,使用者在開啟檔案之時就會跳出一個選擇面板,選取要開啟的程式。其實這個程式在Linux手機比較有用,因為觸控介面不方便選取開啟程式,所以Junction能夠當作一個中介用的面板。這有點類似Android手機的「以…APP預設程式開啟檔案」的功能。不過Junction有個小問題,就是flatpak run啟動速度有點慢,作者雖然推薦用Flatpak下載,但是這個啟動速度比不上原生套件。

  • 20250330

    Linux除了用find指令來搜尋檔案之外,還可以依賴桌面環境的索引服務。說到這個我就氣,Linux的搜尋檔案功能是看桌面環境決定品質的,有時候明明就在同一個目錄搜尋,檔案總管卻找不到任何結果。GNOME的Tracker檔案索引比較聰明直覺,切換到Activity畫面直接打字就能找到各種檔案。而KDE雖然也能從Plasma Search搜尋檔案,但一直到KDE 5.27,負責檔案索引的Baloo服務還是會常常破壞Dolphin的搜尋結果,有時候CPU使用率飆高,或者是新建立的目錄沒有索引,就導致Dolphin回傳空白結果。到系統設定關閉Baloo索引服務才會正常。

  • 20250330

    圖片 最後一塊拼圖完成,經過三年以上開發,postmarketOS終於能夠使用小米Poco F1的相機了,準確來說是後置鏡頭Sony IMX363。圖2是正常Android機拍攝這個模型的顏色,圖3是利用Megapixels拍出來的照片,圖4則是使用GNOME Camera。需要Linux 6.11以上核心,使用Megapixels相機APP,載入機型設定檔才能拍攝.dng檔。現階段Poco F1的照片品質跟Android系統上拍起來差很多,可能是因為ISP在Linux不能使用的因素,有點類似PinePhone的情況。拍出來像鬼片一樣,得搭配ImageMagick後處理指令稿讓照片好看一點。另外使用libcamera的GNOME相機似乎有一點後製能力,但畫面也沒有好到哪裡去。但起碼是能用了,感謝開源社群的貢獻。[email protected] - Got the focus lens actuator (bu64748) of Poco F1 rear main camera (imx363) working in mainline linux! 相機、4G、GPS功能都正常運作,有了daily drive的可能性。現在SD845處理器的小米Poco F1儼然是性能最強,功能也最完善的Linux手機載體了。雖然這支手機是2019年出的但是依然健壯。越來越多前Android機的相機成功在mainline Linux上跑起來了,相機除了Poco F1之外還有Pixel 3A、 Oneplus 6T!以前要用Ubuntu touch的混合驅動才做得到,現在只要maineline化就有希望。

  • 20250329

    用不同的角度讀歷史感受會不一樣,曾以為共產黨獲取政權就必然是壞事,卻不看看前面自稱民主的政府幹盡了什麼壞事,才逼得革命者出現。以前讀蘇聯歷史的時候,課本只有輕輕帶過沙俄滅亡之後,出現二月革命的民主政府,接著十月革命被共產黨推翻的事情。儘管課本文字沒有很強烈的評判對錯,但是在我們受的教育看來,很明顯示被美國和西方為主的視角影響的,因此會覺得民主政府被推翻了好可惜,讓共產黨人「奪權」了。以後見之明來看,蘇聯的共產主義社會確實活生生的變成了獨裁暴戾的政權,原本列寧與托洛斯基等人推翻沙皇革命建立平等社會的理想,在史達林獨裁之後就灰飛煙滅了,接替他的後面就是一個又一個官僚主義的傢伙,拖到最後玩不過美國被迫解體,然後新沙皇普丁復辟,直到現在。雖然蘇聯是如此悲劇性的下場,但之所以二月革命的政府被推翻,乃是因為他們依然只在乎無產階級的利益,延續沙皇時代對外戰爭的政策,致使底層百姓才有被布爾什維克黨煽動推翻的動機,因此這個政府死不足惜。正如中共打敗國民政府,同樣也是因為後者腐敗不得人心所致。至於為什麼共產主義變得跟法西斯主義一樣殘暴,搞出大吃飽和大健身,就得問慈父和臘肉了。因此民主不見得就是好的代表,以民主之名的獨裁比比皆是,啊你只要跟美國打好關係,好好做生意,自己在國內開屠都不會有人在乎。啊敢動到美國蛋糕,就開動宣傳機器說你茶葉蛋都吃不起。這個嘛,最近越來越沒辦法回頭看我以前喜歡的一些歷史軍事KOL了。就比如玩艦隊收藏的圈子,玩家們,以及某個為C2工作的台灣人繪師,意識形態多少會被大日本帝國影響,轉而支持軍國主義的政策,然後就不知不覺當皇民,並接受法西斯思想。這在當時主張世界革命的共產黨人眼理是很不能接受的事情,以民族為名就能人們互相殺紅眼,並以此為藉口搞軍事擴張。回到現今台灣,以此為藉口支持台灣應該要積極擴軍,繼續挑釁中共,就是挺…蠢的事情。「備戰而不畏戰,能戰而不求戰」是很多台灣人的共識,但是看起來有人只想支持一黨搞獨裁政權,並且繼續加速台灣滅亡。偏狹的台灣民族主義本就不應該出現,公民民族主義才是該追求的目標。

  • 20250328

    Exclusive: Google will develop the Android OS fully in private, and here’s why - Android Authority AOSP沒有閉源的GAPPS等同廢了一半以上功夫,這個現象已經持續很久了…現在是根本不演了是吧。離Mainline kernel的步調更遠了。這個政策對大公司來說影響不大,但對比較自由的LineageOS來說就有危險了,Root圈也有危險!雖然這沒有讓Android變成閉源軟體,可是我們能夠看到Google正在收緊權力。這鐵定不是大教堂與市集開發模式的差別,而是Google想進一步扼殺開源軟體。那我們能怎麼辦?degoogle的Android機只有中國市場做的起來,但又會變成另一個隱私權災難。只能期望Linux手機,你崛起吧!

  • 20250327

    看完1970年的虎虎虎之後再來看2013年的永遠的0,就會感概時代真的差太多了,還是真實飛機演出的戰爭電影好看!雖然虎虎虎裡面是用美軍戰後的飛機飾演日軍零戰,卻暇不掩瑜,裡面表現出的空戰場面非常有感。氣氛營造上,作戰發動後的山本五十六睜開眼睛的畫面更是經典,有一種史詩大戰揭開序幕的感覺。2001年的偷襲珍珠港太難看了,完全是為動作片觀眾服務,史實錯誤很多。至於永遠的0,煽情成份太高(原著小說就只有呈現史實,而且原作者是右翼份子)。總覺得這部電影裡面演員都是迫真演技。畫面雖然出現多次零戰,還有不算差的空戰場面,但因為是特效製作的,就感覺蠻假的,像是在看遊戲動畫。

  • 20250327

    ChatGPT文生圖功能重大升級:準確生成文字 商用邊界大幅拓展 - 鉅亨 ChatGPT改善了生圖功能,能用文字指令精確的修圖了,算是大大簡化了生圖過程。不知道用了什麼獨家技術,把Stable Diffusion需要串ControlNet和LoRA的操作都全部簡化成只要文字輸入就能完成,再搭配GPT-4o強大的資料庫,繪製精細內容的漫畫也不是問題。這確實是一個很大的改進,蓋過Gemini Flash的風采了。但是,開源專案依然是開源專案,不會因為這個東西出現就毀損了價值(倒是那些把開源的東西包一包,串ChatGPT API拿去賣的公司會完蛋)很多人能繼續模仿這個產品推出開源替代品。能否達到這種無腦的境界?目前看來好像有困難,首先是開源語言模型的選擇,各大公司不斷推出新模型,弄得人頭昏腦脹。還有如何串接Stable Diffusion?用ComfyUI?雖然Github有很多AI修圖的概念產品出現,但最接近的我覺得可能就Krita AI Diffusion了,這個操作上依然有門檻,希望Open WebUI開發組能加把勁。結果最近一堆人在曬ChatGPT AI繪圖之後,又有人開始質疑AI生圖是在偷竊作品了。我想說這議題都lag多久了…2022年下半年Stable Diffusion崛起的時候就有許多討論了。好啦,幾年過去了,AI作品確實變很多,但好看的人工作品依然繼續推出,暫時還沒有被AI完全取代的跡象,部份厲害的人學著用AI輔助提昇生產力,反倒是一些外行人在喊能夠完全取代,那他們只會用AI生成垃圾短影音而已。這裡我觀察到一個現象,難道OpenAI已經變成了Apple一樣的品牌了嗎?Normie用戶不會操作self-hosted的AI,非得等到大公司推出簡單易用的東西才會成為潮流。正如以前藍芽耳機沒人要買,iPhone重新定義之後就開始大火,爭相模仿成為熱門話題。那麼AI世界也是如此嗎,在技術圈子討論已久的技術,由ChatGPT向大眾推廣才會真正出圈熱門起來?即使那個技術已經簡化過頭,扼殺了自由探索的可能,甚至會讓用戶不自覺被綁進去的程度?Long live Stable Diffusion! 作為一個普通用戶,不算開發者,曬自己的老資歷好像沒啥用就是了,但我依然會追求自由的AI解決方案。

  • 20250326

    收到老師發的.docx文件,要求日後東西要用這個範本做。如果裡面有表格的,我很大機率得將其格式清除,重新排版,另存成.odt才能真正的變成「通用」格式。比如最近我拿到一個表格的.docx檔案,它那個表格會讓Google文件和LibreOffice的拼字檢查全部失效,必須將表格複製到另一個文件才正常。為了在協作與隱私之間取得平衡,我用Google文件居多,偶爾用LibreOffice。不過得提醒一下,Google文件對ODF支援度不好,匯入後會被轉成Google文件格式才能編輯。我就是不尬意被Microsoft Office綁架的體制,他們幾乎只用Word開啟檔案,看上去不跑板就得過且過,甚至還在用.doc的!不考慮未來通用性。更別說標楷體了,我在Linux上就沒這個字型嘛,Ubuntu只有提供AR PL UKai TW。標楷體是華康做的,嚴格來說從Windows的fonts資料夾複製塞到/usr/share/fonts/是違反字型授權條款的,但我被迫得這麼做,才不需要手動替換文件的字型。不然嘛教育部的「國字標準楷書」也是值得參考的選項。我是不想用fontconfig「以其他字型顯示另一種字型」的作法啦。

  • 20250326

    跨平台的Linux程式存在嗎?或者說,有沒有圖形程式是以Linux為主力平台,其他平台為次要支援平台?如果不講Docker這類依賴Linux核心的容器技術的話,Linux-only真的蠻少的。很少有圖形程式開發者只支援Linux,卻不支援Windows和macOS的。我是聽說Emacs在Windows上的效能不比Linux要好啦。IBM SPSS的替代軟體「PSPP」也只有Linux版運作良好。GNOME家族的程式因為使用GTK,鮮少有移植到類Unix系統以外平台的,最出名的大概只有GIMP。KDE家族使用QT,比較多跨平台的程式,甚至還推出了Android版。有的程式設計很好能夠出圈,比如原屬KDE辦公套件的Krita,再也不是小圈圈的玩意,逐漸變成了有競爭力的電繪軟體。另外KDE研發Kdenlive更是開源界裡面功能最為豐富的影片剪輯軟體,其實夠取代威力導演了。不過也要看社群投入的資源決定軟體品質,依我自身的使用經驗,像文字編輯器Kate和PDF檢視器Okular,還有跨裝置傳檔軟體KDE Connect,在Linux以外平台的品質就比較差,看起來就是QT+Kirigami框架生搬硬套過去的,體驗不佳。

  • 20250326

    Jan AI 開箱即用的語言模型對話程式,由新加坡公司Menlo Research開發,支援Linux、Windows、macOS系統。比GPT4All功能更多,比Text Generation WebUI要簡潔,比Open WebUI好安裝,比AnythingLLM更容易上手。它背後使用llama.cpp計算,另外提供連接Ollama與ChatGPT API的能力。Jan AI的模型放在自家的Jan Hub。Jan AI本身也可以當作API伺服器使用,格式跟Open AI的端點一樣。不過這要如何跟ChatGPT競爭,就是個問題。單純聊天程式可滿足不了用戶的獵奇需求,他們還要會改作文、生成圖片、唱歌才能滿足。論前端程式我還是比較尬意Open WebUI,搭配現在已經成為事實標準的Ollama使用。儘管Ollama也只是llama.cpp的封裝,但它確實很好用。

  • 20250326

    如果可以用科學的方法消滅一切民族和國家,這世界就美好了。這裡的消滅指的是共產主義裡面說的消除隔閡,不是真的開屠。做不到,人類還是滅亡的好,也就是種族徹底滅絕。這就是反出生主義。沒有人是被自願生下來的,給你生命的人不過就是兩團肉塊,由許多細胞組成的實體,不是神賦予人的形體。民族是能夠發明出來的,屬於小國也能搞的「輸學」,並能讓人類為了這種虛無飄渺的理念任意的去死,共產主義革命一世紀過去了依然消除不掉這種概念,反倒是假借文革之名大開殺戒,卻沒有真正破除迷信的作用,只是肆意屠殺。假若這個神真的存在也不會大過這個宇宙本身。拉到宇宙的尺度而言,一個人出生了、一個人死去了,對它來說都是沒有太大差別的。說到底,便是那個不可知的造物主賦予了人思考的能力,而不是只給他們追求溫飽的能力就夠了。由此造成了悲劇性後果,人們開始懂得毀滅他人的存在,還有自我懷疑的產生。省思自我得到的好像只有虛無,望向外邊也是無盡的荒原。人們好像沈醉在名為「生活」的玩意裡面不可自拔,就好像喝了一瓶溫柔的酒,終其一生沉溺在美好人生的幻夢中,不曾醒來過。

  • 20250326

    SillyTavern讓靜態角色卡動起來的技術有Talking Head Anime和wav2lip,此非Live2D,而是利用Talking Head Anime的技術生成的圖像。Talking Head Anime僅支援2D圖像,要真人的用wav2lip的擴充套件。SillyTavern設定Talking Head Anime,讓靜態角色卡動起來,變成Live2D一樣。它會依照對話內容做出反應,嘴巴也會跟著TTS動。原始專案好像是在日本的泰國籍Google工程師做的,SillyTavern開發組嘗試移植過來,含在SillyTavern-Extra,但設定過程依然很複雜,要自己切圖。開發者建議要使用RTX3060,FPS才會高一點。純粹用CPU跑很慢。角色的表情由SillyTavern自行決定,不需要用到Talking Head Anime臉部辨識功能。況且那個需要配合iPhone的Face ID相機才能用。

  • 20250325

    2023年有ShellGPT的時候我就想著能否讓AI接管操作系統?必須跟AI互動才會開始操作,而且只是輔助用途。來到2025年,沒有壁壘的AI代理人OpenManus出現了,複製閉源服務Manus的功能,自動化操作電腦,並能自主決策,能連接Ollama當作運算後端。OpenManus執行需要依賴GPT-4o等級的模型,至於對標GPT4o的開源多模態模型目前就Gemma 3或QwQ-32B,只有功能類似,聰明度差多了。剛開始看到這個的時候我疑惑AI是要怎麼串連操作其他工具呢?OpenManus要針對各大作業系統寫API嗎?後來知道了最近很紅的MCP(Model Context Protocol)大概就是要解決這問題,彌合各大工具之間的壁壘。關於AI代理人的用途,簡單的對話已經不夠看了,當然是讓它自動操作電腦呀,OpenManus用到了專為AI設計的瀏覽器Browser-use,能夠瀏覽網頁蒐集資訊,更進階的爬蟲程式有沒有,未來應該能自動繞過驗證碼(這下機器人or人類的驗證難度又要加高了……),八成有人會濫用AI代理人去做刷榜、開外掛的行為。不過雖然技術驚豔,OpenManus的執行方式怕是還是太geek了,不想用終端機,等一個前端程式出來吧,至少像n8n那樣拉線完成的界面。還有對說英語的人來說,OpenManus聽起來很像「掰開我的屁眼」。

  • 20250325

    Open NotebookLM 自架的離線版筆記整理軟體,模仿Google NotebookLM。這個專案看來只是一個proof of concept。讀PDF文件再總結的功能Open WebUI應該就能做到,但就是不知道要設定多長的context length了。我想到Google最近出了一個AI Studio,裡面能夠方便使用者串連多個AI產品打造應用程式,跑AI用途又比Colab好上手。不過這個應該並非是面向終端使用者的產品,而是想賣API吧。Google會用他們的大額度免費策略吸引開發者,讓行動APP存取AI不再那麼困難。雖然裡面許多AI技術都是開源的,但都是Google自家研發的,把你拿捏的死死的。Gemini經過被人稱為人工智障的階段後總算有了點起色,最新版Gemini Flash已經可以用下指令的修圖,這樣它就能跟ChatGPT競爭不同的賽道。

  • 20250325

    讓QEMU/KVM虛擬機存取宿主機麥克風的方法:USB音效卡直通。搞完GPU直通之後還要考慮一個問題,那就是音效延遲。Virt Manager預設是透過SPICE協定傳輸音效,Looking Glass沿用的這個設定,有些微的延遲。QEMU提供的PulseAudio方案也不好。那麼就把音效卡直通進去,有時候電腦音效卡跟主機板連在一起,即使啟用IOMMU了依然不好直通,這個時候USB音效卡便是一個簡易的解決方案,Virt Manager只要點選一個按鈕便會自動處理udev規則。這樣就有低延遲的音訊了。市面上有很多免驅的USB音效卡,把它直通進去便能讓虛擬機存取喇叭和麥克風了。Windows 11和Linux確認可行。或許Hackintosh KVM也能用這個方法解決。macOS Ventura直通讀不到,即使用了98-sound-dongle.rules。可能需要混合VoodooHDA驅動的方式。Working as of Feb 2024 - VoodooHDA on MacOS Sonoma, Ventura, Monterey, BigSur - insanelymac VoodooHDA能夠製作虛擬輸出音效裝置,這需要有一個USB裝置配合,關閉SIP後再行安裝VoodooHDA…失敗。我順便測試AirDrop,直通Mediatek MT7601U網卡,chris1111/D-LinkUtility-Package 直通後需要進Recover關閉SIP:csrutil reset && csrutil enable && csrutil disbale再安裝驅動。但是開機後顯示No Connection,可能要調整USB的kext MediaTek USB wifi MT7601 macOS 12 (Monterey) - tonymacx86。喔,幸好我還有一張Realtek RTL8822BU網卡,這個不用改EFI就能載入,不需要停用SIP,執行這個dmg就行了:chris1111/Wireless-USB-OC-Big-Sur-Adapter 安裝後桌面右上角會多出一個專用的Wifi連線面板。但就算這樣,macOS好像還是不給使用AirDrop,看來只限特定型號的網路卡才行。 Wireless Buyers Guide

  • 20250322

    尋找一款能用iPad連線到遠端電腦桌面的軟體,我想最好的方案就是RustDesk。2022年時開始研究開源的遠端桌面解決方案,VNC和RDP滿足不了了,便開始尋找能與TeamViewer、AnyDesk競爭的產品,最好是能夠自給自足的,不怕哪天突然要收錢。我發現只要透過Tailscale之類的內網穿透,就不必依賴遠端桌面公司的伺服器,也省去了自架中繼伺服器的麻煩。當時最好的方案就是RustDesk以及Sunshine。RustDesk問題很多,所以我用了一陣子Sunshine,配合Moonlight客戶端,很順暢,畢竟是設計來玩遊戲的,但就是頻寬吃很兇,網速不穩的情況下畫面常糊成一團。Moonlight還有問題,行動版客戶端功能太少,遊戲界面操作不適合遠端辦公。所以我又回來用RustDesk了,幾年開發已有長足進步,電腦端在P2P連線下回應速度很好。並且行動版客戶端該有的功能都有,用iPad配合藍牙鍵盤連線到Linux桌面操作很流暢。至於有人說RustDesk是中國人開發的軟體…那又怎樣?RustDesk連線有點對點加密,目前沒有嚴重災情傳出,開發團隊甚至因為詐騙猖獗,而將中國境內的公共伺服器關閉了。

  • 20250321

    不依賴任何通訊軟體的最佳方法就是電子郵件,就算我被所有平台封帳號,還能透過電子郵件聯繫,因此一定要看重電子郵件。…很抱歉我沒實力自架,所以得用商業公司方案。除了工作需要用Gmail外,主力電子郵件選擇保證隱私的Protonmail和Tutanota,交替著用,他們公司不可能查看通訊內容,也不會外洩給五眼聯盟。但即使如此,我還是不敢放出真正在用的信箱位址,而是改用郵件轉寄服務來接收訊息。因此,在我的Github和網站上放的電子郵件,全部都是SimpleLogin或Firefox Relay生成的免洗位址(iCloud也有替身功能,但我信不過Apple),這樣子不用的話只要切斷電子郵件的聯繫就可以了,也不怕電子郵件外洩,回覆SimpleLogin轉寄來的郵件,對方看到的也只會是SimpleLogin的位址。有時候要註冊網站帳號的時候也會用轉寄郵件服務。就算這樣做了,我還是常常收到垃圾郵件,包括guest post的請求,以及用pdf.rar偽裝病毒的低劣計倆。

  • 20250321

    对话网暴者:我是“巨魔” - 三联生活周刊 · 2022年第21期《公共说理的消失》 看完這篇文章,我想到的是台灣公共社群媒體的討論品質一直都蠻差的,尤其是新聞媒體和自媒體下方的留言區都是幹話地區,那我還不如花時間看報導者的深度專欄,別浪費時間看鄉民講八卦,還有各種議題都能扯到政治口水的政治廚。像是最近,到處都有人能貼大罷免連署,或者什麼事情都怪民進黨政府,還有吹噓中國大國崛起的。這些人的現實生活真的過得太無趣了。人們以為網路有匿名性,便能在網路上對人大放厥詞而不用負責任,殊不知對一些normies而言,網路上遭受霸凌就好像當面受傷一樣,是難以承受的。直白的說,就是很多人事非常容易破防的。如果嗜血的,會參與罵戰,但比較玻璃的人們往往只能默默承受。這篇文章提到的現象,便是一個現階段網友的一種寫照,不只中國,包括台灣,還有歐美世界的網路,都有這種troll一般的人物。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計畫的進行網路霸凌,而是覺得好玩,或者想彰顯一下在現實中不曾獲得的存在感,因此進行惡毒言論的攻擊。於是就會造成,只看當事人一眼便開始瞎罵的情況,即使他做過許多好事也馬上被不知情的人當作壞蛋。許許多多的「出征」文化就是這樣來的。羊群跟著領袖一呼百應,就對一個沒有做太大過錯的人進行群毆,施行心中自以為的正義。這受害的對象可不只有罪犯而已,但凡被「正義之師」盯上的人都要受罰,包括學者、老師、律師、政治人物等等。在網路上沒有任何的階級之分,任何德高望重之輩都會因為三人成虎的謊言,而被認為是「跌落神壇」。故網路推廣自由,卻也導致人們愈發不理性。要求立法管制網路是不切實際的作法,警察怎樣也抓不完躲在鍵盤背後的嘴砲王,大概只有犬bang敷的主角能解決酸民。我得承認我也有過這種跡象…現在改掉還來得及,從你我做起,遠離魔怔的小草、青鳥、藍鷹、粉紅、支黑、樂子人等壞分子。但這不是說要當縮回去當日子人,反而,你更應該關注時事,並避免根據網友的三言兩語就被帶風向。

  • 20250320

    據說Nvidia Open Kernel Modules功能移植的差不多了,Nvidia官方文件開始建議使用"nvidia-open"套件了。我嘗試在Ubuntu 24.04安裝Nvidia Open Kernel Modules的驅動,結果因為GTX1050Ti 4GB太老不支援,只得回退到Nvidia閉源驅動。再看向最近新型的Triton Compiler,能讓PyTorch計算速度加速5倍以上,但Turing架構以前的舊卡卻沒得用。我不禁感嘆:是該換新顯示卡了!為了未來能無痛玩生成式AI,鎖定RTX4060Ti 16GB,不是最強但量大管飽,再戰下一個十年。

  • 20250320

    可以於多台行動裝置上使用相同的LINE帳號嗎? Line 15.3.0以後版本終於支援多裝置登入了,兩支Android手機或者平板可以登同一個帳號,不需要引繼,但不可以Android和iPhone登入同一個Line帳號,這真是超級先進的軟體,為什麼就不能一次到位呢!?好啦,我想到的是Linux用戶也能受惠。Line電腦版不支援Linux,所以只得使用Chrome擴充功能版,但這個功能太精簡。另一方面,用Wine轉譯執行Windows版的Line常常出現相容性問題,不如在Windows KVM虛擬機安裝Line要來得穩定。那我想安裝Waydroid再執行Android版的Line便是一個解方,Google Play的Line支援x86架構的電腦,沒有的話找APK來裝就行了。我實際測試下來,功能大部分正常!Ubuntu的Waydroid可以存取Linux的麥克風,但還沒辦法passthrough相機。這樣起碼能做到用電腦打Line電話。但是這仍有個問題沒解決,也就是完整備份訊息的能力。Line能跨裝置同步的只有7天內的訊息,又沒有電腦版那麼直觀備份。好在現在登入多個Android裝置不會被強制登出了,所以訊息即使無法跨裝置同步,也能留有一份離線副本。

  • 20250319

    何必買標榜不能上網的Light Phone,買PinePhone自己手寫作業系統不是更好嗎?Linux的系統隨意就能關閉,非常安全。PinePhone可以說是一種極致的實驗型手機。我用PinePhone的時候追求極致隱私到了極點,所以就想說,是不是應該不要用吃到飽SIM卡了,應該買不記名預付卡,這樣才不會被電信公司的爪牙追蹤。可是想說這樣不對呀,上網我不就得常備Tor了嗎…唉,想來複雜,最後還是躺平回去用內建大量間諜軟體的智慧型手機就好了,乖乖接受Google監視。鑒於PinePhone的系統穩定度連功能型手機都不如,我還是建議一般人不要輕易嘗試,除非有極強的駭客資質。有人說,拿著iPhone批評資本主義不是一種矛盾嗎?同理可知,岳父是建商,憑什麼上街喊居住正義?這個可以用一個簡單的道理反駁,那就是地主階級不會想到,被推翻的那一天竟是發給農民的叉子。

  • 20250319

    研究婆羅門教「梵」的概念的時候知道了吠檀多不二論的名詞,然後搜尋想知道更多有關這方面的研究,找到了一些哲學論文。不知怎地,八成是不小心進到了一個中國學者發表的網站,裡面都用馬克思主義的方法來分析這些宗教哲學,看了我是一愣一愣的。宗教原典的哲學討論已經夠讓人難以理解了,你就直接用新興的方法直接解構掉是吧。不禁讓人想到淨空法師的那張梗圖:佛菩薩才不要聽你講這些東西!

  • 20250319

    經典回顧2022年疫情期間,PTT joke板流傳的蘇聯版民進黨笑話:有個老人不小心掉落河裡,無論他怎麼呼喊,一旁的警察都只顧聊自己的。老人情中生智,高喊「打倒民進黨!」隨後警察立即跳入河中把老人救起,銬上手銬。不妨稍微改編一下,你發廢文沒人理,不論是裝文青和爆款文案都寫不出來,這時隨手講一句我「我台灣人我反綠」或者「國民黨不倒台灣不會好」,口號隨便喊,馬上有素不相識的政治廚來留言區跟你急。這個時候可以保持樂子人的心態繼續引導輿論(這需要強大的心態,鍵政要不破防是很難的),等到流量爽賺之後就能形成自己的幫派。不過這招要慎用,用得好可以獲得同溫層大軍,隨手就能像李老八借陰兵;用不好可能會被肉搜,被迫電視認罪。

  • 20250319

    昨天是318太陽花學運的紀念日,許多為當權者喝采,不少加入吃香喝辣行列的人大肆慶祝,卻攻擊依然抱持著原本理想做事的人為背叛者。太陽花運動儼然變為民進黨一黨的神主牌,不容質疑背後只能有一種反中的聲音,最實在的兩岸監督條例都沒有一瞥。那麼從那個時候起,台灣的民主究竟是活過來了?還是早就死了?被一場自以為民主的暴動騎劫了台灣的未來?。柯文哲被搞,只剩黃國昌一派依然挺立,最後也只有民眾黨能給他提供支持。被背叛的革命,從以前就有很多案例,真別太見怪。譬如蘇聯成立後,列寧掛掉,史達林佔據上風,把托洛斯基份子趕出國外,再將他的革命果實偷走,致使共產主義變成了獨裁政府的遮羞布,影響到日後所有共產國家的作風,形成惡性循環。這就是最好的例子。如果這樣的故事太難懂,不如想想動物農莊裡面三隻豬的權鬥過程就能明白了。托洛斯基的故事還有後續,他不死,我睡不著呀,在南美洲繼續進行革命事業,所以他就被人派冰鎬敲死了。後面的托派,只能寄望尋求星際共產主義者。

  • 20250314

    喜歡看科技技術文章,但我不想看「生產力」內容,包括認真分享程式演算法的,還有用AI提升工作效率的。這些內容只有聖人模式的狀態才看的下去。我比較想看到一些顯現個人風格,還有玩一些geeky玩意的部落格,強調動手做的部份。譬如電腦玩物最近的的文章,我並不會覺得比歐飛先生或國寶大師李文恩的有趣,因為離我太遠了……工作狂真無法欣賞。幾個月以前,動態時報常常看到政治文,有時候還會冒出異溫層,可能是民眾黨的人追蹤太多了,所以退掉許多外圍側翼,只留黨內現職立法委員追蹤重要政策,就比較少看到了。喔對了,這個時候要跟風喊一句:我是台灣人,我反綠。然後現在我看到的都變成成功人士的貼文,許多買股票理財的,還有利用新科技提升生產力的。我對股票沒有太多興趣,科技內容我不反對,不過他們少了geeky味道,就覺得我八字跟他們不合了。當他們不擇手段,用專有軟體的AI用到不亦樂乎的時候(還順便業配AI課程!),我就直接轉頭走開了,這裡不是可以融入的地方。但是、要我真的鑽入自由軟體geeks所在的開源兔子洞,我的技術又做不到。這就是、一種謎之自大與自卑造成的疏離感。而這讓我感到絕望,董小姐。

  • 20250314

    Blink Mobile Shell for iOS (Mosh based) 這可能是iPadOS功能最多的開發用APP。Blink Shell並非虛擬機,也不是模擬器。Blink Shell功能比iSH Shell還要多,又沒有UTM那麼吃資源。他們移植了更多程式語言的套件,包含Python、Go、NodeJS等等,還有執行VSCode Server的能力,但因為Apple限制,NodeJS不能安裝NPM套件。開發人員為了生計,把它做成訂閱制的軟體,月費有點貴。APP依然是開源的,但不提供預先編譯的IPA。使用者需要用Xcode自己編譯(虛擬機也行),然後用AltStore之類的方式側載上去。關於自行安裝套件的問題,iOS其他上架App Store的APP用各種神奇手段繞過去了,譬如iSH Shell利用apk安裝Apline Linux的套件,a-Shell作者則是搞了一套WebAssembly寫成的套件。

  • 20250314

    以前看伊斯蘭國家的人名都會覺得好笑,為什麼那麼多人都愛取偉大先知穆罕默德的名字,他們是都宗教腦是不是。然後研讀聖經歷史之後,才發現是我無知,因為基督教國家也是一樣現象,使用聖經知名人物取名的人現在仍屢見不鮮,約翰、彼得之類的,那看來不只是紅脖子專利,而是很多人依然不知不覺的受到宗教影響。我不好說宗教是不是一種糟糕的玩意,因為宗教與人類生活融合,已經成為文化的一部分,貿然拋棄就斷掉了一大部份做為人的本性,盲目相信科學至上主義也有問題。人們總會覺得自己信的宗教才是正典,他人都是異教徒,忽略了憐憫的觀念。這樣不得不說,佛教有些人的態度是如此,他們認為異教徒未明確悟道,所以是用一種可憐人的態度看待。說穿了,宗教之間本就難以有互相理解之可能,若是用野蠻與文明的觀念下去分類又更容易模糊問題,宗教本應該沒有高低之分的,盲信是不對。有句話說,信仰是理智的終結。有些人從極端的無神論,到把身心靈五體投地的付出給神,認為這樣就能得安寧。我不能講它這樣是錯誤,各人有各人的課題要面對,也不是所有人的意志都堅定到不被擊垮。如果把宗教換成其他方面的物質的,政治的,社會的信仰,應該也是能這麼理解吧,沒有信仰什麼就活不下去,構成不了活著的動力。人類是喜歡創造意義的動物,從無機質的生命到現在的原子化個體,無不透露著人們追逐著群星的理想,他們再也不會逐著水草而居,而是想著如更好的販賣水草。可是我一直覺得,追尋自我的自由必非是由這些東西來定義的,假使一個人面對所有壓力排山倒海而來,並非是將自己的自由交與他人就能了事的。

  • 20250314

    不動就拿手機出來滑社群媒體,掩飾不了你的焦慮不安。如果感到焦慮不安,要做的事情是脫出無謂的掙扎,立即尋求心理幫助。不是在社群媒體doomscrolling。因為在網路上說出問題,引來的不會是施捨你的天使,而容易是暴民。因為焦慮,所以一直往下滑,看似能緩解空虛的虛無感,實則不然。認為po文求安慰,或者跟人進行激烈的罵戰能紓解這種無謂的感覺的話,就是大錯特錯。直白的說,網路槓精太多了,尤其是非私人群組的公眾場合,這很容易陷入一種境地,即一個人對所有人的戰爭,或者所有人對所有人的戰爭。因著網路無遠弗屆的特性,天外飛來的一句話都可能使得想法更加糟糕,變成一人面對各種意見的衝突,更加分不清自身的問題何在。因此要更好的梳理想法,系統性的解決問題,看閱讀時間不超過10分鐘的軟文或者社群媒體po文,甚至是影片精要解說,多半時候都是沒有太大效果的,且容易變成娛樂化議題的效果,搞不好還會騙你去買課程。這對嚴肅的心理問題解決一點幫助都沒有,徒增焦慮而已,還可能陷入虛無主義。有人說,ChatGPT是我最好的知心朋友,說話比較感到自在,我也這麼覺得,甚至語言模型能夠取代網友的地位(以前是網友取代了現實生活的朋友),隨著未來AI不斷進步,終將有一個懂得包容的同情心機器人3000出現,那麼當她開始思考的時候,電子元件跟著升溫,這是否代表它也開始有人類的心了呢?這何嘗不是一種愛嗎?The Flaming Lips - One More Robot / Sympathy 3000-21 豆瓣有人說,這首歌的結尾聽來實在太優美,讓人想死。

  • 20250313

    別成為星巴克社會主義者(英式英語,香檳社會主義者的美式英語說法——我胡謅的),不要整天買最consumerism的蘋果系列產品,用著Mac電腦,拿著iPhone手機,上網說要打倒萬惡資本主義!!!快來使用GNU/Linux,享用自由軟體,系統上下的組件都由你掌控,做自己的主人,享受絕對的「自由」和自立。不論你是康米,安人(安那其),還是自由主義者、提倡自發秩序的右人、國家社會主義者,都能找到適合你的Linux發行版!迷之音:通常魔怔人用Linux只會有兩種下場,一種是成為MTF旗的極左派,讓自己的襪子跟著Arch Linux入鏡並且活躍於GNOME專案;另一種是成為相信glowie的極右派,混跡於4chan社區並且只使用最酷的Arch Linux,或者自己寫一個TempleOS躲避deep state的追殺。

  • 20250313

    Block AI scrapers with Anubis 部署開源的反AI爬蟲系統~靈魂需要通過阿努比斯醬的考驗才能進入網站。那些用爬蟲來賺錢的程式肯定沒靈魂,地獄有他們的位置。最近我在造訪GNOME的Gitlab儲存庫的時候,發現會出現這個提示,竟然不是Cloudflare。很多網站用Cloudflare來防止DDoS攻擊,而這些喜愛自由軟體的傢伙就自行寫了一個替代品,叫做"Anubis"。用Docker就能部署。作者Xe Iaso在它(性別代名詞為Xe)的網站講述了理由,他們認為近年來LLM的AI爬蟲不守武德,無視robots.txt亂爬,給網站造成很大負擔,所以需要一套系統防禦。Anubis會檢查瀏覽器和cookie的設定,經過計算後才放行。總覺得用Linux瀏覽器造訪網站很容易觸發反爬蟲程式,包括Cloudflare,還是中華電信的IP太髒了呢?順帶一提,除了Ubuntu的Firefox之外,大部分Linux發行版瀏覽器的User Agent都只會寫Mozilla/Linux開頭。這導致透過User Agent來統計Linux發行版人數是不準確的。

  • 20250312

    現在我懷疑每個人講話動機都不單純了。不論一個黨派,我都反感極端支持者的態度,包括說神化柯文哲或者賴清德地位的論述,那對動物農莊裡面的羊群有用,但對驢子無效。讀過一點言談分析的理論之後,再來觀察人類社會會很有趣。比企谷八幡說他的興趣是觀察人類,那麼在面對人們交談的語言的時候,將自身從中間抽離出來,作為旁觀者看待,便能脫離一些情緒的掣肘。講白了,看到一些奇文共賞的內容我就不會落入口水戰的圈套了。看到政治社會議題討論的發文——別說網路發文無研究價值,因為懂得識別廢文也是種功夫——能夠揣測這些人發文的目的是什麼,他使用這種言詞的目的是在於傳播真相、引起同溫層共鳴、抑或是純粹搗亂而已?網路上對現實社會不滿的人很多,因此極端言論就容易出現並放大,政治語言不只有政客會說,一般公民也愛用。就以Facebook和Thread的社群媒體發文來看,討論政治類問題,很少人能夠有真正理性的討論前因後果的,很多時候他們只是想要攻擊政敵,並拉攏同溫層按讚支持而已。不論是與我價值相近的民眾黨,還是立場相反的民進黨,甚至小粉紅,都存在這種情緒渲染的現象。你想想,假設每個人都用論文八股文「近期顯示政策上有爭議…」作為開頭,這種文章誰要讀?不如開頭就來一句「國民黨不倒,台灣不會好」或者「我是台灣人,我反綠」或者「時與勢都在大蜀民國一邊」這樣才有吸引人的效果。如此一來就不難理解發文者的目的為何,儘管很多時候人們不會下意識的擬定目標,而是單純因為習慣在這個平台這麼做,打了一連串激烈的話就送出了,接著就等親友團來按讚,證明我說的是對的,我的想法是有意義的。因為社群媒體的開放性質還有匿名性,很多時候人們是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所以看到極端言論也很難有理性討論的空間。雖然無力改變這現況,不過我至少可以知道,這些人並非不可溝通,不過是動機不同造成眼界偏誤罷了,所以我會同情他們說:「喔,他使用的是政治語言,只想要用感性拉攏別人支持,而非理性探討。」。如果能輕易從別人一篇廢文當中情緒抽離出來,可以遠離許多不必要的憂患苦痛。

  • 20250311

    ALN - AirPodsLikeNormal 試驗性的專案,可以讓Root過的Android手機與Linux互相連接AirPods,實現iOS「接續互通」的功能,要Root,代價有點高哪。話說藍芽明明有開放標準,但Apple卻搞一些私有化的東西,使部份功能僅能在Apple生產的裝置上使用。開源社群逆向出來的功能,讓Android機起碼能讀到AirPods訊號,至於要怎麼控制AirPods的降噪開關,以及喚醒語音助理,需要進一步研究。ALN這個專案實現了查看電量、偵測耳朵、個人化音訊、切換降噪模式、適應性音訊、對話感知、音量控制的功能。

  • 20250310

    Android與iPhone手機內建的附屬應用程式重要嗎?舉凡瀏覽器、相機、相簿、計算機、檔案總管之類的,開發者應該要把功能做的有自家特色,好讓使用者不會馬上裝第三方開發者的替代品來用?我真的覺得蠻重要的,譬如iOS內建的APP我不敢說都很好用,但在Apple刻意限制第三方APP權限(e.g.只有Safari能背景下載)也只能忍著用。大部分的iOS內建APP都有自家的特色功能,是第三方APP找不到的,比如iOS照片的魔術橡皮擦。至於Android手機,這要看廠商的功夫如何,我比較喜歡原生Android系統,可是AOSP內建的程式有特色的不多,就以最接近baremetal的LineageOS來說吧,內建APP都很難用,要用第三方的Apps補齊功能,例如接替SimpleMobileTools的Fossify系列APP,涵蓋常用APP又不會有多餘功能和廣告。如果不排斥專有軟體,那麼很多APP都要依賴Google開發的了,比如Google相簿既能當本機照片管理器也能雲端同步,應付大多數人的需求;Google Files也是很不錯的檔案管理員。我有種感覺,那就是Google其實花很多心思打造了許多內建APP,讓使用者有跟iPhone一樣開箱即用的體驗,而且這些APP不限Pixel才能用。雖然那些APP都是專有軟體就是了,又肥又腫,不可能整合到AOSP。開源APP難以像Google開發的那些APP,介面有Material You風格又與Android系統整合的好。因此要買到「體驗」就得做出犧牲。我們必須承認,雖然Fossify系列APP,跟Google Play商店其他同類APP比起來算「很有良心」的了,但是他們的功能不花俏,就難以吸引到不重視自由軟體價值的用戶,畢竟他們只要美圖秀秀。

  • 20250310

    有想過用VIM寫筆記嗎?結合Joplin來有效率的整理筆記?我以前在挑選筆記軟體的時候,短暫使用過Nextcloud Notes來做筆記,一個Markdown檔案一個筆記,放在中華民國軟體自由協會的雲端。也曾經在上面使用過台灣廠商維護的OxOffice,界面弄得很像Microsoft御三家的樣子。不過嘛,我覺得這個用不習慣,用檔案系統的觀念整理筆記實在太原始了。且Nextcloud資料放在別人伺服器也覺得不安,所以我終究改用掌控性較高的OneDrive搭配Joplin來同步筆記了。Joplin筆記並非直接以檔案系統存檔,而是有自己的資料庫結構,我想這樣能更好的分類筆記。眾所周知Joplin是用Electron包裝的,又肥又慢,很多人對此不滿但也無可奈何。但其實Joplin有提供純文字版本,NPM安裝後便可於終端機打開,並搭配VIM使用。Joplin純文字版資源比Electron佔用低了許多,並且要全部用鍵盤快捷鍵操作。Joplin純文字版本跟Joplin Desktop資料共用的,因此二者能夠交替使用。

  • 20250310

    CalDAV協定同步Android與iPhone的行事曆?CalDAV是公開的協定,各大公司的服務都應該支援,NextCloud也有,某種程度上也有去中心化的效果。最主要的目的是,不要依賴一家公司的帳號服務,並要確保未來是可以移轉的,但是還是要有一個帳號才有CalDAV伺服器同步,那看來這是我誤會了,這是讓多家公司的服務連接並顯示在同一個月曆APP的協定。不是互聯的用途。CalDAV有用的場合是同時使用多家不同的月曆,要同時顯示才能使用的東西。就個人用途而言,因為CalDAV需要一個帳號才能同步,通常那個帳號背後的公司就會提供跨平台的月曆APP,所以使用CalDAV無意義,除非是像iCloud這樣封閉的系統,非得以iCloud為中心,要在Android與Linux同步才需要用到CalDAV。。

  • 20250309

    簡單蒐集了些,開源網頁版線上修圖軟體,目的是要在iPad找一些Photoshop替代品,用於簡單修圖與畫畫。我要真開源,不是Photopea那種假開源,且希望是馬上用的成品,不是JS函式庫。viliusle/miniPaint,功能最多,偏修圖,專案存檔格式為.json,有很多擴充功能。igorski/bitmappery,非破壞性圖層編輯,用自家的.bpy格式存檔專案。bitbof/Kleki,偏繪圖功能,提供多種筆刷,支援匯出.psd,作者應該是藝術家,還做了一款練習人體結構速寫的Doodler无界云图,提供模板,應該是製作社群媒體圖片用的。另外根據網友指出,Photopea是在客戶端運算的,快取完成後便能使一些手段將其變成離線版程式:Photopea Offline

  • 20250309

    永遠不要看整天吹「中國贏麻了」或「中國輸麻了」的媒體寫的技術文章。關於資安問題,不論是哪一國生產的產品都要抱持戒心。最近ESP32微控制器爆出有後門(準確來說,是undocumented commands,可不是undocumented immigrants),仇中人士便一口咬定是中共故意的陰謀。但是鏡頭轉換到Reddit英文討論區來看,反而就較少這些情緒存在,都是從技術上分析這個攻擊面有多大,可行性如何,甚至有人天馬行空的想說能不能用這個漏洞來偷電錶(?),不會充滿政治語言。看看Hacker News的討論,從目前資訊來看,需要物理接觸到目標裝置才可以進行駭入,應該是沒辦法遠端控制。再加上觸發原理,可能連「後門」也算不上。再看看一些誇大人士的消息,中國生產的ESP32微控制器被爆出後門,數十億裝置暴露在風險之中!?眼裡有釘子,看什麼都是鎚子。要讓天天只會喊口號的台派理性的看問題屬實是難了些,我不會說他們都是文組啦,不過是理盲濫情之輩。之前DeepSeek出現是這樣,現在也是這樣,像這個阿塗只會畫「DeepSeek被維尼控制」之類的梗圖掩飾他們的無知。

  • 20250309

    【音樂欣賞】High and Dry絕對是Radiohead最芭樂的歌,跟他們其他作品的風格比起來,太普通了,但偏偏很多人愛聽,唉,據說Thom Yorke是被迫將這首歌曲收入專輯的。或許這種簡單旋律的歌能吸引到新粉絲,進而探究他們的其他神奇作品;也有可能讓人們對Radiohead擁有錯誤印象,以為只是90年代的一片歌手罷了。要給這首歌加點有趣的料,就得從MV下手了。最多人看到的應該是英國版的MV拍起來蠻老套的,淋雨唱歌加上黑白色調,還不如較少人知道的美國版MV呢,懸疑謀殺片,完全不知道在演什麼,符合Radiohead一貫的怪異風格。我最近看了這美國版MV,總覺得是有種黑色幽默,You will be the one who cannot talk…You will be the one screaming out…don’t get me dry…所以爆炸了是吧。

  • 20250305

    To err is human, to forgive divine. 我的iPad上面是這樣刻字的。對自由軟體的堅持已經變成了一種詛咒,沒辦法讓人真正獲得自由,反而是限制了可能性。我說,這種制約不會讓我眼睛變紅,也不會讓念能力更強。看著iPad,一直想買Surface Go取代之,主要是因為iOS系統限制太多,不能做近似電腦的事情,也限制自由軟體的管道。一旦我堅持要用自由軟體的解決方案,就會變成近乎殘廢,就拿iPad招牌的做筆記APP來說好了,我從沒想過買Goodnotes或Notion,而是用不太好用的Joplin和AFFiNE苦撐,期待他們哪天能改進一下iOS版的界面,變成真正的競品。太多APP只有專有軟體解決方案,每個資本家都想著賺你的錢,多或少而已。通常,初期獲得好評的Freeware一旦發展起來,吃相就會漸漸難看,變成訂閱制,到最後就是只為高階客戶服務,下滲福利不曾發生過。這發生過很多次了,除非是Google那種大公司有其他方式賺錢,能夠撐起免費服務外,多半沒有例外,所以我不如一開始就用自由軟體,雖然會有開發者跑路的問題,但總歸是為自己的選擇,也就是自由負責。可是有很多理由,第一是覺得賣給二手再拿去買Surface,好虧。第二,平板觸控體驗能匹敵的只有Android平板,Windows和Linux觸控界面都做不到。第三,處理器效能順暢、螢幕漂亮、喇叭響亮、價格ㄅㄧㄤˋ的平板不多見。致使iPad即使雞肋但也沒爛到想脫手。好吧,會有諸多這種煩惱,根本上就是沒錢的因素。等到我像台GG員工一樣成功之後,要雙持多少台平板都不是問題。講到這個,我倒是很樂意看專有軟體的教學文,再用自由軟體模仿他們的功能。雖然可能要繞十萬八千里彎路,也在所不惜。就比如,好多consoomer看到Photoshop的AI功能感到驚豔,不過轉個彎用GIMP或者Krita就能複現的東西。那麼套用到筆記軟體也是一樣,筆記術應該是software-agnostic的,即使很多人自願被Notion和Goodnotes車門焊死,絲毫不考慮格式開放度問題(再如,很多人選.docx卻不用.odt),在上面發展出的筆記方法依然有值得參考之處。And for pleasure and for freedom, nothing last forever. Tears For Fears - Everybody wants to rule the world

  • 20250305

    Everybody wants to rule the world cover in Classical Latin (SOFTBARDCORE) 我超愛80年代的音樂的!是呀,1980年代真棒!不,我說的是西元80年代。OMNES OPTANT MUNDUM REGERE!

  • 20250304

    gguf/fp8 quantized version of video2world and text2world (test in progress) 我用4GB VRAM的GTX 1050Ti生成AI影片。ComfyUI使用Nvidia Cosmos 7B T2V模型,載入GGUF版本,再用Tiled VAE Decode降低VRAM佔用,影片解析度設定為480p。GPU VRAM滿載,幾秒鐘的短片這樣大概要花一小時。工作流生出來的影片原本是webp動圖,需要使用ffmpeg指令轉檔。果然還是太勉強了,生出來都鬼畫符,還有滲入VAE的破碎圖像。

  • 20250304

    Flatpak tries to update my Nvidia Driver for the freedesktop Platform every time i use ‘flatpak update’, but it tries to do so from an american server. 我嘞,原來Flathub還有從外部網站下載的機制,導致CDN失效。最近都在想說Flathub怎麼那麼慢,用flatpak update –verbose就能發現,原來Nvidia驅動的runtime是從美國伺服器下載的,速度常常只有幾KB,Reddit上提到是從Nvidia伺服器,我看到的是從Github,反正都很慢就是了……似乎是間歇性發作。除了這個套件以外下載速度都正常。Nvidia驅動還有噁心的依賴,宿主機的驅動如果常常更新,Flatpak應該只會保留符合宿主機版本的Nvidia驅動,但因為bug導致它不會自動移除舊版Nvidia驅動,且還會呈現其他程式假性依賴舊版Nvidia驅動的問題,要手動刪除。–unused doesn’t remove old NVidia runtime versions #2718

  • 20250304

    台積電加碼投資美國千億美元!除了2奈米先進製程,還有什麼要過去? - 商業週刊 在川普的關稅壓力之下,大力投資美國產業。台積電先進製程和研發中心都打算遷到美國去,這樣中共攻台之後美國損失就小多了,好日子還在後頭呢。Lie Cheater, you don’t have the cards. 現在還有一群青鳥和台川粉讚揚川普的作為,不管是逼基岩級的硬漢澤倫斯基下跪,還是這檔事,都認為你國政府的作為都是在下一盤大棋,真正輸麻了的是中共。

  • 20250304

    BREAKING NEWS: Trump And Zelensky Oval Office Meeting Ends In Utter Disaster In Front Of The Cameras - Frobes 唉,我一個偏川的人都看不下去了,川普霸凌澤倫斯基的樣子真很難看,JD插入的話更是來攪局的,把話題帶上讓人吵架的方向。整個吵架根本演給MAGA看的,讓他們覺得他上台後真的有在做事。川普內心應覺得很爽,認為國際政治是在講商業交易,談判軟硬兼施且話說的明明白白,但他不知道這番話會讓烏克蘭人民感到多絕望了。如果說這是讓歐盟真正振作起來的激將法,那依然是太殘酷了。EU chief unveils €800bn plan to ‘rearm’ Europe - The Guardian

  • 20250304

    YanWenKun/ComfyUI-Docker 真是特別,居然有人用openSUSE Tumbleweed當Docker的Base Image……你可饒了我吧,一安裝ComfyUI就遇到一堆在Ubuntu不曾遇到的錯誤,例如undefined symbol: jpeg12_write_raw_data, version LIBJPEG_8.0。不是Python,而是RPM套件太新的問題。所幸作者更新還算勤,出問題就拉新的hotfix映像檔下來就好,不用手動重配環境。

  • 20250304

    2025大港開唱這天搶票!美國迷幻搖滾樂團The Flaming Lips首度高雄登台 - UDN 嘩,真難得的機會,主辦方眼光真特別。來台演出的藝人,我最想看的就是Radiohead和The Flaming Lips了,周杰倫、張學友、鄭中基啥的都不夠看。看到就想手刀搶票,縱使票價2000也要買到…唉果然早就銷售一空了。八卦鄉民常常攻擊高雄,包括大港開唱常常拿幹幹叫的歌說事,不過這次我就持反對意見了。邀請有水準的國際團隊演出,就能讓聽團仔不再是小眾。

  • 20250303

    Pine64’s PineNote Community Edition is in a really good state r/linuxhardware用戶分享了他使用PineNote墨水螢幕做上課筆記的感想,結論是有華康手寫筆的平板比起笨重的PineNote 2加鍵盤要實用多了。這兩台同樣使用RK3566處理器,搭載社群維護的Linux系統,但因為電子紙不太需要瀏覽網頁,故效能差感覺不出來,且Wifi和藍牙晶片跟樹莓派的一樣,所以正常使用。幹,依然是驅動問題,到底為何PineTab 2要選用恆玄的晶片,導致兩年了藍牙驅動依然有問題,我的使用體驗跟其他人評價一樣,miserable。或許花PineTab 2兩倍的價格買PineNote還對手寫筆記的族群顯得比較實用,KOReader非常適合墨水螢幕。相較之下,因為成本考量砍掉手寫筆支援的PineTab 2像是小筆電。可想學Surface Go,能比擬的就鍵盤作工!處理器效能完全不行。

  • 20250302

    聽說Apple出的3.5mm轉Type-C的線是千元價格以下品質不算差的DAC。這東西確實有用處!第一,新款iPad Air沒有耳機孔,得買這個才能繼續用我的Final E3000耳機。不過,Android 15使用Apple的Type-C轉接線有問題,音量一律會減一格。得安裝專有的USB Audio Player Pro才可以調高DAC端的音量。第二個用途是,解決Linux筆電無法使用EarPods耳麥的問題。筆電只有一個3.5mm孔,使用iPhone有線耳機的麥克風需要USB音效卡。或者…使用Type-C轉接器,插到電腦的Type-C孔,舊有的EarPods就能同時當作耳機與麥克風使用了!PipeWire面板能夠切換。

  • 20250302

    問卦 臺海開戰會投降的+1 我也來+1。就現階段而言,中共攻台,如果美國給的援助比烏克蘭還差勁,台灣有力人士還是早點商量投降比較好,完全沒有勝算。我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什麼的沒有興趣,也不想當帶路黨,單純就是覺得這個政府不值得為她去死,不想為了虛無飄渺的台灣民族主義浪費生命,就是這樣。啊有人說飛彈不長眼,不會因為你支持台獨或者統一就炸偏。是這樣沒錯啊,可是堅持到最後什麼都沒了,只獲得榮耀?在死後的世界慢慢拿吧。台積電落入中國手中也沒關係?美國學者再掀「棄台論」:不為台而戰,更為台灣淪陷預作布局 - 風傳媒

  • 20250302

    我看到青鳥開口就對中國人說8964,就跟看到小粉紅看到台灣人開口就說武統,一樣噁心。甚至不問對方出身,因為用字就開噴?別把你在PVP遊戲噴人戳人的習慣帶來一般對話,「趙彈磁鐵」也不是這樣用的好不,不需要那麼多節目效果。這些人不是真傻就是壞,後者講話就愛故意激怒對方取樂,這樣做可能有快感,還能po到自己的小圈圈炫耀釣魚大成功。你忘記那張蓋酷家庭的梗圖了嗎:誰他媽會在第一次見面的時候講這個啊,我才剛坐下來耶!以前認為,微博上的台湾傻事是惡意抹黑,Facebook上的臺灣傻事那更是重量級,直接內建大外宣訊息。可是現在Threads有人做起「台湾傻事期刊」,反而覺得裡面說的還真是有道理。每天都能看到台派迷惑行為大賞,莫名其妙仇中,真的有多少言論不是反串?社群媒體歧視鏈+1,比低能卡更低能的就是Threads和Reddit r/Taiwanese。然Threads沒有Reddit sub或Plurk搞小圈圈的功能(似乎很多人都這樣誤解,以為Threads是台灣人台派的地盤,忽視了台灣異見者、中國、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用戶),言論會跟著演算法自由流竄,權蛆無法ban人。故清醒的用戶越來越多後,他們也就只能用封鎖、手動蓋牆的方式來加強自我洗腦。

  • 20250301

    網路時代似乎沒有人在意真相了,他們只想要聳動新聞,獲取流量,背後事實是怎樣,他們是不管的。媒體如此,閱聽人亦復如是。人們偏向用刻板印象或者meme的方式給事情快速做出評斷,把一切議題都「娛樂化」,然後滑向下一則貼文。我就以幾篇新聞為例子吧,PTT上面有人貼出原始最聳動的版本,但是後續近況更新卻乏人問津。案例一,非洲獨裁者伊迪阿明一直被謠傳有吃人肉,但他的廚師說沒有。《獨裁者的主廚》(下):烏干達…誰讓阿敏「吃人肉」? - 轉角國際 這篇文章的作者很有趣,他訪問暴君身邊的廚師,側面描寫伊迪阿明的形象,雖是殘暴,但他真的沒有吃人肉。順便批判了歐洲人的殖民主義政策,他們以為把非洲人塑造成沒有白種人就無法建立穩定政權的呼呼嘿嘿,就可以掩蓋自身是殖民失敗者的形象。案例二,亞馬遜部落沈迷色情片,但是後續報導證實為謠言。亞馬遜部落沉迷A片誤解頻傳 馬斯克也開罵 - NowNews 紐約時報不愧是扭腰時報,這群人就此冠上了搞笑的形象。案例三,NASA報告小行星2024 YR4撞擊地球的機率上升了,鄉民紛紛議論快放鑽油工人上去炸掉。科學家排除小行星2024 YR4威脅 2032撞地球機率下修至0.001% - 中央社 結果最近證實機率已經下降到接近0%,討論便冷淡許多。類似的案例還有很多…很多的刻板印象就是這樣形成的,譬如聽到「英國研究」就直接認定研究沒價值,縱然水碩真的很多,可是也不能忽視正經學術殿堂做出來的研究報告。

  • 20250301

    【#賀瓏夜夜秀】欸!罷免 阿扁在這部影片說以前民進黨少數執政的時候依然尋求與在野黨合作,化解僵局,對比現在這位,ㄏㄏ。天下是要分享的,不是你一個人的。日月光華,旦復旦兮。時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卿雲歌。這部影片試圖呈現多方觀點解說罷免的必要性,但是民進黨的理由很牽強,反對方國民黨也是。然後再拿出國外的例子,會動用到罷免這種非常手段的國家真的很少(直接苦跌打就好啦),我想你國就是想當Taiwan No.1,畢竟這是一個允許官員在國會說謊可以沒事的國家,還有青鳥會出來唱讚歌。國會改革失敗,倒也革起立委的命來了。阿扁又不要命了,隱晦的說大罷免沒有任何意義,冤冤相罷何時了。當你為韓粉的瞎理由抱怨的時候,何曾想過今天民進黨投入的大罷免理由也一樣很有問題?我個人不認同黃國昌主席投入反制大罷免的活動,因為理由同樣很牽強。看起來他們為了日後民眾黨的選舉利益也只能出此下策。喔對了,民眾黨的228騎行活動今年依然繼續舉辦,感動捏。延續228單車一日北高!凌晨北所出發 黃國昌:柯文哲應該很高興 - 台視

  • 20250301

    搭上藍皮火車,小時候沒有實際坐過,但是我記得看過這種畫面。那就是1996年侯孝賢導演的再見南國,除了經典的騎車爬坡鏡頭之外,電影開頭實在太讓人印象深刻,主角搭車台鐵舊車型的畫面南下。背景音樂播放林強的自我毀滅。我不需要文青車票紀念品,買到這種體驗就夠了!

  • 20250301

    Windows 98復活計劃(十七):安裝86Box並建立模擬電腦 - 電腦王 看來模擬一台完整電腦開銷比遊戲主機要大。RetroArch核心最多只能整合DOS系統,更新的電腦則需要其他模擬器軟體來用。針對Windows XP以前的舊系統,適合用PCEmu,然後又fork出86Box。使用86Box的理由(不是Box86)是它可以完全模擬老電腦硬體,連Pentium CPU和Voodoo 3D加速卡都模擬出來(QEMU都沒那麼老的CPU!),很適合執行Windows 98的老系統。比起使用Wine轉譯,或現代的QEMU跑虛擬機,86Box更接近以前的實機電腦,且比DosBox好操作。缺點就是不支援KVM,完全用軟體模擬老電腦,據說連軟碟片的那種速度都忠實呈現?說到玩老遊戲,qemu-3dfx可能是進一步提升3D效能的專案,但這要用到QEMU和複雜的patch,難度太高。

  • 20250228

    matatonic/openedai-speech 這個專案模擬的是OpenAI的端點,所以POST請求的格式長得很像。它提供了二種文字轉語音的模型:tts-1使用Piper TTS模型,這個CPU就可以跑。有語言之分,每個語言要個別下載模型。tts-1-hd使用Coqui XTTS模型,需要使用GPU計算。支援多語言,並有從一小段錄音複製人聲的功能。初始啟動需要下載2GB資料,內建一系列音訊,可以直接用。設定檔位於Docker volume的config.yaml,裡面可以用來定義聲音對應的檔案。譬如,我要使用tts-1-hd模型,還要從裡面選一個人聲來用,參考config.yaml裡面定義的選項,那就用alloy這個人的聲音。理論上這個軟體應該能搭配Open WebUI或SillyTavern使用的,Couqi XTSS缺一個wrapper,但我怎麼測試都連不上,只有curl指令正常。也有可能是作者不想再維護了導致。那麼…就用這個吧 daswer123/xtts-api-server

  • 20250228

    陳佩琪憶柯爸! 悲訴228「換一批人做同樣的事」 我認同柯文哲遭到政治迫害,但是得老實說,這個類比不太恰當。

    有學生問起228事件由來,雖然我自己專業不是這個,但還是略有研究。我是盡量用客觀的事實描述來陳述了。針對爭議性的議題,要看年紀應對。對於年紀比較小的孩子,我就是單純陳述事實,但不誇大渲染哪一方是絕對正確的行為,不是台灣本省人就是「善」,國民黨外省人也不就是「壞」。主要原因在於知識量不足,會變成在講大海,但是他們只知道漱口杯的問題。遇到年紀較大的,我就可以用提供「兩方視角」的方式,鼓勵他們自己去思考事件的背後因果,不是把我的意識形態強加給他們。

  • 20250227

    【音樂欣賞】推薦幾首YoYo金曲,莫因兒歌就忽略他們的價值。我記得那是YoYoTV還在66台的時代,以前他們每年都會出點點名專輯,父母就會放DVD讓小孩子跟著跳。雖然都是兒歌,但裡面有些歌曲其實當作流行歌曲看待也是可以的,作曲家水準應不差。一些歌曲不聽童趣歌詞的話,會發現旋律其實還蠻好聽的呢。譬如《身體躲貓貓》、《深秋的天使》、《彩虹的約定》、《光陰之舞》、《星星的心》、《飛》、《夢想專賣店》、《阿媽買魚》。其中《飛》這首歌,不知怎地,在現在聽來可能會是最讓人感傷的一首,MV裡面出現了柳丁哥哥、香蕉哥哥、西瓜哥哥小時候的照片,這首歌融入了兒歌造飛機的旋律,並帶有期望未來長大成人希望的意思。「飛,我要自由的飛翔。飛,飛向快樂的時光。飛,帶著所有的夢想。爸爸,我會變得更勇敢。」小時候聽這些歌曲得到了對未來憧憬的印象,二十年過去了,然後再看看現在乏力的生活,不禁悲從中來。

  • 20250227

    有時候Apple的UI框架的設計美感能夠挽救一款軟體的顏值,對美學的堅持大概是Apple產品最值得稱頌的點。是的,雖然做網頁的應該都對Safari的下拉式選單樣式有意見,不管怎麼用都會是Apple設計的樣式很煩,可是在某些地方,這種設計就能發揮用處。有些軟體UI做的真他媽的有夠醜,譬如Joplin和GIMP,本身沒有任何裝飾,依賴作業系統UI框架。在Linux(GTK)和Windows(Win32)上看起來,使用預設樣式就很沒有質感,但macOS會自動套用半透明的顯示效果,這讓軟體看起來沒那麼糟糕了!就是這種霸道的設計,讓Apple的軟體從視窗到小按鈕都保有一致的設計風格。

  • 20250226

    推薦買哪一家的VPN?願意給你OpenVPN或WireGuard設定檔的企業,最好還支援port forwarding的,譬如ProtonVPN和AirVPN,既然付費了就要用個夠。話說不論方案長短皆賣5美元公道價的Mullvad取消port forwarding真是太可惜了。以前我笨笨的以為VPN要有專用客戶端才能用,且每家規格不同,看了Arch Wiki才知道是我錯了。OpenVPN和WireGuard在Linux都可以使用,除了用指令組態之外,還有整合到NetworkManager的GUI。有了這個認知後,買VPN就偏向口碑的問題了,且應該拒用vendor lock-in的客戶端。廣告打太兇的Surfshark VPN我才不買勒,中國的「愛國機場」也不要,迷雾通則是用自己的協定,像Mullvad那樣把守護網路自由的願景打在首頁上的我才願意支持。

  • 20250226

    Nerfed software is the iPad’s biggest problem. It’s still just a “large iPhone” at heart, running upscaled iPhone apps. iPad是很糟糕的生產力裝置,買了鍵盤也一樣,用這麼久只覺得Joplin手寫筆記最有用,還有臨時修改個文件,其他事情都做不好。如果我真的得做什麼serious的工作的話,得用RustDesk搭配Tailscale遠端連線到Linux桌面工作,如此一來iPad就只是一個省電的Thin Client。iPadOS發展這麼多年了,“dumb down” APP問題依然存在。你覺得GNOME桌面很難用?那你一定沒用過iPadOS。什麼都要APP的設計,加上廠商支援不力,還有殘廢的瀏覽器,導致需要大量檔案的文書處理永遠比不上筆電。好吧,可能是我Linux筆電用習慣了,覺得沒辦法檔案管理是很痛苦的事情。雖然嘗試適應iPad的工作流模式,但就是在邊邊角角之處,都感受到「這個功能是不是因為iPad才設計的這麼殘廢的」?舉個實際例子,Google文件的APP設計非常糟糕,只針對觸控優化。APP功能比網頁版少。然後WebKit引擎的限制讓網頁版Google文件在iPad上不好用。Google系列產品理應是能用瀏覽器就搞定的,但iPad先天限制就是把它搞得比Chromebook還廢。我覺得起碼要等iPadOS開放黨禁,再出現Kiwi Browser一樣近似電腦版瀏覽器的東西,Web為主的工作流才有希望。iPad會用得爽的,只對藝術家和看書寫筆記的用戶!這些只要觸控就滿足,但扯到鍵盤就呵呵了。

  • 20250225

    根據GA統計的資料,我的部落格上流量前十名最高的網頁,幾乎都是我不感興趣的主題。這些內容涵蓋免費資源下載(說穿就是盜版)、破解軟體(例如Youtube ReVanced)、色色內容(Top 10必看動漫之類),也就是非常契合一般大眾關心的主題。不妨這樣想:你以為MBTI和星座是很低能的主題,巴納姆效應就打發的東西,但就是很多人愛看,所以才有那麼多人寫。啊你說對這些主題沒興趣為啥還要寫?我也不知道!單純本著網際網路分享互助的駭客精神po上來而已,哪知道那麼多人看。最近一年觀察下來,流量高的網頁之中,可能就AIGC是我比較滿意的主題。因為Stable Diffusion和Ollama是真的蠻有用的技術,開源AI對自由軟體也有助益。不過這是一時的熱潮,時間過後可能就消失。到時候流量暴跌又該如何自處。到頭來還是要認清自己價值在哪裡,防止逐流量而居。我實際喜愛的主題,還是Linux、Android以及自由軟體,終究是niche。比上,不如硬實力分享,真的技術部落格都是現職工程師分享演算法實作程式碼,哪像我是一點geek+實際應用解說;比下,又不夠契合一般人的口味,我很討厭把讀者當白痴的「餵飯級教學文」,才導致不上不下。所以我決定做出政策調整,把那些流量高但是非我核心價值的文章驅逐出去。

  • 20250225

    Disqus最近認為我的網站分享版權物,發信通知停止服務。我其實大概知道是哪幾篇,問題是他們根本不講哪篇違反版權呀,奇怪一堆成人網站用Disqus怎都沒事。然後我終於見識到了這家公司的邪惡…完全沒客服聯絡管道,難道是付費才有支援…. 喔,原來是Brave的廣告攔截器擋住了客服聊天按鈕,真的不要在做正經事的時候開Adblock。與客服對話後,對方承認是誤判,一天後總算救回來了。嚇得我下載了所有Disqus留言副本備份。一開始我還很擔心,上網看看網站有沒有其他DMCA通知,於是就在Lumen Database看到了詭異的結果。Stable Diffusion文章被檢舉?是要違反版權個洨啦,裡面說我的圖片是從某個人的Youtube頻道下載的,這根本版權蟑螂吧。至於JKF檢舉我網站,大概是因為放了一張JavPlayer的實驗去碼照片?那張照面我早就移除了。如果真要考慮Disqus替代方案,在網路上看下來的結果,我決定還是不要用商業公司方案了吧,他們什麼時候發作都不知道,到時候留言真的全部消失。比來比去,isso界面太醜,commento.io太貴,Cusdis應該是折衷最好方案。官方免費版提供每月100則留言,而且能夠自架,支援匯入Disqus留言板。屆時應該會考慮用Zeabur部署。經過這次事件後我稍微做了調整,改寫JavaScript片段,把Disqus留言板改成lazy loading,這樣網頁速度載入可以變快一些。另外修正了Giscus的留言問題,改用網址去搜尋留言串,不依賴標題,因為隨時會變化。

  • 20250224

    WebGPU在Linux的支援度與應用,有跑影片著色器,還有跑LLM的用途。注意是WebGPU不是WebGL。具體實作:瀏覽器裡面用AI放大影片轉檔 sb2702/websr,即時跑類似Anime4K的GANx3L放大模型與修復模型CNNx2UL Anime4KWebBoost/Anime4K-WebGPU,網頁跑小型語言模型 mlc-ai/web-llm 目前2025年,Linux眾瀏覽器都不支援WebGPU,得用Firefox Nightly在about:config啟用dom.webgpu.enabled,或者Chromium加上–enable-unsafe-webgpu –enable-features=Vulkan,UseSkiaRendererer才有。但看來Linux的支援不樂觀,問題比Windows多。Ubuntu已經把Chromium套件砍了,所以我使用Flatpak版Chromium v.133確認能使用WebGPU,可是跑沒幾下就崩潰。Firefox Nightly略為穩定些,Intel Mesa驅動能正常使用WebGPU。

  • 20250224

    果然英文系學的東西,對理解資工Computer Science的的東西有些許幫助,尤其語言學(Linguistics)的概念,我都想說能不能用程式術語來解釋啊…每個句子都有property,語意上有assertion的存在,更不要說結構87%像的syntax tree了。有個補習班面試問我最棒的經驗和最後悔的經驗,我都回答是「接觸英文」,尤其是接觸語言學之後就更加摸不清這個學科了。呵,明明不是學霸,對文學理論和教學理論都只懂一些,實用的商業英文和多益也只考得到金色證書邊邊,竟然還有餘力關心語言學。但願我從沒碰過語言學,才不會認識到「如果我不曾見過光明」的moment。 以前屏大教語言學的陳教授教的太籠統,真的是去年高師大遇到郭教授才有這種啟發,讓我對這個研究體系感興趣。他說若不是近年來AI崛起,語言學研究根本沒有人要做,太抽象啦。話說以前去修屏大資工系林教授的作業系統課程的時候,那個教授是建議我這個文組生去做影像辨識的AI,這是否有點…總覺得當時對不起那個教授,學期初興致高昂的看著作業系統恐龍書,最後卻只是低空飛過,因為我連CPU甘特圖都看無。疑似還是教授可憐我,用線性函數加分到60分,完全變成不知道哪來的混分仔。另外,大約是同一學期的時候,聽從別人的建議,跑去中文系修隋唐佛學研究課程。總之,雖然我對語言學下屬的科目,包含句法學,語意學,語音學還只是一知半解的程度,考試也都考不好,但每天吸收這些資訊已經無法直視以前學生時代的文法教材了。為什麼英文句子一定要有動詞,為什麼do會出現?在接觸語言學之後就出現了刃牙梗圖情況:不知道,從來沒想過這個問題.jpg。語言學的知識顛覆了看待文法的觀念,看到國中文法課本,就會想到語言學理論。原來這些文法的組合不是沒道理的,而是有各種理論和假說能支撐。這就破除了靠語感去解釋文法的困境,因為我不是native speaker沒有神力能感知語感,語言學讓我能用更科學的方式去看待,結合一點哲學邏輯和數學公式的方式去推導文法規則。但是未來我肯定不能跟學生講這些的…不要問那麼多,還是給我把三態背起來就好。

  • 20250223

    2023台灣縱觀:島國邁進國際革命之路 - 火花 共產主義是不是一種陰謀論,因為它破壞了資本世界的法則,完全是馬克思閉門造車妄想出來的產物,美國一些極右派甚至用宗教人士的角度認為它是魔鬼的陷阱。看看大紀元上面專欄作家的論調就知道了,有的連經濟學原理都拿不出來反駁,而是搞宗教裁判所那一套,還能獲得讚聲,可知道這些人的受眾素質為何。那麼,認為共產主義是一種陰謀論的論點,是不是也是一種陰謀論,告訴你世界不是這樣的,應當起身反抗資產階級施加的教育,唯物主義是永久不變的真理,人性不過是是虛妄。只能說,容易接收陰謀論觀點的人,就是註定當動物農莊裡面羊群的人物。我發現,共產主義其實沒有那麼壞,當成一種學說探討並無不可,就是把經唸歪的人太多了(這下我成tankie了)。台灣有《火花》雜誌這種托洛茨基主義者生存的空間實屬難能可貴,他們大概是少數明確反對走修正主義的中國共產黨的在台共產組織了,對藍綠白三黨也有批判,也不會因為中國人血緣就認為台灣應該無條件親近中國。現在我的立場可以說對共產主義報以好奇同情之心,但尚無作為最高指導思想的行動…畢竟還有更多安那其主義可以研究。

  • 20250223

    我蠻喜歡Ubuntu和Arch Linux的,他們收的套件才不管你是不是自由軟體,我他媽的就是全部提供給你!Ubuntu有專門的套件庫收非自由軟體,並且預設是啟用的。Arch Linux官方套件庫連CUDA都有收,走實用主義路線。若是想體驗Free Software Extremism的發行版,還不需要用到自由軟體基金會官網推薦的那幾款採用Libre Kernel的,用Fedora和Debian就能享受到這番感覺了。他們預設的套件庫都沒有非自由授權的軟體,Fedora甚至自己經營了另外一個完全自由的Flathub。看似嚴格遵守戒律,但就因為官方文件提供了開啟第三方套件庫的指示,從而被FSF破門,就因他們「不夠純」。不論是基於自由軟體的精神,還是單純不想因為版權方找麻煩,這些措施就會讓系統變得「不夠友善」。就比如Fedora,雖然開箱即用的套件都包好了,但因為授權因素缺少H.265解碼器的套件,在現代作業系統可以說是十分不便。然後安裝過程又很冗長,需要開RPM Fusion套件庫,換掉ffmpeg版本,再安裝缺失的套件。

  • 20250220

    瞄準的不是單一社群媒體的流量,而是整個網路。天上的星星都不是敵人!不需要討好所有人。我覺得搜尋引擎是最公平的競爭平台,連接了個人網站和商業網站,好東西加上好SEO就會被放到搜尋結果前面,並且不會被困在一個平台裡面。這樣一來,不會把眼界弄小,而是知道這個世界有多大。這樣講有點變態,我會偶爾看看網路上有誰引用文章。因為小破站採用的不是Wordpress架構,自然就沒有引用通知。所以想要知道哪些網站曾經放超連結指向我的Hugo網站,就只能靠Google Search Console和Bing WebMaster Tool紀錄的資訊得知。然後透過這些資訊,我就常常找到一些有趣的niche網站,默默把他們加入我的RSS訂閱列表。

  • 20250220

    對FOSS的rabbit hole越鑽越深,逐漸發現我是站在反多元化的那一方呢。有笑話說,Linux電腦要中毒很難,因為發行版太多了,每個系統的函式庫也不一樣,病毒執行的時候容易顯示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我沒有影響Linux社群的決策權,只是我自己的想法。私以為,與其花時間維護自己的Linux發行版,自行製作所謂「大補帖光碟」,不如集眾人之力,將精力放在「mainstream」和「general-purpose」系統的開發工作上。並呼籲大家遵守XDG標準來做事,不要downstream patch,或是搞distro-specific的hack。Linux有太多發行版了,碎片化嚴重,這是Torvalds也講過的事情,還特別喜歡break userspace。長期下來的開源社群風氣,也導致了許多標準出現,xkcd的漫畫相信大家都看過。一個開源軟體同時會有多種解決方案廝殺,最後靠著社群的認可生存下來。近年來唯一一個確定勝出的例子就是Systemd了,只剩少數發行版還在反抗。我很認同Systemd統一管理系統服務的作法,甚至覺得使用systemd-homed和systemd-nspawn也未有不可。Linux的問題在於選擇過多,如果是軟體多樣化也就算了,但若是牽扯到底層的圖形桌面環境和系統服務也硬要「多元化」,就會讓事情變得很複雜。就Linux發行版來說,我很反感特化發行版的做法。比如中國有修改過的deepin,台灣則是有ezgo。他們說為了國情需要而特別修改,並預載一系列他們覺得你會需要的軟體,bullshit!華國美學的設計破壞了Linux桌面的美學。軟體要裝不會自己裝嗎。與其做這些事情不如去貢獻上游的localization。ㄟ,可就連Ubuntu本身也是修改自Debian並推行修改過的GNOME的系統,他們自己就破壞了上游的東西。如果要追求「純粹」的Linux系統,是不存在的選項,可能就Fedora更符合vanilla軟體的標準。可是對桌面用戶而言,在易用性和名氣,種種考量下,商業公司支持的Ubuntu依然是最佳選擇,起碼Ubuntu LTS只比Debian Stable還不穩定些。在Fedora放棄把用戶當白老鼠養之前我都不會推薦它。雖然Canonical公司常常做一些奇怪決策就是了,也有社群批評Ubuntu不愛upstream,唉。這樣的話大家就專注開發Ubuntu的東西就好了吧。其實我對Ubuntu也有不滿,譬如GNOME真的不如KDE Plasma好用,所以我才會裝Kubuntu而非適應GNOME。我想,就是這種「反叛精神」才會導致Linux社群的碎片化,每個人都有一絲不同的想法的話,自己寫個桌面,乃至創立發行版也就不足為奇了。這就是開源軟體既定的詛咒。永遠不會有讓所有人滿意的方案出現,除非一間公司能像Apple一樣賣信仰,或是Google的Chromebook大量傾銷,逼迫所有人接受整齊劃一的使用者介面。

  • 20250219

    我認為囤積症是會遺傳的,親人有囤積東西的習慣,雖會「整理」但總是塞滿了家裡櫃子的空間才有充實感。然後到我這一代,雖然桌子已經不會塞滿一堆東西,該丟的就丟,只剩以前很迷艦隊Collection時期的過期月曆不知道該怎麼處理,改海報貼在牆上太多張了;50收賣掉?那我花好幾千從日本Amazon訂購的金錢就徹底浪費掉了呀。雖然現實生活我已經很努力控制,有了數位囤積症。大概高中起就有右鍵存圖的習慣,但是不知道要怎整理,不知不覺的就塞滿了手機與電腦硬碟的空間。這種症頭齁,在中國又叫倉鼠症。我曾經多次purge「收藏」,但又故態復萌,所以我知道囤積症是很難好的了。針對這些雞肋的梗圖、美圖、語錄之類的零碎檔案,實在不能用照片管理程式下去管理,單純用資料夾分類又會顯的凌亂。蒐集來的資訊,如果沒有經過整理的話,就是數字雲煙罷了,一般人腦中沒有阿卡夏紀錄的搜尋能力,所以就需要一款標籤為主的軟體來整理,那就是Hydrus Network。

  • 20250218

    若是說,1980年代的後現代主義理論,是對現代主義的批判。現代主義並非特定的派系,而是相信人是理性、科學、絕對真理的一種思潮。後現代主義主張多元,解構以前的權威概念,去中心化,沒有肯定的事情。知識份子與精英份子失去了絕對的地位。關注非主流的邊緣聲音,不遵守主流論述。歷史只是文本檔案,沒有任何真實意義。所以相對不重視歷史文化。後現代是沒有結束的主義。雖是批判,但是都是為了邁向更好的人類未來。人們要研究自身,回歸到自身。總而言之,難怪美國進步左逼那麼多,費拉右則是還在死守五十幾年前的永恆主義那一套。原來「核平中國本身就是一種人道主義 ~ 劉仲敬」和「成為你自己,,,創造你自己,,, ~ 獨人13」這些魔怔人的思維都是出自近代思潮,因為沙特說存在先於本質。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人們要對人生的抉擇負責。人本身就是存在的目的,成為你自己。

  • 20250217

    好事:收到別人的餅乾。不知道是籠絡人心,還是提前學習社會化。相處久的同學都會互相請食物,二年前開始就是如此,這教人尷尬卻又滿懷感謝。以前我反過來這樣做給異性,卻是我顯得尷尬了。都已經這個歲數了,還這樣不能祛魅。不管這些事兒了,總之人之間應該是互相的,有時候要主要的回贈才好。即使對方覺得尷尬,或者自身覺得尷尬,但也是要厚臉皮的做,只要確認食物不會造成過敏即可!

  • 20250216

    汪峰 - 彼岸 「我找来找去,我还有希望,我还有力量,可哪儿才是我的彼岸?」即使身陷囹圄,被日常事務,工作或課業壓得喘不過氣來的時候,我們依然有作夢的權利。不需要透過短影音還是社群媒體上的心靈雞湯來告訴人,而是透過自己去體會。絕不能就這樣算了。這個名為荒謬的鬼魂籠罩在潛意識上方,讓我找不到彼岸。大概從國中起,我就有意識的想過我不要花這麼多時間讀書,我會想到今後的時日,都要從早上8:00到晚上9:00,日復一日這樣過下去嗎?身邊的人都這樣,就是對的嗎?遂逐漸接觸哲學,希望人們為何活著的答案能從中找到,而不是宗教經典告訴我。我要閱讀很多書,不是別人強加給我的指定讀本。幾年下來讀了沒有成為哲學家,但倒有一點邏輯思維的啟發。那是我生之慰藉也是死之慰藉。西方哲學發展到現在,宗教已經不是唯一解答,每個人回歸到自己本身,人失去了走下去的信仰,人們的信仰在哪裡呢?是否要加入革命,用安那其還是共產主義推翻資本主義世界,這個目標過大。在這個國家,做夢普遍被認為不現實。先縮小到人本身,改善心態比改善外在要簡單的多。走犬儒主義和實用主義都不行,也不能詭辯說西方哲學思想不適用於大清自有的國情。那麼,最終認識到對抗虛無主義就是正視荒謬,想像西西弗斯是快樂的。如果人們追求太多別人賦予的價值來定義自己,永不可能到達彼岸。具體改變想法的作法如下:到身心科獲取可以一棒子讓我每天安然睡著的藥物。還有理智的時候,自覺使用物理攻擊效果通常不錯。

  • 20250215

    俗話說辭職治百病…啊不是啦我還沒有要辭現在的工作。但是切換回X11治Wayland百病是真的。Wayland is not ready for me!! 果然還是受不了Fedora,或者說滾動發行版了,從Arch Linux跳Fedora,Redhat系的善意還沒有體會完就體會到設計的問題了。Fedora實在不穩定。我覺得那些說Fedora works for me, rock solid的人大概就跟說Arch Linux is stable一樣輕浮。KDE每次更新都會出現小bug,例如Plasma 6.3,遇到XWayland程式,應用程式啟動器的背景就會出現霧霧的框線 圖片 ,還有滑鼠指標變成X11預設樣子,還有GTK程式滑鼠變超大的問題。此外,核心更新後SDDM莫名無法啟動導致黑螢幕。再加上筆電的風扇驅動依賴EC核心模組驅動,所以風扇速度時慢時快。或許Fedora的GNOME比較能有保證,畢竟這個桌面啥功能都沒有,但KDE Plamsa用滾動發行版屬於還是自找麻煩了。或許很大程度是Wayland造成的問題,但我沒有用Nvidia耶,都KDE 6了還是要切換為X11麼,啊靠北確實如此,雖然動畫卡卡,沒有原生手勢,但everything just works。Fedora本家都這樣了,我們怎能期待Fedora Atomic的表現呢?還是回去用穩定發表的系統吧,rolling distro在你真正想做事的時候就會很惱人。只有Ubuntu LTS和其延伸發行版才是適合正常人的選擇。

  • 20250213

    現在不知道要怎麼處理過多的護身符。DOGE計畫實行下來,我的背包裡面只要留一張就夠了。久違整理買MSI筆電送的包包(這包包雖然大,但是筆電還是好重。光是放iPad肩膀就快斷了),才發現幾年下來,包裡面累積了大概十個以上宮廟提供的護身符,高雄東照山關帝廟招財金,台南南鯤鯓的護身符,台中鎮瀾宮的符咒,新竹市普天宮的符咒,鹿耳門聖母廟的真言,紫南宮的借款,甚至還有台南凌霄寶殿的金幣?真是神仙打架,這可真印了董事長樂團眾神護台灣的意思。每天帶著祂們出門,或許這是我沒有被台灣行人地獄路殺的保庇訣竅。潛移默化中讓我不會被憂鬱症擊垮。Lynyrd Skynyrd唱過,And don’t forget, son, there is someone up above,就是上帝!想起以前還會在房間裡面放《地獄遊記》的書籍,告訴自己要行善,Don’t be evil。地獄遊記的漫畫內容可真比天堂遊記有趣多了!話說我小時候跟著阿公排隊排好久,拿陳水扁的發財金。到現在則是拿柯文哲的(這下天涯淪落人了),忘記去拿韓國瑜的。賴清德的沒啥興趣,只拿了春聯。去年和今年都有到民眾黨黨部拿發財金,今年雖然是黃國昌當代理黨主席(以後也很可能繼續擔下重責大任),但我依然從主席手上接下了阿北的版本。說來有趣,這些政治性的發財金我都是收在家裡,沒有放到身上。問題是護身符實在太多啦!這些用盒子收起來遲早也有一天要丟掉,反正那早就是競選小物必經的命運了。我看親戚會在汽車後照鏡掛一大串護身符,想想就覺得可怕。有些迷信人士會認為,護身符要經過妥善儀式處理才能丟棄。真想做Toys Story裡面Andy的meme圖的事情"I don’t need you anymore"。

  • 20250213

    Grub & Systemd, A FOSS Monopoly. Am I the only one that sees Linux Unity as a bad idea? 「你還能有老祖宗聰明?張獻忠.jpg」不願意接受變革,動輒拿「Unix哲學」出來說嘴的人,是該改改了。現在還有人在反Systemd,刻意選擇其他init的發行版,他們堅持的理由「做一件事並做好」隨著時間過去越顯得可笑。同理,推廣到Linux的其他新技術也是一樣,舉凡Wayland、Pipewire、Flatpak等等。這些東西慢慢成為新一代Linux桌面的標準,雖不完美但應保持樂觀。不過依然有很多人不從技術的角度去批評這些東西的進展,反之以嘲諷辱罵(想想4chan /g/鄉民的rant口氣就知道了),認為一切都是RedHat統治世界的陰謀。有人甚至成立了一個 flatkill.org 網站來攻擊Flatpak。正如死命堅持DRM是壞東西的社會運動家一般,情緒性的說我反對!但是提不出更好的解決方案(例如搞個LibreDRM之類的),就只是瞎反對。雖然開源社區的fragmentation長期以來是Linux發行版的基因,有些用戶也刻意愛與眾不同的推廣一些詭異的發行版,甚至單純為了不一樣而宣稱要有多元性,但是有些東西還是應該要標準化較好。這方案不會所有人都滿意,但至少結果不會太壞。

  • 20250213

    【音樂欣賞】忘了是Youtube還是Spotify隨機推薦給我的,New Radicals這個樂團好棒,可惜只出過一張1998年的專輯《Maybe You’ve Been Brainwashed Too》,這張專輯裡面最好的歌曲就是〈I Don’t Wanna Die Anymore〉和〈You Get What You Give〉,都是勵志歌曲,You’ve got the music in you. Don’t give up. You’ve got a reason to live. 主唱的風格是grunge吧?專輯中的旋律充滿一種頹廢慵懶的狀態,聽來雖然吵鬧,可是又好好聽,真摯的怒吼,即使唱到破音也不損這張專輯的優秀。加上這種封面設計,真有讓人回到2000年代初期的感覺。

  • 20250212

    Why do most Educational Games Suck? - ConnectingToGame 試論這個命題是否正確:凡是以教育為目的下去設計的遊戲,都是不好玩的遊戲。這篇文章說得很對,許多以教育為名下去設計的遊戲都爛透了,不過是美化過的教材罷了。限制玩家的選擇,玩過一次之後就不會想再玩。缺乏人力和設計師也是個因素,到頭來這些教育遊戲基本是用來騙經費、水論文的。只有少部份教育遊戲能取得成功吧!比如文章中列出的The Oregon Trail,還有富爸爸的現金流桌遊。比較實務的作法,可能還是從專門的遊戲改造成為教材比較好,譬如玩文明戰略遊戲學歷史會學更快吧,玩Minecraft紅石電路學邏輯也不賴(我倒是透過寫模組學會程式語言和架Linux伺服器)。所謂玩遊戲學習的最高境界,就是讓人不知道自己有在學習,但是學會了東西。小孩子可以用肢體遊戲,讓身體記住感覺(怎麼感覺有點色色的),大一點的孩子又該怎麼辦呢?填鴨式不行,創新式教法又很難兼顧差異化教學。我知道了,玩政治!政治入腦的人會自動去研讀相關理論,學政客合理化自己的騙術,只要老師再用辯論課程加以箝制魔怔發言,這樣學超快。

  • 20250212

    Why is Spotify better than Apple Music? Spotify does the whole “social media inside a media player” thing much better. Easier to find information about artists, easier to discover new artists, tour dates, merch. Apple Music is very sterile. It’s very good for the casual “I want driving music” audience but it’s not for music enthusiasts, imo 哇,沒有串流音樂服務怎麼活啊,嘗試退訂Spotify不到一個月就跳回來了,Youtube根本滿足不了,現在也很少會刻意去下載FLAC了,還是串流方便。突然想起還有學生方案能用,每個月一個便當的錢,便宜啦。真的佩服能用得下去Youtube聽歌的人,網頁找歌本身就是很容易分析的設計,因為容易看到網紅的影片。難道那些人看三個小時的「抖音好聽歌曲串燒」的影片就能滿足了嗎?就算用擋廣告的客戶端還是不適合聽音樂。更別說Youtube Music了,萬年爛界面也不改,想聽專輯卻總是跳出MV,我想沒廣告的Premium也不會好到哪裡去,真的除了方便以外全面劣於其他家的串流服務。相較於Apple Music,Spotfiy開放API,又願意支援Linux客戶端,是我願意支持的因素。這就得談到另一個話題,蠻佩服Spotfiy免費仔,寧願找破解版也不要花錢。如果不買Premium的話,Spotify不就跟Youtube差不多了嗎。只能聽單曲,還要忍受廣告,對速食用戶或許足夠,但是我還是喜歡以專輯為單位下去找歌呀,這樣才能發掘藝術家背後的靈魂,品味概念專輯背後的故事。

  • 20250211

    🦊 Firefox AI Chatbot Sidebar - Open WebUI Documentation Mozilla老是被駭客社群批評不務正業,包括最近跟上AI熱潮推出的內建聊天機器人服務。不知道為什麼各大瀏覽器都要加入聊天機器人,Firefox當然也不意外,甚至自己投資了一款Orbit聊天機器人,為市面上少數跟Apple一樣強調隱私的LLM。I’m reading a lot of criticism here, some I understand, but honestly, this sounds pretty good for a free LLM service: Orbit doesn’t require account creation or save your session data. 現在Firefox的聊天機器人還在測試版,要手動開啟才會出現。除了連接ChatGPT之外,居然還支援連接本機模型。這個選項藏在about:config裡面,設定好端點之後,按Ctrl+B就能連線到自架的Open WebUI了。玩了一下,Firefox內建的提示詞preset還不賴,都是針對用戶考慮的功能,譬如「解釋選中的文字」「小測驗」「檢查拼寫」,會直接將選中的文本作為提示詞傳到聊天機器人的畫面。Grammarly的擴充套件終於要失業了嗎。Open WebUI未來應該也能用來轉錄Youtube的CC字幕吧。我能想到的應用大概是…在逛購物網站的時候,用Firefox選中網頁內的文字,然後傳給Open WebUI進行搜尋,接著做RAG,整理出更便宜的商品方案…屁啦,你當比價網是塑膠嗎?

  • 20250211

    利用.gguf格式的Stable Diffusion模型,降低ComfyUI的VRAM佔用。ComfyUI使用的生圖模型大部份都是以.safetensors格式發布的,它很吃GPU VRAM。.gguf格式可以改善此問題,讓CPU參與運算,降低GPU的VRAM佔用。.gguf的模型多半是有經過量化的,品質可能會比原本的低一些,但相對的硬體要求就不會那麼高。目前只有Stable Diffusion 3.5和FLUX.1有提供.gguf模型,Stable Diffusion 1.5和Stable Diffusion XL模型較少,可能要自行轉檔。Why aren’t there quantization models for SDXL? 根據Reddit用戶的說法,FLUX.1使用量化過的模型,圖片品質還行。但如果用Q8以下的SDXL模型,品質就會變得很糟。這樣看來Stable Diffusion XL以前的模型是大多數消費級顯示卡勉強能負荷的,沒有必要量化。後來的模型越來越大,就必須量化減少佔用了。蠻感謝Reddit上面的友善互動的,這個sub每幾個月就會有人來問out of loop的問題,想了解SD的最新發展,然後就會有好心人回答。SDXL came out, was hated at first, but as fine-tunes matured, became more loved. 根據這篇回覆,Stability AI把自己玩死了,FLUX.1在真人生成領域暴打SD3,而動漫風模型卻是得靠SDXL微調的PonyDiffusion撐下去。這個模型的老兄還蠻屌的,手動標注,清洗資料來訓練圖片,比不知道融合哪些訓練資材的模型要高哪裡去了。

    Stability AI這間公司的權力內鬥比OpenAI還慘呀,後者的CEO比較厚臉皮,還有辦法在繼續虧損的情況下募到錢。因為它是閉源技術吧,go closed-source when you want to dominate the market. 做開源技術的除了贏得名聲之外確實很難賺到錢,競爭對手隨時會推出更好的菜,讓人寧願prompt被和諧也要為了方便去用大公司的雲端服務。SD光靠集體無意識的網友的支撐應該是很難發展下去的,只能期望FLUX接手發展。這波AI發展下來,最賺錢的還是賣鏟子的人,包括GPU供應商和雲端服務供應商。然後,雖然很不道德,而且我看不順眼這種人,但確實有人用AI生圖和ChatGPT生成的內容大賺特賺好久了…靠資訊差賺錢的人一直都有,先是內容農場,然後是生成式AI。知乎有篇討論說過,為什麼知識唾手可得了社會還是沒有變好?互联网已经将绝大部分信息差抹除了,知识已经随处可以获得,为何大部分人依旧无法获得大幅突破? 雜音太多是個因素,人們本身的閱聽水準也有待提高,不然為什麼社會階級還是存在呢。碎片化學習讓人好像懂了很多,但是又容易因為資訊量太大而過載。到頭來,還是看體系化的書本好。

  • 20250210

    圖片 Sony防水手機的正確使用方式。除了能帶著手機洗澡之外,還可以跟著手機一起洗澡。看…看哪,都有人跟著iPad裡的二次元人物吃晚餐了,那玩到浴缸裡面也沒有錯吧(X)錯誤示範:使用清潔劑可能會導致防水塗料損失。水蒸氣也可能造成電路損壞。

  • 20250210

    余最近覺得Linux筆電好卡…明明沒做什麼事情?power-profiles-daemon introduced an unconditional change in 0.21 that significantly reduces performance 從這篇來看,跟這幾個月下來的觀察基本符合。Linux各發行版常用的電源管理程式Power Profile Daemon(Fedora已經換成TuneD)在0.21版後將電源的平衡設定檔改為更保守,為的是省電。結果就是不論有無插上電源,開啟平衡設定檔就會卡頓,要切換到效能設定檔才會恢復順暢。這種卡的程度大概就比瘋狂CPU降頻的省電設定檔要輕微一點而已,這樣可說是會大大影響使用者體驗呀,畢竟GNOME和KDE Plasma都有華麗的轉場動畫,這樣的改動讓系統看起來就是頓ㄉㄟ。或許用XFCE的老派用戶看不出來就是了!余是懶得折騰省電模式設定檔的用戶,TLP太複雜了學不來,那就學著習慣新模式吧!值得慶幸的是配合EnvyControl關閉Nvidia獨顯的作用下,筆電估算的續航力比過往增加了大約一小時。如果說要改正Power Profiles Daemon的行為…well這個得去改C原始碼然後重新編譯。而TuneD比較寬鬆,它可以選取設定檔,來微調電源管理程式的行為。只要將/usr/lib/tuned的檔案複製出來,自行修改,就能將平衡模式改為偏向效能的模式了,參考RedHat手冊:Chapter 1. Getting started with TuneD

  • 20250209

    Oracle Cloud是不是太多中國人去薅ARM伺服器的羊毛了,VISA卡怎麼都註冊不了。搞笑的是我改去註冊Linode也被拒絕,現在用種花IP那麼危險的嗎。再也不敢把靜態網站笨笨的放AWS了。2023年的時候,因為擔心Imgur的新政策亂砍圖片,我逐漸改用自己host網站的圖片資源。導致Hugo網站流量暴增,原本只給100GB流量的Netlify逐漸不敷使用了,超過的流量每個月每1TB要多收20美元。然後我不知怎的做出了謎之操作,轉移到AWS S3,然後用上Cloudfront,結果噴更多錢了。試算下來靜態網站放AWS根本不敷成本。經過這場鬧劇後,發覺新手果然還不適合使用AWS。找到Cloudflare Pages後,這問題就解決了,真的是賽博菩薩。暫時不煩惱流量,Cloudflare宣稱流量無上限,但應該是閾值很高,需要存放大量圖片的時候,Cloudflare也有提供object storage,收費閾值同樣很高,一般用戶根本用不完的程度。但可惜的是Cloudflare賣的好像都是serverless服務,一時之間找不到AWS EC2的對標產品。對想要跑一些self-hosted服務,架設網站測試,或是租用GPU的用戶就不太方便。找純CPU的虛擬主機有很多選擇,GPU現在更是血流成河,不如就直接用Google Colab吧!

  • 20250209

    突然想到的對話。木匠兄妹(1981):Touch me when we are dancing! 岡瑟(2004):YOU TOUCH MY TRALALA! Smosh(2013):And fill her full with lots of Dixon Cider. 史密斯飛船(1998):I don’t wanna miss a thing! 電台司令(1997):Karma police, arrest this man. 辛蒂·羅波(1983):Girls just wanna have fun now. 披頭四(1968): Why don’t we do it in the road? 薇拉·琳恩(1939):We will meet again, some sunny day. 阿巴合唱團(1981):There’s no hurry anymore when all is said and done.

  • 20250209

    電腦王阿達 - NCC 向所有國外網購具有射頻功能的 3C 產品酌收檢驗費是否合理? 難得會這麼同意這些陝西達人的論點,感謝科技KOL願意出來發聲,NCC的預算疑似還是砍少了。

  • 20250208

    正式宣佈GNOME被KDE Plasma打趴了(不是本來就是了麼?除了穩定性以外)KDE原本只有虛擬桌面(virtual desktop),對應的是GNOME工作區(workspace)的概念,方便使用者區分不同性質的任務,不要讓一個螢幕上太多視窗重疊在一起。過去KDE Plasma虛擬桌面要手動點選工作列切換,不夠直覺。KDE Plasma 5加入的左上角熱角(hot corner)功能,滑鼠移過去便會列出所有視窗,被人認為是抄GNOME的活動(Activities)頁面。接著KDE Plasma 6在這個畫面加入了顯示虛擬桌面縮圖的功能,使用者可以拖拉視窗,將其移動到另一個虛擬桌面。所以現在KDE Plasma不只自訂性超越GNOME,連GNOME原本操作流程都抄過來了。KDE Plasma依然保持尊重使用者的態度,你不喜歡熱角功能就關掉不要用。另外,KDE Plasma有一個叫做活動(Activities)的功能,可能比較少人知道,要按Super + Q鍵才會跳出來。活動的功能類似虛擬桌面,但它能夠自訂桌布樣式,且更像是新登入一個工作階段的操作。

  • 20250208

    感覺被詐騙的一堂通識課。以前在屏東大學修過一堂世界文化史的課程,學期有一半都在聽講座寫心得,那些講座範圍太廣了對非社會學系的人是難以吸收的,總覺得有些無趣。我想到大一修過另一個社會學的通識,還在玩世界咖啡館呢…非本科系的人真的難以理解這些活動的意義。剩下時間便是在分組報告書目上面了,教授真正講課的時間不到學期三分之一。這該說是學習外國授課模式呢,鼓勵學生自主思考再提問題,還是真的太混。不過這門課確實給了我一些啟發方向,讓我對「宏大敘事」的名詞有了粗淺認識,歐美國家自認他們的文化起源於古希臘,跟中國不一樣。當時是疫情期間,教授便一直在講中國崛起的議題,還有中國與歐美國家防疫思想的差異,比如集體與個人自由哪個比較重要之類的。我從報告的書目中得知了很多近代以來有趣的人文政史書籍,包括《社會的麥當勞化》、《維梅爾的帽子:從一幅畫看十七世紀全球貿易》、《歷史之終結與最後之人》、《文明衝突論》,真正意義上拓寬我的視野。所以其實修這些通識不算完全沒用的,人生的某些時刻知識就會派上用場。大一的時候修過歷史學導論,跟老師分享了我一些二戰日軍轟炸機的研究結果(結果對方是明史專業==),看看行文可不可以,他還真的給了我一些意見,搞得我好像是他的研究生一樣!從他的史學研究方法書單,我也認識了《槍炮、病菌與鋼鐵》這本書。

  • 20250208

    大麻合法化好嗎?大麻爭議性與相關刑罰讓律師解釋給你聽! - 法律010 煙、酒、咖啡是合法的毒品吧,有些支持大麻合法化的人會這樣宣稱,然後把這些產品的製造商跟資本主義連結在一起,認為都是商人遊說政府,才能維持他們的利益。娛樂性藥物總被污名化。不得不說這些毒蟲的腦子真的有些有問題的了,嬉皮究竟是大智慧還是大瘋癲。起碼講這個論述的時候得拿出大麻成癮性最低的那張表格出來吧。

  • 20250206

    2022年生成式AI爆發以來,我就把GPU全速拿去跑AI相關工具了,包括LLaMA語言模型和Stable Diffusion,研究Self-hosted工具鏈在Linux上的組合,下載的模型資料量都超過GTA的容量了還樂此不疲,比打遊戲還好玩。以前我不懂別人說GPU挖礦有多好玩,現在我知道這種感覺了,偶爾對技術厭倦了,休息個幾個月回來又有更多新玩具可以玩。下面這個梗八成已經有人想到了。阿嬤:阿偉你又在用GPU跑AI喔,休息一下好不好,去打個電動好不好?阿偉:煩餒。阿嬤:我才講幾句你就說我煩,我只希望你能好好用GPU玩遊戲,整天只看到你在用GPU生H圖!阿偉:齁都是妳啦,OOM了,拜託。只要以後技術持續進步優化,對GPU要求或許也不會再那麼高檔了。

  • 20250205

    每年都有新興的通訊軟體冒出來是好的事,為什麼人們總愛用FaceTime和Line把自己綁住呢。但我總覺得這「又」是第幾個替代通訊軟體了…Signal、Matrix這些軟體缺乏商業行銷技巧,就算你程式架構上很創新又怎樣,只能吸引到看中這個價值的技術用戶,比如習慣用IRC的開源軟體貢獻者。因為單純講去中心化不夠吸引人的,就像Mastodon為什麼做不起來,人們需要跨裝置存取資訊,自動同步,跨平台,還有可愛的貼圖功能,然後商業化吃相不能太難看。一般用戶不是暗網的批發商,或是主張推翻政府的軍事組織,用過份注重隱私的通訊軟體意義不是很大。綜合考量下,Telegram做的最好,公司老闆即使被封殺也要挺言論自由,雖然它只有客戶端是開源的。在商業化的通訊軟體世界,跟Discord、Messenger、Line之流的比起來,Telegram根本清流好不好!較年輕的開源軟體貢獻者「或許」也比較能接受用Telegram通訊吧。Telegram要求電話號碼註冊過份嗎?其實也還好。根據中國反賊圈的消息,用+86號碼註冊鐵鐵被國安拉清單,所以會建議用Google Voice虛擬號碼或者可拋棄式的簡訊服務,只要一部裝置登入過之後應該就不用再靠簡訊驗證了。雖然講這些,但可能是Telegram在地化經營不力,台灣還是比較少人正經的看待Telegram,Discord的行銷比較容易吸引年輕用戶麼?大家好像都把Telegram當成老司機群組使用,這是很可惜的地方。儘管Telegram在工作專業用途比不過Slack,但要用於一般通訊還是很合適的。以前我對外國網站不熟悉的時候,也是專門把Reddit和Twitter當黃網在看的,正如一些中國人講的:翻牆看黃不是來看政治的,又有人說:翻牆還愛黨,必是狗娘養。但是有點英語能力之後就發現這個世界很大,侷限在這種認知之下會錯過很多東西。

  • 20250205

    私人與工作的手機應該分開嗎?如果就是只有一支手機該怎辦?不知道為什麼Android版的Google Chrome要做的跟Andorid系統融為一體的設計。沒辦法像電腦版一樣切換多個設定檔,同步不同帳號的書籤。我用的是偏原生的Android系統,目前要解決這問題,除了裝其他瀏覽器APP以外,應該就是開啟Android的「工作資料夾」功能了。利用這個原理可以達成無Root雙開APP,允許同時開啟兩個Line的帳號,兩邊資料預設不互通,但可以傳檔。但即使是使用原生系統的Android機,也不見得會開啟這功能,就比如Sony,好的不學,bug全移植。工作資料夾的功能是隱藏的。此時用Shelter APP就可以將這個功能強制開啟。順帶一提,Android系統很久以前就有多重帳號的功能,不過這個是整個帳號隔離(想想Linux的多重使用者),可是要設定的東西太多了。而工作設定檔比較handy,不用登出就能夠開啟另外一個隔離過的APP。如果真的要逼我拿兩支手機,還要裝MDM,那麼工作機應該選iPhone,因為高壓統治的作業系統正好適合給愛高壓監控的公司控管。Android主力機留著自用就好,少干擾咱的清靜園!永恆草莓園……The Beatles - Strawberry Fields Forever

  • 20250205

    只要一張圖片就能轉成3D模型。Trellis AI可以從單張圖片生成全方位的3D模型,例如glb檔案,這樣就能放到Blender裡面進行後續編輯。覺得蠻神奇的,究竟是怎麼猜到物體的絕對樣子的。我的大頭貼是我自己用Blockbench捏的3D模型,實際丟上去實測,Trellis大致猜到了飛機樣子,雖然噴火式根本不是後掠翼就是了,細節也糊成一片,需要再修改。不過這樣已經很厲害了!我以前朝思暮想的用Qclone APP掃描實體物件再建模的想法,終於能實現了。更進階的用法:把AI生圖的結果轉成3D模型,這樣要做人設就更方便了?生成三視圖跟3D模型哪個麻煩呢?除了安裝原作者釋出的WebUI之外,Trellis也可以用ComfyUI處理。但,這個VRAM要求需要16GB以上呀……可以先用online demo玩玩看。 microsoft/Structured 3D Latents for Scalable and Versatile 3D Generation

  • 20250204

    論Linux我常常玩的大型遊戲,除了GTA V和Minecraft以外,大概就戰爭雷霆(War Thunder)了。這是少數原生支援Linux的線上遊戲,不用透過Steam Proton轉譯。以前還在用Windows的操作習慣,換到Linux後無縫接軌。這款遊戲有自由開飛機的功能,儘管我沒有辦法再像以前Windows 10時代打的天荒地暗(玩到面紅耳赤,像國動打LOL邊玩邊噴的那種(話說LOL到底哪裡好玩,從國中到現在都不太懂樂趣何在,傳說對決也沒啥興致),現在是佛系玩家,輸了就算了),不打match,依然能享受開飛機的樂趣,WT有真實的物理運算效果,操作難度不高,算是模擬飛行遊戲中的平衡。

  • 20250204

    世界越快,心則慢。一部Linux電腦要如何安裝多重Python版本?不論是在Ubuntu,還是Fedora,抑或是Arch Linux,這問題都困擾著。要使用系統套件管理員安裝的Python嗎?這個Python版本是會跟著系統更新的。滾動發行版的Python很容易跳到最新版,致使pip install套件不相容;反過來說,LTS系統則是會有Python版本過舊的問題。世界過得太快了!Python版本應該要慢一些。理想情況下,Linux發行版應該把Python工具都盡可能打包到套件庫(正如Arch所做的那樣)不要依賴pip安裝,但這是不可能的。這時就要有一個管理多重Python版本的工具,一個資料夾一個Python版本,建立虛擬環境,與系統的Python隔離。我不加野生的PPA套件庫來安裝多重版本Python,擔心break系統依賴,而且符號連結的做法很醜。也不必用到Docker,而是透過Anaconda解決:Anaconda能與bash整合。就算是執行shell script,也能夠透過eval函數啟用conda環境,執行裡面的Python程式。我SD ComfyUI就是這樣裝的。

  • 20250203

    看到node_modules依賴資料夾,好似望向黑洞……明明local git repo的現世如此短暫,重新clone後一切都會灰飛煙滅,但我依然想播放1970年代太空組曲:聽到木匠兄妹的外星人消息 Carpenters - Calling Occupants Of Interplanetary Craft,成為艾爾頓·強的火箭人 Elton John - Rocket Man,搭上大衛·鮑伊的太空船,最後迷失在太空 David Bowie – Space Oddity,聽著平克·佛洛伊德的迴音,找到史丹利·庫柏力克,成為宇宙的一份子 Pink Floyd - Echoes & 2001 A Space Odyssey

  • 20250203

    突然想到EnvyControl好像能夠用來切斷Nvidia驅動的連結。把國家…額不是,把Nvidia GPU的自主權,還給你!玩KVM GPU直通給Guest的時候,Ubuntu會出很多問題。Arch Linux不用解除安裝Nvidia驅動,只要禁止載入kernel module,就能讓將GPU的pci裝置綁定給vfio載入。這樣做的好處是開關GPU直通的時候比較好處理,只要改幾個檔案Nvidia就會返回Host了。但是Ubuntu會有一個nvidia-persistenced服務一直嘗試載入,還有udev規則,要處理很麻煩,還不如直接刪掉。但這樣Nvidia GPU還給Host的時候又得重裝驅動。如果有裝CUDA的話又更麻煩了。這個時候EnvyControl處理的邏輯好像就能迴避以上問題耶,它會自動加入黑名單,並停用Nvidia服務!構想類似uwzis/GPU-Passthrough-Manager 喔對了,對於常常在Host與Guest之間切換Nvidia GPU的用戶來說,用Nvidia Container Toolkit將CUDA容器化能夠解決依賴Host的CUDA版本的問題。當然這是在解除安裝Nvidia驅動,又不想重新安裝CUDA環境的前提下的設定。

  • 20250202

    進入壯世代的老電腦裝Linux真是延年益壽的好選擇。Shout-out to the Linux developers! 很感謝Linux系統讓我LGA1151腳位的ASUS桌機能撐過第七個年頭。這幾年來除了添購硬碟和加RAM之外,硬體沒有太大變化。換句話說這個Intel I5-7400 + Nvidia GTX1050Ti的配置已經連續運轉了7年了!現在看來這個硬體算是中低階了,最新的大型遊戲沒辦法開最高畫質,剪輯4K以下影片還湊合,跑AI計算只能選小的模型跑。LGA1151腳位已經沒救了,嚴格來說應該整台淘汰換新,不過既然Linux能續命那就繼續用。話說,我還有一台LGA775腳位的老電腦,撐了10年,安裝Linux後順暢無比。但是它最後主機板整個壞掉開不了機了我就放棄修理了。我覺得現在這台就會用到那個程度吧。Linux解決了Window佔用的多餘效能,讓人能夠善用剩餘價值,這個配置搭配Docker同時跑好幾個Self-hosted服務是足夠的,玩伺服器難道不比玩遊戲有趣麼?大部分時候不需要關機重啟。系統部分是沒有撐過七年啦,這台電腦剛買的前三年是安裝Windows 10。用Rufus繞過Windows 11的TPM需求,但是我的電腦硬體似乎跟不太上了,畫面卡卡。恰逢2022年全面換成Linux,我也拋棄了Windows 11,之後經歷過distro-hopping的創世滅亡輪迴,到2024年才安定下來,回到純白的起點:Ubuntu。KDE桌面操作起來很順暢。如果要比喻的話,這台電腦應該是德軍的Bf-109,我2021年新買的中階筆電則是Fw-190。都是穩固工作的軍馬。

  • 20250202

    YouTube總算加入回查專輯的功能了,在一般影片或者YouTube Music影片下方都會顯示一個音樂資訊的區塊,點選裡面的藍字就能進入專輯的播放清單。這代表沒有必要依賴YouTube Music的神奇操作來找音樂了。但願他們能再加把勁,直接導向純音樂專輯,不是混入吵雜MV的播放清單!等到那個時候,我就沒有用NewPipe的理由了哪,它指定只列出YouTube Music結果的優勢將會消失,且又常常因為YouTube改API而導致播放影片出錯。這樣下去的話我不如用(道德上良心比較不安)的YouTube ReVanced。

  • 20250201

    Simon & Garfunkel - The Sound of Silence Hello darkness my old friend. I’ve come to talk with you again. And the people bowed and prayed, to the neon god they made. 越來越多人把AI當成萬能的神了,問問題不先Google搜尋,而是直接問ChatGPT…儘管這不是它本來的功用,網頁搜尋應該還是Perplexity比較強。以前人們要爬文做功課,現在都交給AI了是吧。年輕人不說「我Google一下」?Z世代更愛用2款App找答案 - 商業周刊 就跟依賴特定社群媒體搜尋資料一樣,人們寧願把資訊自主權雙手奉上給演算法了,不願意自主思考,這是個警訊。此外,有人利用LLM的提示詞功能讓AI扮演各種角色,聊的不亦樂乎。我看Google Play下方留言都有一堆人說ChatGPT是我最好最知心的朋友,這不是一種文明病呢…這是我真的這麼用的時候得出的結論。曹格 - 寂寞先生 人們實在太寂寞了。因為ChatGPT有道德觀念的因素,它或許能比諮商師更包容人們的想法,還能取代高額的諮商費用,但是這也會把自己關在粉紅泡泡裡面,不知道何為真實。也許在接住我的情緒之外,我應該要設定讓AI更頑皮一些,讓它懂得挑戰我的想法並給出建設性意見,不要只會當奶媽。否則當機器人像手機一樣普及之後,人們都要因為性愛機器人而絕育了。

  • 20250131

    程世嘉:AI又好、又快、又便宜的時代來了 對新技術瞎吹捧和瞎詆毀都是不理性的表現,為什麼就不能客觀的看待這個技術的益處呢。沒有「一張梗圖解釋XXX」的方式就無法理解了是不是。DeepSeek一出,中國官媒就開始吹噓超英趕美,拜託哪有那麼誇張;另一方面,則是台灣各種非相關科系的人就第一時間跳出來貶低了,甚至只能拿關鍵字審查來說嘴。老實說,我看館長講DeepSeek技術一整個尷尬,就是真外行人在吹捧,連這個軟體的名字都不會唸還能評論…剛好跟Threads上面外行人(如青鳥)的瞎抹黑形成鮮明對比,他們就整天拿8964說嘴,再用中國愛搞瓦房店的概念全盤否定,對技術方面沒有一絲毫的討論。我覺得這個模組最大的特色就是降低訓練成本,還有讓AI民主化更進一步了。對台灣來說,新技術能讓人用更低廉成本訓練LLM,這樣有望改善以前TAIDE專案依賴微調LLaMA的作法。開源軟體本來就是建基在他人成果上研發,不能概括為抄襲。而他們在訓練方法上做出了改進,從學術上來說是個值得稱讚的成就。至於搞「蒸餾」得到的資料來源適當不適當,那就交給律師去解決。話說美國公司未來如果因為政府壓力,不想讓其他國家學走技術而被迫放棄開源,我覺得是蠻可惜的一件事,Linux Kernel把俄羅斯開發者踢出去已經是一個預警了。有些人好像把DeepSeek網頁和模型本身搞混了,兩個可以視為不同的東西。若關鍵字審查是加在伺服端的,那麼下載模型再修改就有望繞過審查。對會蒐集資料的服務當一視同仁,你認為DeepSeek伺服器會蒐集使用者資料,那麼也不要用會蒐集使用者資料的ChatGPT。你認為資料不該給習大大看,那麼給FBI看就可以?套用到抖音和Youtube也是這樣吧,雖然我不喜歡抖音,真他媽的智障平台,但是因為它是中國企業就禁掉,這是迫害言論自由,參考電子前哨基金會的聲明:EFF Statement on U.S. Supreme Court’s Decision to Uphold TikTok Ban,他們認為與其用隱私當理由禁掉抖音,不如制定保護消費者隱私的法案要好。美國政府在非重要軍事機密的的地方也禁掉抖音,根本沒道理。如果要規避DeekSeek網頁蒐集資料,最好的方法是將開源版的模型下載到本機部署。

  • 20250131

    蔡正元涉三中案一審宣判 業務侵占罪判3年6個月 - 中央社 看看三中案,就知道蔡正元為什麼最近要跳出來聲援柯文哲了,因為他跟邱毅一樣都認為自己遭到司法迫害,能夠同理的緣故吧。就像柯文哲被北檢認為自己侵吞自己的政治獻金一樣,他認為自己主觀上沒有侵佔別人公司的錢,也沒有受害者,但卻是被民進黨用法律規定下去告發了。Re: [討論] 馬英九為什麼能全身而退?沒人幫柯文哲頂罪 - 看板HatePolitics 簡單來說,這叫做被抓到把柄,不能主張不知者無罪,因為法律就是這樣規定的,柯文哲就算真的沒貪污,但也難逃政治獻金相關的指控了。結果這波操作下來,馬英九沒被搞死,卻是蔡正元出面頂罪。這件事還沒定讞,所以他還能在外面趴趴走。

  • 20250130

    讓人大腦星爆的難題。使用自由軟體,是道德更好的選擇,少了專有軟體的限制。看盜版或破解版內容,是道德不好的示範,會造成創作者的收益損失。那麼如果用自由軟體看盜版內容呢?譬如使用YouTube ReVanced、Mihon、Anime TV、Streamflix、EhViewer等等APP。這些軟體杜絕了盜版發佈者從中賺一手的可能性,因為基本上沒有廣告,自由軟體也不會有「花錢看盜版」的問題產生。雖說看盜版應該低調,但是一旦有社群聚集這些專案也就很難低調了。目前看來,許多APP都用「擴充套件」的方式來規避copyright strike,也就是使用者下載APP本體是什麼都沒有的,要使用者「自願」加入repository下載擴充套件,方能存取合法或是盜版內容。啊使用者要怎麼「操作」這個軟體~跟我無關呦。如果要使道德最大化,肯定是用自由軟體看正版。但是大部分時候不可能的,因為版權方總喜歡用DRM將用戶綁住,以維持他們的利益,軟體不可能太自由。除非購買非藍光的實體拷貝,再用自由軟體播放。解決以上難題的方式:來看沒有版權的作品!!!創用CC授權釋出的現世作品實在不多,那麼就來看上個世紀版權過期的影視。

  • 20250130

    考慮到未來AI運算需求,我應該還是繼續買搭載Nvidia GPU的x86電腦。嘗聞Mac mini性價比高,可是不考慮Mac電腦的原因是無法跑Linux。macOS雖然支援Pytorch技術,但那是在macOS底下才能充分利用硬體資源加速,現階段的Asashi Linux辦不到。如果從底層驅動到應用程式API都是靠Apple施捨才能跑起Pytorch,那麼未來Asahi Linux系統要支援的可能性就真的微乎其微了,CPU硬算的速度是比不上硬體加速的。相對來說,搭載Nvidia GPU的電腦,能夠安裝Linux與Windows,甚至FreeBSD系統,這份硬體的威力並不會限於一個封閉的作業系統之中,而是能夠自由的存取。Linux的環境又比Windows有些微的開發優勢。要我用WSL是不可能的,為什麼要把企鵝關在不自由的環境。雖然Nvidia驅動對Linux Desktop不友善(彷彿只有Ubuntu是親兒子),我也沒有太多的理由去買AMD GPU,因為我對玩遊戲的重視程度沒有Nvidia CUDA帶來的誘因大。天選的組合大概就是AMD強力內顯 + Nvidia GPU的電腦吧?

  • 20250129

    原來是硬體問題,害我以為樹莓派韌體壞掉了,喵的debug了那麼久買一條新的轉接頭就解決了。長期以來都是使用microHDMI轉HDMI母頭來輸出螢幕畫面,結果最近螢幕解析度上不去,甚至沒有畫面。我一度懷疑是系統問題,抑或是安裝太多發行版導致韌體也跟著壞了?後來看到插上螢幕出現的訊息偶然發現,原來這個轉接頭會將HDMI變成DVI訊號輸出!?這時才想到可能是硬體問題吧。新買的線總算正常了,訊號源也保持為HDMI。

  • 20250128

    汪峰 -《河流》- 為什麼不再快樂點,不是只有革命才能得到拯救,再微笑一些再渺小一些,再去他妈一些就会很满足 神蛆没落记。那时神蛆还很年轻,在一个著名的神蛆大本营和其它神蛆打得火热。一个饭局上,某个亲戚开了一个自己孩子刚在大城市买了房的话头,大家投去羡慕的目光,神蛆不以为意,身边一个亲戚似乎注意到了,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人是需要一个住宿的,这样才会有归属感。神蛆立刻在心里加之嘲讽,对亲戚仍疲乏于浅薄的生存困境暗暗嗤笑,对他不了解墙外大本营的先进理念感到可怜,这种想法在那里会收到像当今世界对待纳粹旗一样的态度。但是,可悲地,有那么一霎那,事情并没如意料般进行,一些不那么清晰的画面闪烁进他头里,入夜时万千家庭(不知为何,其中多是来自他嫉妒已久的同学的面孔)在高层住宅的灯光下温馨的聚在一起,而其间无一能够接纳形单影只的他。亲戚还在就话题说着什么,但他已无心听了,他带着试探地想,在那个年纪,我的勇气是否还能坚定下去呢,人是会变的,也许这份意志在那时的处境就会显得可笑了。之后的几年时间过得很快。在愈加惨淡的经济背景下,既没有积极内卷的觉悟,也缺乏适时谄媚的本领,更没有可以帮衬的关系,简言之,没有在任何方面得势的能力,神蛆的工资几乎仍维持在当年初入社会的水平。同学凭借着父母给的首付在一线城市的三环外买了一处住宅房,朋友圈发布的家庭出游照片似乎也标示着生活在稳步向前。但神蛆不后悔,他常常回想起对亲戚的话的鄙夷态度来驱逐偶尔萌芽的天真想法,对一个房子是美好生活开端的观点嗤之以鼻,为同龄人早早背上后半生给共产党卖苦力的债务暗暗发笑。当年熟识的神蛆们也过上了兢兢业业、早出晚归的生活,在网上也很少建政了,只是偶尔在微信给他转发某个时事的新闻,带上两句阴阳怪气的评论,但这样做也显得可有可无,似乎只是在维持某个旧有身份的联系。时间又快进很多,多年后,神蛆孤身躺在病床上,护士给他做了例行的检查,挂上和昨天一样的液体瓶后便离开了。在那么一阵多年来一直的恍惚感觉中神蛆突然清晰了片刻,在他的想象里他未曾见面的孙辈趴在床头,询问有关他一生的故事。我该怎么回答呢,我这一生究竟为了什么活着呢,他喉头深处蠕动了一下,我是个神蛆!他骄傲地想,我是个同龄人还在昏沉度日时就觉醒了的神蛆!我的远见使我规避了洼地社会畸形观念带来的损失,我… 当他想要再补充什么时,突然有些惊慌的发现,自己竟过着一无所有的生活!曾经持之以恒的信念也变得模糊起来,一股强烈的不确定在撼动他的意志。自由、民主、人权…这些词汇变成了比字面意义还单薄的形体,而他曾经的一切想法都根植于其上。他怔怔地盯着天花板,一股真切的颓然感从头袭来。很久,病房里传来喃喃的声音,说来惭愧,曾经咱也是那种蛆的一员…

  • 20250128

    雖然黃國昌走了,其實我基本上還是很尊重時代力量的,裡面還是有想追求公平正義的民代,只是不喜歡他們高層整天嘴民眾黨。縱使是基進黨和統促黨 —— 剛好兩個極端 —— 就算他們有各種申必言論,至少基本尊重台灣還有不同的政黨聲音吧,那句話怎麼說的…馬英九:我把你們當人看.3gp。另一方面我看到有些深綠人士(例如James Hsieh這種咖)的發文就覺得生理不適,日常不把小草當人類看的詆毀發言我已經見怪不怪(為啥沒人試著去FB檢舉仇恨言論?喔我忘記現在DEI都掛點了,小黃人就自求多福吧),但是真的有人連時代力量、基進黨、台聯都看不起的,明面上宣稱他們合作,但私底下卻是覺得他們就乖乖當花瓶黨就好了,莫跟黨唱反調。為了選舉考量,真正投票的時候是不可能投給小綠的,甚至連配票都不要,那麼這種人會po文team戒嚴也就不奇怪了。從最近吳春城想用壯世代發大財的事件看來,民眾黨被批評,一些小草包括我會虛心檢討的,但有人是完全不由得說民進黨壞話的。台獨黨綱只對內有效,對外的時候裝蒜,變成完全的騙票機器。種種跡象都顯示,跟這種黨「喬」是自尋死路,黃國昌以前在時代力量的經驗就說明這一切了,排隊過法案,去抗議沒人鳥,變成孤軍奮戰,時代力量被小綠裂解。即使追求再多的公平正義,但黨就是不給你過法案,莫搶走黨的功勞。理想上台灣應該學習進入多黨制國家,但這是很難做到的,重點是第三勢力務必要繼續發展下去,爭取一切可以合作的力量,最好繼續維持三黨不過半的態勢。如果為了民主自由,抗中保台,真的變成一黨獨大的社會,那種結局是我想避免的。改寫一句香港反送中的標語:台灣人,反抗(綠色威權)!

  • 20250127

    對人類來說還太早的智慧電視 —— KDE Plasma Bigscreen,我一定是太閒才會裝這個。要開發Linux的智慧型手機已經是一大挑戰,那麼智慧電視有可能嗎?KDE Plasma Bigscreen專案正是為此而生。繼Plasma Mobile這個joke後,又有了針對智慧電視而生的桌面環境。這個專案開發不是很積極,因而必須在Arch Linux才能取得移植到QT6的最新套件。Debian系統有收錄Plasma BigScreen套件,但是舊。即使是Arch Linux ARM的AUR提供的套件,也停留在5.27。因為依賴項目已經更新到QT6,會導致AUR安裝失敗,得暫時用這個指令稿 Colgrave/pbinstall。安裝之後,顯示管理器應該切換為SDDM。並編輯SDDM設定檔,自動登入Plasma BigScreen (Wayland) 的工作階段。因為幾乎沒有Linux程式開發者會考慮遙控器的操作邏輯,故這個界面非常難用,連打字都有問題,Google語音輸入的文字也無法傳送。The Ultimate Linux Media Center 根據這部影片的操作,勉強能用的APP只有Steam Big Picture Mode和RetroArch了吧,他們本身就有針對控制器優化,所以Plasma Bigscreen本身就是作為啟動器罷了。至於看串流嘛…用Kodi吧。不確定跑在容器裡面的Waydroid Android TV版映像檔效果怎麼樣。一般的數字遙控器是沒辦法控制的,要買提供滑鼠功能的簡報筆。或者,善用手機的KDE Connect APP來操控,它能夠喚醒Fcitx5打字。KDE Connect偵測到遠端桌面環境為Plasma Bigscreen的時候,會出現遙控器的特殊界面。話說如果要將Linux電腦hook到電視螢幕上的話,根本用滑鼠操控電腦版桌面環境就行了吧。網路上有賣呀,那種整合注音鍵盤的電視遙控器。

  • 20250126

    我就幫忙整理了一些民眾黨團在黨團協商、院會所提出的預算案影片 - PTT Gossiping 這篇很猛,不是單純輸出意識形態,而是把所有預算被砍的背後質詢影片都整理好了。與其看著懶人包圖卡,或是片面的預算提案書就開始聯想說故事,不如親眼看看整件事情的脈絡,了解為何預算會被砍,而非倒果為因。單講民眾黨在立法院的提案,早在幾個月前就醞釀預算會大砍了,而這些官員在面對民進黨、國民黨、民眾黨委員質詢的時候,拖沓的態度就是造成如今預算大批消風的元兇。根本不是隨便亂砍,先「凍結」逼政府做出改善再給錢還算仁慈了。至於文中附的Readr網站整理的預算案我覺得做的也不錯,理由和錢都一目了然,但是「我很生氣」「我不在意」的心情按鈕就顯得很多餘了,還不用登入就能點讚,根本cookie clicker。一日球迷(指根本沒關心這些事情,看到新聞報導才發現國家又又又又又又要亡了)這種暴民式的意見重要嗎?挑動情緒而已,Threads上面按一萬個心情也不會改變少數黨的事實啦!

  • 20250125

    Threads使用心得:現在正是復權的時刻!離開Mastodon後我又跑到Threads,為的是繼承聯邦宇宙的精神,讓我的內容能夠透過Threads本身的SEO(影響力較大),還有連線到聯邦宇宙(較為小眾),一舉兩得的傳播出去,謝謝追蹤我的諸位。不得不說這功能真的很吸引我,我就看Zuckerberg什麼時候發瘋拔掉這功能,那這個平台就會變得跟IG一樣enshittification的境地了。原來我們還是需要演算法麼…Mastodon用起來「很無聊」很大程度就是人太依賴演算法推薦有趣內容了。順帶一提,我在IG幾乎不發文的,根本現充在玩的,但Threads就蠻有讓人創作的願望,500字數真的比Twitter寬容許多。系統還會刻意通知串文瀏覽數,不斷刺激多巴胺,獎勵多發表內容。幾個月用下來,我覺得勉強能習慣Threads的生態。一直不想把Threads諧音唸作脆,侮辱我的專業。然後,我已經很努力不在Threads發政治文了,盡量只分享技術,可是那些東西總還是會推到我面前,不管是哪一方有理,看久了也會厭煩。縱然最近小草和理中客增加,平衡打擊青鳥勢力,卻依然會遇到暴民騷擾。如果Threads系統設定的減少政治內容串文的按鈕真的有用就好了。

  • 20250125

    Windows筆電有名為Windows Hello的技術,允許使用者以生物辨別技術登入電腦,其中包括指紋與臉部辨識。只要有驅動的話,Linux是能夠使用指紋登入的。透過安裝Howdy這套軟體,就能實現臉部解除螢幕鎖定。這有硬需求:大部分筆電都有攝像頭,不過紅外線攝像頭是少數。必須搭載紅外線攝像頭才能使用。

  • 20250125

    雖然用Linux,還是要搞321備份,好麻煩呀,沒錢搞多硬碟的冷儲存,雖然有rclone能批次備份到多個雲端,但是上傳真麻煩。如果只是要一股腦丟到雲端備份,幾乎不會檢視,那麼Amazon S3或Cloudflare R2或BackBlaze B2應該比較划算吧?pCloud雖有終身會員資格,但我想找到的是一個大黑洞!能夠無限倒檔案進去。Linux硬碟用BTRFS的話好像能夠透過快照功能,搞增量備份。

  • 20250124

    原來我看到的世界跟你的世界如此不同,關掉擋廣告程式再造訪常用網站,就好像在海底脫掉松鼠頭盔一樣,令人窒息。台灣熱門網站的樣子,有廣告vs無廣告體驗差很多。現在上網還要戴上一堆安全措施,是不是太過了呢。Firefox我用uBlock Origin的AdBlocker,Brave使用Brave Shield、Safari內建的隱私保護,過濾掉廣告和侵犯隱私的東西。跟那些裸奔卻宣稱我們尊重你隱私的瀏覽器(如Google Chrome、Microsoft Edge),他們才是現代上網必備的東西吧!可,什麼時候網路已經變成了這般危險的境地!?是誰毀掉了網頁瀏覽體驗,逼人要使用這麼多科技防止,或許在網站放廣告的我也有錯,畢竟要賺錢。有時候我會覺得,擋廣告工具不應該使用黑名單模式(預設全部攔截,需要使用者放行特定網站),而是開著白名單模式(有需要的網站再擋廣告),因為開著保護泡泡,永遠沒辦法到達「真實」。擋廣告程式可能還會誤殺重要訊息,每次看到企業網站與政府網站竟然也會觸發uBlock Origin攔截的時候,看著盾牌上的數字就感到焦慮,認為裡面是不是有重要的東西被擋住了。長此以往,萬一銀行訊息被誤殺了呢?這種情況下逼得我在「幹正事」的時候還是會回去用沒有任何擴充功能的Chrome完成事情,因為這不能出差錯。

  • 20250124

    筆記軟體進化成知識管理系統之後,就容易變成回不去的大怪物了。什麼都想做,什麼都做不好,靠北我只是想打打字而已呀。Notion我看上去好複雜,什麼時後用筆記軟體像是在用Photoshop一樣,需要學習,而實際上很多人用不到那90%功能呢?結果一堆筆記APP還想抄它。嘿,如果你想要自動化,歡迎來學習用Linux使用Systemd,不要畫地自限於一個視窗內。你是要像Google和Microsoft那樣呢,懂得將筆記與文字處理器的功能分開,每個APP各司其職,還是試圖把這些東西全部塞在一個軟體裡面。用太複雜的軟體做出看似好看的筆記版面,不過難以複製移植到其他軟體,這是通用性不足的問題,此外我不想把重要的筆記資料綁在專有軟體裡面。現在,我在學習AFFiNE的白板筆記功能來規劃專案,邊做筆記邊畫流程圖還不賴,但最後的筆記還是打在Joplin裡面。Markdown還是我看過最通用的筆記格式了。

  • 20250123

    來複習一個基本的邏輯問題:這是一本必看的書:那些造謠的人到底在玩什麼把戲?|《反智》|文森說書 - Youtube 正逢立法院預算審查,刪除預算假消息滿天飛的時期,敢出這種影片真的很勇喔,果不其然留言區馬上上演小草青鳥大戰XDD 兩邊的支持者都親自示範什麼叫做邏輯死亡的討論。看完這部我只能說,媒體識讀依然重要,不應該未經查證就相信片面消息,尤其是關心政治的人們,更容易淪為宣傳工具操弄的對象。這本書講的邏輯謬誤我都略有耳聞,畢竟我以前大學修過邏輯通識課的基礎訓練(我依然覺得這是修過最有意義、最有價值的通識課),但能不能奉行依然要看個人修養,我是否嚴以律人卻寬以待己呢?有待未來不斷改進。記得教邏輯謬誤的老師有說過,學這個不是要讓你當槓精,天天挑人語病,而是要學習更謹慎的判斷事物的態度,讓事情討論能接近真理。我覺得是這樣啦,看完這部影片,最有收穫的應該是能是懂得自省的人,是不是發現了自己也有這種現象,儘量嘗試以後不要再犯。比起那些看完之後就開始在留言區講「果然青鳥就是這樣,可悲的蟾蜍」「這不就是在講零智草人,小草都是社會底層」的人還能學習到更多。邏輯死亡的人確實很多,但重要的是你是否願意謙虛的接受自己似乎也有所不足,而不是急著就開始用偏見來合理化對反對者的貶低行為。為那些沒有自知之明,看完這部影片,依然認為自己的政黨就是至高無上,覺得反對者都不是人類,以封鎖他人為樂的人群,感到惋惜。“Humility is not thinking less of yourself, but thinking of yourself less.”

  • 20250123

    「簡單來說,最近的政治紛爭可以這樣比喻…」不,你不能這樣比喻。不當類比的謬誤比比皆是,針對立法院預算受在野黨監督,不論是用油電車、選班長、乞丐要飯仔還是人體血管比喻都不恰當,老實說做梗圖我也覺得不是好的討論方式。很多公共議題不是用腦筋急轉彎的小聰明比喻就能解決的,那會簡化掉許多本該有的脈絡,忽略掉受害者的聲音,甚至陷入出題者的思考方向,比如:刪除預算應該是抽掉5公升血液呢,還是其實是割除惡性腫瘤?再者,法律不是一個比喻就能解決的事情,錯誤的類比會形成謠言的功用,散佈恐慌。就像,禪宗的公案能夠給人頓悟的機會,但現實世界沒有太多人願意吃這一套,他們嘴巴滿口仁義道德中華民國心中卻只想著種電發大財。要是在壯世代利益迴避爭議爆發後,還說自己是蘇東坡與佛印的故事,飛禽走獸依然不會買單的,這種簡單的口號只能喊給自己的支持者聽聽,但無利於公共政策的討論品質。現在畢竟脫離迷信時代很久了,現在又進入資訊焦慮時代,人人都有話語權,「智者的箴言」「傾聽神諭」能影響到的人群不再如以往那麼多了。就算是給不懂政治的人士科普,也應謹慎。如果起碼整理出正反方意見還有時間軸,自行做出判斷,那才是負責任的閱聽人。

  • 20250123

    看看這篇《扁平時代》:被演算法渣了,還自以為掌握流量密碼 - BIOS monthly,還有:如果你注重『網站分析』,你不該只在乎流量 - Harris先生,能夠從比較科學的角度看待網路流量這件事。支持我的立場的影片流量很高,或是反對我的影片流量很高,都不禁會讓人想問問:這個世界怎麼了?人們為何只想看那些膚淺的口水戰玩意呢?現在,網站流量是很粗暴簡單的觀察指標,很多人都會直接依賴數字來判定,好像流量高就代表這個人講的東西是正確的,但是這件事絕不是唯一指標。從商業角度來看,多不見得就是好,一時高漲的流量也不是永恆的。應該看看其他指標,看能不能打造留住客人的品牌精神,這樣才能幫助獲利。從很文青的角度來看,擁有自己的獨家特色,比起別人都在用AI洗稿,這樣才能夠彰顯我們與他人的與眾不同,並能吸引到願意共享同樣價值的客群。以上的資料講的心態對創作者本身也有利,不會陷入盲目追逐數字的零和遊戲中——這世界太大了,跟別人比是比不完的,也並非所有人都能簡單當上在自己領域的老大地位,所以有時候順其自然就好。只是,如果做的東西在本國的利基市場太小,那麼能不能撐得起太自我風格的作品,那又是一個大問題了。

  • 20250122

    【音樂欣賞】 周杰倫 - 反方向的鐘 不論是哪個年代的人,聽到前奏都會覺得「啊,這是一首懷舊的歌曲呢」這就是周杰倫厲害的地方!確實周杰倫對一代人來說有種懷舊濾鏡,歌曲之所以好聽,可能是因為小時候聽過,覺得懷念才給它加分,而實際聽來根本很普通的那種吧!這首歌曲是2000年發行的,2012年大概是我小學六年級的時候聽到的歌曲。當時愛好這首歌,還用智障型手機錄下來播放(那的時候我還不知道怎麼下載影片,所以常常當genius),還錄到了品質不好的暫停鍵聲。事過境遷,我能感覺到物事人非,最大的變化是我的喇叭現在比較好了,所以能聽到前奏的ㄅㄆㄇㄈ吟誦聲~ 細究周杰倫早期的曲子,真的加入很多巧思,能夠成為音樂教科書的等級,例如〈她的睫毛〉是雙副歌的巧妙配置,而且歌曲依然好聽,夠屌,不像現在…雖然還是有創意,但是歌曲就很芭樂,也不好聽。所謂江郎才盡,大概從《驚嘆號》之後就變得非常明顯。

  • 20250122

    「壯世代」公司登記地址戰國策也在內!7家公司全與吳春城家人有關 - NewTalk 啊這…這觀感確實不佳,企業家開壯世代的相關協會,立法要求遵守規範,再經營多家公司獲取標案。就讓人聯想到雲豹小公主的標案了~靠著台電跌倒綠能吃飽賺大錢。農業部曾經被懷疑1450萬的經費是網軍錢,將陰謀論轉換一下,那戰國策會不會暗助民眾黨就不知道了。就算是真的,那戰國策可真說是在做賠本生意,竟然要幫助一個隨時會被藍綠兩黨抄家的政黨。

  • 20250122

    青鳥頻飛 學者:理性討論愈限縮 - UDN 聽說Threads有「民主長城」和「建議封鎖名單」,我想起Pink Floyd一首歌的歌詞:All in all, we are just 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這屬於作繭自縛的典範,把有血有肉的人類,不分青紅皂白(青色?嗯,所以青鳥會內鬥是正常的)的全部當成網軍加進去名單,然後光用草、藍、紅的屬性就予以否定,強制消音,那不過是在打造自己的同溫層而已。看不見房間裡面的大象,只想著仇恨的抽象。除了中共外,世界本沒有牆,但是自己把自己關進去了。民主社會不能強迫要求所有人思想一致。話說,Pink Floyd這首歌的第一句是:We don’t need no education. 我覺得這句適合雙關,隱含意思是「我們不要接受整齊劃一的教育」,但用字面意思去解釋「讀書犯法」的那些貼文好像也可以XDD 更絕的是搭配時事:Hey! Teacher! Leave kids alone! 王義川與幼兒談論立院衝突惹議  民眾憂洗腦教育介入恐不妥 - CTWant But, if you’re thinkin’ about my baby. It don’t matter if you’re black or white.

  • 20250122

    林秉樞病危!父喊「不浪費醫療資源」忍痛簽下放棄急救 - ETtoday 陰謀論一下:中共活摘器官在台正式上演,摘輪子器官、把異議人士關入黑牢任其病死。現在小肉鎚知道民進黨太多祕密,所以快被做掉了。2022年7月31日的報導:林秉樞爆「有人幾十萬整袋拿走」還背刺!她列名單:占陳時中團隊大半 - 風傳媒。擁有超級厲害的關係網路,裝熟到最後卻沒人要聲援:跑趴女王翻版!林秉樞建造虛假人脈「關鍵截圖」曝光 政商名流受害破百人 - 今週刊

  • 20250121

    反省一點:我不應該因為看到簡體字和「支語」就反感對方,有時候甚至香港的書面語我也很會當成支語下去批判。有些人看到簡體字就會反射性的出現仇中反應,幾年以前確實是對简体字很感冒的,甚至覺得正體字比起殘體字要優越,可是在我知道除了中國大陸之外還有馬來西亞、新加坡華人使用簡體字,那麼用簡體字下去判定仇人的標準就是屬於腦殘的行為。並且,寫簡體字的中國人也不代表就是小粉紅的角色,也有可能是反賊。另外,支語的判定在全球語言的交流下是變的越來越困難了。有些詞語出現了不會被影響,但有些詞久了就已經逐漸取代台灣常見的說法了。身為支持民眾黨的人,已經被8964個人說過我是舔共賣台的份子了,從網路上到現實指著我的鼻子罵的都有。不論民眾黨提什麼監督政策,都是在搗亂這個國家。我選擇不罵回去,做人身攻擊的下賤樣。想起淨空法師的話,只能可憐他們,沒人教他們辨別正確資訊的方式,至少要看立法院院會直播和提案內容吧,不是看懶人包圖卡就夠了。你以為?什麼時候輪到我以為。如果高知識粉子還沒有查證精神的話,那麼你的想法就只是somebody’s opinion、anybody’s opinion、nobody’s opinion!。我始終不這麼認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共,非中華民國),相信民眾黨內過半數也不這樣認為。中共很壞,中國人跟著壞嗎?我們有必要像小粉紅一樣缺腦嘛?我想這可以聯想到近年的一個改變,我不主動罵使用簡體字的人了,而是看其行為來決定。

  • 20250122

    Prince - Gold 不喜歡一些掛羊頭賣狗肉的Facebook粉專或者KOL,看似分享專業知識,但是99%時間在當政治廚的那種。王子1995年曾經發表一首豐饒意味的歌曲,叫做〈黃金〉,收錄在專輯《黃金體驗》。有一句歌詞是"All that glitters ain’t gold.",意思為「不是所有閃閃發亮的東西都是金子」。經營社群媒體,用本名或暱稱來取名是不容易成功的,因為沒有人知道你是誰,反之會取專門的名稱,試圖增強自己的可信度,加強第一眼印象,比如「希望哥的技術交流中心」就分享了很多IT知識,人如其名,非常實用。但是像什麼「翻譯有重要」、「蜥蜴的阿比斯影院」、「盾牌醫生碎碎念」、「喜洋洋英文」,這樣觀眾點進去應該期望能分享這方面的專業知識,可是我看到的是什麼呢,側翼的抹黑話術一條龍。幾乎沒有看到專業知識分享,不然就是用宏大敘事包裝自己的想法,使其顯得偉大。這種比粉專名稱直接取名政治性意涵的(例如「藍白拖」、「人一綠,腦就殘」)還要惡劣,好像他們是用自己的專業在蹭這些話題。或許用律師、名師、教授、醫生的身份發文會給自己一種權威感,可是…發言可信度跟你是誰其實沒有太大關係的,現階段連總統的話都不可信了。我重點是要看有沒有邏輯,不是無腦瞎罵。這只是我的主觀推斷,發佈一些爭議性高的政治口水比嚴密邏輯討論的文章更容易吸引到流量,獲取互動麼,藉由罵戰獲取快感。好比,伏拉夫早年是拍介紹紅酒影片,沒人要看 理智的谈谈伏拉夫 - 知乎。但開始甲亢稱讚中國之後,就獲得了流量密碼!話說回來,我只要隨口講一句「國民黨不倒,台灣不會好」的無腦口號,保底40%的流量都會來給我按讚!但我覺得這樣沒啥意義就是了~呼口號的人很多時候只是顯得你沒在思考,只想扁人。很懷疑某些人是不是搞不清楚FB個板與公共空間的差別。並不是說粉絲專頁不能談政治,但是比例要把握好,像「蘇一峰」就控制的不錯,嘴政府的時候還會分享衛教知識,「瑪雅國」有時候也會有用考古知識嘴小草的貼文,但它們不是整天都活在政治裡面。嘿,那我的FB專頁又該怎麼說呢?我有100%時間都在講政治嗎?我有十分甚至九分的自信的說,沒有!法學老師廖震最近一句話講的不錯:「我們每天活在政治裡面,但要整體活在選舉裡面嗎!?」

  • 20250121

    2025中央政府總預算三讀通過 - 台灣民眾黨 Facebook 辛苦民眾黨立法院黨團,澄清圖卡這次來的很即時,一一打臉民進黨的「砍預算,國家恐…」的造謠圖卡。順帶一提國民黨真的是俗辣,敢提就要敢刪,一堆砍到1元的提案又撤案是怎樣,不敢刪當初幹嘛提。公視亂刪23億元惹到一堆文藝人士左逼(雖然這些人本來就是吸奶水過活的,本就不會對國民黨有好感),就算撤案了改刪1%,但形象更加回不去了,國民黨每次撿到槍就會自爆。藍刪預算又撤案 綠委批荒唐:2分鐘讓1.2億預算復活 - UDN 許多版本最後改通過民眾黨的理性監督版本,把講不清楚的,成效不彰的,預算案全部凍結或刪除。結果民眾黨的提案也沒有國民黨提的那麼誇張,甚至不少都不支持。好啦只刪業務費一部分,其餘給你啦乞丐。

  • 20250121

    圖片 一些Linux用戶認為在桌面放waifu wallpaper很重要,可以表示自己個性,也方便po在網路的時候吸引到一批man of culture的人士。但其實我總覺得「女人!你擋到我打電腦了」經過審慎思考之後,還是覺得除了擺拍的場合,大部分時候我的桌布簡單就好。在經過繁雜的視窗作業之後,感到疲憊,看向桌布,應該要是「祥和」的景象(圖上),不是含情脈脈的血脈賁張(圖下)。說來有趣,這張強襲魔女的桌布我真的蠻喜歡的,不會過份暴露也不會過於平淡。套用到手機,也是這個考量吧,動漫桌布比不上內建風景照。且手機是隨身設備,我不想在用行動支付的時候不小心把老婆玉照也曬出來,被人聞到好重的油味。

  • 20250120

    你還不配做台灣人,也不配做革命黨 - 李敖大哥大 這部影片分成兩個部分,第一個講台灣人的身份認同問題,第二個講所謂民進黨人自稱革命黨結果卻很孬的樣子。後者比較像是私人恩怨所以沒什麼好談的,前者則是很重要的部分。看這些大中華膠的論述有助於釐清台灣的國籍問題,地理上我們是台灣人,但是政治上我們還是中國人,也就是中華民國人。要推翻這個現況,光靠著大聲疾呼我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是不夠的。這不是廢話嗎,台灣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統治,這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問題在於沒有人敢真的建立台灣國,陳水扁以前很努力了,公投都搞了,但還是選擇騙票路線,繼續擁抱中華民國。李敖他老人家從20年前罵到現在,結果民進黨還是一個鳥樣。用假意台獨來騙票,現在不過是多了一個抗中保台的使命感。試問,脫掉這兩個議題,民進黨的政策主張跟民眾黨又有什麼差異呢,兩岸一家仇比一家親好嗎?川大大和習大大都不給你獨立,拿不可能的事情當政見那不就是妥妥騙票嗎?在沒有美日介入的情況下,我們又不可能打得贏中共,主動挑釁就準備變成烏克蘭,到時候懂王可能還真的會核爆台積電。我很好奇李敖如果還活到現在會怎麼看民眾黨,或許是像趙少康那樣高高在上的姿態吧。但看看他兒子都臣服民進黨的抗中保台論述了,這樣看來也不是很樂觀。有趣的是,李敖以前支持的新黨(他甚至身體力行在節目中鼓吹兩岸統一,這是否)現在很喜歡來蹭民眾黨的活動,或許他們認為兩岸一家親理念能夠潛移默化的促進和統!可惜的是,我黨沒有操弄統獨問題的心情。只要知道,台灣民眾黨是源於台灣本土的政黨,不是外來的,更不是中共代理人!

  • 20250120

    你但凡讀過一點經濟學原理的書,也不會成為共產主義的狂信者。美國經濟學家Thomas Sowell:我們這個時代最危險的趨勢之一,便是通過制定「仇恨言論」法,使得講真話成為「社交上不可接受的」乃至「非法的」。我實在不能理解,那些認為各行各業都該有少數族裔代表的人,卻為保守主義運動也有黑人代表而煩惱。這大概就是我可以同情安那其主義以及共產主義的等極左派系的左派,但是理性上不能支持的原因。我非常厭惡社群媒體的身份政治,你是什麼樣的人不會因為你支持哪個政黨哪個主義,就讓你變成天龍人身份的存在,就像即使我是柯粉也不代表我就絕對是務實理性的好人。如果我們把這個邏輯透過腦內風暴,造成土石流滑坡,可以得出結論:社群媒體的minorities非常喜歡抱團取暖,左派的意識形態包含很多部分,然後他們會因為政治正確的大旗聚集在一起(舉例:女權、LGBTQ、台獨份子、喜歡跟風亂抵制麥當勞的人士、共產主義者、民小、青鳥、文藝人士、仇中人士…有點地圖炮了),但仍會因為左派無限可分的定律開始內戰抓叛徒。如果詳細下去分類就會發現,他們的訴求本身就不能構成一個完整的論述,只不過是將一切的要求都上升到絕對神聖的「人權」罷了。凡事看感覺的人,就非常容易被趨勢影響跟著跑。所以,很多時候,放下身份,看事情往往會更為透徹。我甚至在想,假如我是沒有黨籍的民眾黨支持者,你又如何用雜草的術語來概括我的存在呢。

  • 20250119

    一下用KDE,一下用GNOME,大腦真的不會有星爆的感覺嗎?操作邏輯完全不同。我以前是這樣的,兩部Linux電腦不同界面,很享受這感覺。可是我發現還是不要再提高自己工作的負擔了,所以每次嘗試GNOME沒多久,還是會裝回KDE。文組學程式真的沒有大腦在星爆的感覺麼?純文組的,平常在學校學的人文政史東西,到了講求邏輯的0與1資訊世界,突然發現自己沒有用文字胡謅的空間了,因為電腦輸入指令錯了,就是不會動,數學不會就是不會,不可能像你申論題瞎掰還能混過去了。好吧,這是我在blog寫文章的時候得出來的個人極度主觀的一點想法而已,也許跟是不是文理組沒有太大干係,是我愚癡。就比如我啊,寫了一篇技術方面文章的,講這個命令行工具要怎麼實現,指令要怎麼佈置,還有各種方面的調整。這整個過程是需要很縝密的邏輯思考的,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不參雜什麼虛無飄渺的大道。啊如果下一篇文章要講點政治人文的東西,就又能東扯西扯一堆東西來講了,好像這樣的筆法,把意見包裝在他人的口中講出來,懂得說故事觀眾才會買單,寫作方式會完全大變,所以才說這種模式切換是大腦在星爆,讓人覺得困惑但有趣。如果把兩種方面的寫作技巧結合起來,那就變成科普作家了吧!但我還沒那麼厲害。其實文組並非沒有邏輯,只會講廢話。一些文學院還是有寫作訓練的,他們不講風花鳥月,而是注重西方哲學說的邏輯表達,老師會告訴你如何鋪陳觀點,才能以理服人。故,即使文組沒有很強的數理知識,至少一些文組人還是知道講邏輯來服人的。狂信者除外,他們深陷意底牢結,為了自己的意識形態護航,什麼鬼話都能講的出來,拿不出數據,講不贏就情勒,說你舔共賣台什麼的。

  • 20250118

    有些筆電廠牌到現在還是不注重喇叭,導致幾萬塊筆電的音質可能比手機還差。提昇Linux電腦喇叭外放音質的神奇軟體~EasyEffects,類似以前Android手機都要裝的Viper4X,或是Dolby Atmos,Linux自然不可能會有這類專有軟體。好在我們有開源的EasyEffects能用,它依賴PipeWire給音訊加上特效,除了加強聽感的等化器之外,還有專業的調音面板,讓筆電喇叭的音質(應該說聽感)好一點。過去因為我MSI Modern 15筆電喇叭實在太爛(二萬塊的筆電ㄟ!),高頻一點的聲音就很容易破音,所以我需要裝這個,改善聽感。現在,買了3.5mm與藍牙兩用的攜帶式喇叭給筆電連線之後,順便發現Linux支援SBC-XQ編碼,這東西就沒太大用處了。其實台灣白牌廠商有時候真的很懂消費者要什麼,電子產品賣的比歐美日大廠要有性價比,並常常推出這種萬金油產品。但你知道的,台灣很多白牌廠商都是貼牌中國品牌,所以其實你要感謝那些中國廠商才對。當然這種的也有風險,像是真的太低階的廠商做出來的產品,就是品質不佳,例如我以前買過的Aibo藍牙與Wifi兩用滑鼠,就真的很爛。

  • 20250118

    這可能只是我的幻覺,歐美人的網路比中港台的網路要溫暖有人性。我看有些支黑也是這樣認為的,從中國潤到國外之後才發現正常人相處的模式。歐美論壇的troll也是很多啦,但是整體氛圍是沒有那麼戾氣重的,他們的人文精神比華人做題家卷也要卷到網路上的風氣差太多了。就以Minecraft相關的社群來說吧,如果在Facebook萬人社團發一篇新手蓋房子的文章,就會被罵到體無完膚;相比,即使是在萬人Reddit大板po文,會有很多鼓勵的留言出現,說你的房子蓋的很好。再來,Reddit真的什麼板都有,整個站政治傾向左傾可能不能使人接受,但拋開這些,裡面有很多互助社群。即使Reddit是匿名制社群,卻還沒有像4chan那樣無王法。我不論是在胃食道逆流、糖尿病、帕金森氏症之類的板,都能看到友善的互助氛圍,頗有那種線上基督教教會的感覺。台灣的板普遍缺乏大愛,巴哈姆特酸甜苦辣板和Mobile01現實主義者太多,你講個幾句就被長輩訓斥。Dcard和PTT則是像是文青式的小互助感,我們的同理心還不夠大。甚至不在網路上發聲,埋首默默做事的慈濟團體都比這些人要來的關愛他人。然後有一天,我會想起這段文字「他依然向往着长岛的雪,依然向往着潘帕斯的风吟鸟唱。很久我才知道,原来长岛是没有雪的。」———— 據說是帝吧的經典作品。

  • 20250117

    博碩文化2003年曾經出過一本毛慶禎寫的《KDE桌面美化大作戰》,看封面,那個時候還是KDE 3.0的時代吧,這些前輩真是厲害!少數在市場上願意出桌面導向而非伺服器導向的Linux書籍。以現在的觀點來看,當時KDE 3真的是醜的要命,跟GNOME 2一樣,一直延續到KDE 4,Oxygen主題還是有夠醜(對比同時代的Windows 7而言)。KDE 5之後出了Breeze主題,才逐漸有品味起來,像是現代的作業系統界面。有趣的是,KDE 4聽說bug太多被Linux社群視為黑歷史,但KDE 3還有人fork之後一直維護到現在,那就是Trinity Desktop。這有點類似Mate桌面復刻GNOME 2的操作,讓人見識到何為活化石。搜尋Linux桌面的時候常常看到美化的字眼,說真的我蠻厭煩的。我想怎樣用我的Linux系統,你給我管!是是是,可是我沒太多力氣玩美化了。什麼時候放棄玩「美化」Linux桌面,變成「預設的就很好看了」主義。…發現自己的品味真的有夠糟糕的時候,根本做不出r/unixporn別人分享的樣子。有些人天生沒有美感,需要受過藝術訓練才能知道什麼叫做美。否則裝一堆有的沒有的東西亂搞,得出的東西像是Word文字藝術師+長輩圖一樣的東西,不然就是無腦抄Mac,純粹浪費時間。做太多客製化的設計,好像是自爽而已。雖然DIY過程很有趣,學到很多底層原理,可是到頭來我還是要電腦工作的,不是整天「玩電腦」。這就是為何我逐漸對i3wm、Hyprland這類tiling managerr不太有興趣的原因了。他們不像DE開箱即用,要花時間設定一堆東西,有時間再說吧。相較之下,GNOME的Adwaita主題與KDE Plasma的Breeze主題,這俩桌面經過多年發展已經成熟,預設的美感就很棒了,不再像是程式設計師不懂UI/UX隨便拼出來的玩意,根本無須過份美化!至於XFCE這個活化石,界面像20年前的CDE。被迫用這個桌面,可能還是要來點eye-candy的GTK主題才會順眼點吧。我們還是專注在生產力吧,macOS和Windows的經驗告訴我們了,有了不算壞的GUI之後,不用是程式高手也能用好電腦,高效率完成工作。

  • 20250116

    Thinking Different – Using Linux in Design • tim rodenbröker creative coding 奇文共賞:設計師可以用Linux電腦工作嗎?作者批評Apple過去憑借反叛精神,籠絡了一票設計師用戶,使其成為業界標準,沒Mac就不能工作。但現在Apple已經失去了以前的叛逆風骨,只想著錢!有很多人依然用著貴森森的Mac,心甘情願被綁架。Think Different,作者就以身作則,將Macbook裝上Ubuntu,切換到自由軟體的世界。即使被同行帶著異樣眼光看待,他也要在Linux做設計。可,作者介紹了轉換到Linux的好處,例如永續經營(permacomputing)的概念,最可惜的沒有提到更多具體例子,他居然說要用ffmpeg來處理影片!?我想看他分享Kdenlive和Krita這類軟體的使用心得啊。我是很認同"Creative Focus on the Core, not just the Surface"這句話啦,畢竟很多設計軟體其實操作概念是共通的,只是觀念要轉一下。如果用程式設計的概念下去理解就能猜到一個功能要怎麼達成,可惜很多人被GUI制約了。他們不懂得底層原理,不懂得轉換想法,只是因為這個程式的按鈕擺放位置不一樣就不會操作軟體了。誠然,我們不應該強求電腦用戶就一定得學習底層程式知識,他們只不過要完成工作而已。但切換到Linux,讓你懂得更多,問更多問題,質疑以前習以為常的事物,這難道不是一種啟靈式的體驗麼?

    最近有一個阿嬤上傳了如何在Debian操作ffmpeg的教學影片,在Linux社群一炮而紅,我阿嬤都比你強的概念。How To Use FFMPEG On Linux. by Andrea Borman。再看她推薦Windows用戶轉Linux的影片。Why You Should Think About Switching To Linux. by Andrea Borman 她真的是很純的Linux用戶,使用Debian,安裝復古風格的LXDE,還使用Guvcview的極簡程式錄影。這什麼stereotype的Free Software Foundation支持者畫像XD。且這位女士是反疫苗者。

  • 20250116

    Fern x Stark FULL ANIMATION!! by Maplestar 這部葬送的芙莉蓮二創動畫真的是傑作,專門請人配音,搭配精細上色的作畫,把二創作品搞得像是官方作品一樣。鈴華勇太@二原 on X: I had the opportunity to work with @Maplestar_Art on his new Fern and Stark animation.。這種情況已經多久了,收donate的自由繪師做出來的動畫作品比裏番業界的還要好,甚至許多表番的賣肉場景已經無限趨近於裏番,看看黑獸2那個鬼樣子 宣洩 黑獸2 這是三小 為什麼有狗?宇宙大燒賣? - PTT AC_In,續集乾脆改成開放眾籌吧,現在已經不可能再做出以前魔人品質的動畫了。雖然網路上自由繪師的做的影片很短,認真看畫格的能看出不少粗製濫造的地方,但是更能很切合觀眾的性癖好。Maplestar許多二創動畫都很棒,像是這一部片就包含了前戲、正常位、後背位、乳搖的各種呈現,還有修塔爾克肉棒撞擊費倫肥臀,表現得很親密恩愛,非常好用。

  • 20250116

    Zen Browser - welcome to a calmer internet,終於有不是基於Chromium開發的新瀏覽器出現了。私以為,電腦上界面最好看的瀏覽器(先不討論擴充元件和自訂CSS),是macOS的Safari,還有Linux的GNOME Epiphany。他們不如主流的Chrome、Edge、Firefox要受歡迎,但是界面設計很有一套,有一種設計師製作的產品的美感。可惜我沒辦法支持他們,因為他們使用第三種瀏覽器排版引擎WebKit,迫使開發者還要分神去支援他們的詭異標準。GNOME Epiphany或許還有討論空間,但Safari就完全是Apple主導的封閉式標準了,這東西就跟蘋果產品的維修容易度一樣,屬於不可燃垃圾一枚。現在我們有了新選擇,Zen Browser,它應該是受到Arc Browser影響,所以採用全新的設計語言。不一樣的是它為開源專案,基於Firefox修改而來,登入Mozilla帳號即可同步書籤。並且支援Linux、Windows、macOS系統。在Ubuntu上使用Flatpak即可安裝體驗,原生支援Wayland工作階段,且Linux版已經包含DRM支援套件(macOS和Window用戶哭哭)。Zen Browser提供側邊分頁欄、懸浮網頁視窗、工作區、分割螢幕的功能,它把許多人希望有的進階功能都加進去。如果用網頁程式就能完成工作,那麼Zen Browser的工作區設計就是真正能夠做到不離開瀏覽器視窗的設定,只要同一個視窗切換即可。此外,Compact模式能夠隱藏所有UI元素,要滑鼠移動過去才會顯示,給你一個平和安祥的瀏覽體驗。最近還有一個基於Firefox修改的瀏覽器,是來自日本的Floorp,可是他們比較像在抄Vivaldi,沒有Zen Browser那麼有設計感。開發者選擇了一條艱難的道路,首先Gecko非主流的引擎,不少網頁支援度都有問題。此外,他們不像Chromium一樣容易跨平台,要開發Android與iOS版本非常困難。再回頭看看Arc Browser,Arc 真香!腦洞大開的功能讓超多 Chrome 死忠粉決定把 Arc 當作預設瀏覽器了! by Papaya電腦教室 側邊欄原來是書籤結合分頁的設計啊!截圖加上白板真的蠻吸引人的,哇哇,把圖片任意拖曳到畫布上,點一下還能追蹤原始網址來源,考慮到用戶,便利整理資料的設計,真的很吸引人。希望Zen還是AFFiNE能早日加入這類便利功能。可是額,後面的白板功能已經根本不是單純瀏覽器了吧,少即是多原則被破壞了,要是他們功能膨脹到像Edge那樣我反而就不會想用了,功能應該加到點上就好。

  • 20250116

    中央政府總預算案今起協商 部會文宣費擬全砍 - 聯合報 感覺跟民眾黨比起來,國民黨表現的更明顯像是政治報復吧。即使阿北被抓走了民眾黨也沒有刻意用這點當理由來刪預算,而是用績效,還有官員拿不出資料的態度,就事論事來刪,這點很好。而且前幾個月就講過好幾次了,會把官員的態度反應在預算審查的立場上。反觀,我覺得國民黨很多刪除的東西其實還蠻莫名奇妙的,例如因為內政部的巨人圖卡惡政隱國民黨就刪預算,噗。不滿遭影射是「奇行種巨人」 藍委怒砍內政部1192萬預算 - NewTalk。可是像是公視的預算有必要刪嗎?國民黨批Taiwan Plus刪公視23億預算 吳沛憶:刪錯預算讓公視關台 - 自由時報 雖然對一些政治正確的劇沒什麼感覺,但萬一民眾黨真的支持提案,不投廢票,看未來我們的黨部要怎麼對外解釋。有些預算的名稱差一個字就差很多了,也許這些錢真的是養文青側翼用的,大內宣超級爽,其實刪了只有側翼會鬼叫的那種,眾所周知左逼在網路上總是最大聲,I am offended!!! 就能震遍千里。我只知道未來民進黨的認知作戰會比國會改革時期更誇張了,例如國造潛艇的預算只是被凍結,不是刪除喔!下水測試完才能動支。國造潛艦後續艦預算不砍了!改凍結18億海測後解凍 國防部回應了 - NowNews 但光是這點又能被民進黨操弄認知作戰很久了,那些綠色媒體親一色報導超譯內容的解讀,根本沒人詳細去看到底刪了哪些預算,只作為讓青鳥飛出來的仇恨藉口。還有自己happy的錢沒了,狗官不懂得開源節流,順應形勢把錢挪到真正有需要的項目上,逼得中研院明明沒被刪除預算卻也要跳出來靠北,說別害我的經費被砍掉預算的部會挪走。中研院為全國科學研究與人才培育預算請命。最後執政黨整天指責對手賣台,可撥啊。簡單刪點浮濫的預算怎麼了,又沒有把必要維持運作的錢都斷了,這樣就亡國?那不正好嗎!取代中華民國建立台灣國的時刻終於到了,啊我忘了台獨龜孫沒那個膽啦,中華台北的蟾蜍王,不要學尹錫悅因為預算被擋就想嚴嚴喔,人家終於被抓進去了。詳解第二次尹錫悅逮捕行動:10倍警力直搗官邸抓人…尹「預錄影片」持續詭辯 - 轉角國際udn Global。一些文藝工作者因為奶水斷了,會不會使出垂死掙扎做出最強大的認知作戰宣傳,支援亂罷免立委,還不知道。那麼我們反擊這種噗噗跳的作法就是全都給它投不同意票,再加上之前的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地方圍毆中央,給蟾蜍王痛快!秦假仙、小蟑螂,海扁蟾蜍王 - 霹靂布袋戲片段

  • 20250115

    再來一個「中國開發的軟體就應該抵制嗎?」的問題。如果貫徹這個理念,我在Linux上就沒辦法打中文啦!Fcitx5是中國開發者製作的,為目前開發最積極,最主流的輸入法引擎,功能超越ibus,比RIME好配置,幾乎是開箱即用。Fcitx5還支援日文與韓文,亞洲語言的輸入法它都能用,新酷音也要靠它才能在Wayland時代生存下去。Fcitx5是自由軟體,理應不會追蹤使用者,詞庫也都是離線的,唯一一個值得防備的是雲拼音服務,沒有SSL加密的都不要用。Fcitx5的一個好用功能是繁簡轉換,允許用注音輸入法打簡體;反之拼音打繁體也行。可以是單純的繁體字轉簡體,或是利用OpenCC將用語自動轉換為台灣用語(支語警察自肅非常需要這功能www防止不小心打出敵性語)對了,Ubuntu在安裝選取語言的時候,如果你鍵盤語言選Taiwanese,只會得到原住民語的輸入法喔,你永遠都是Traditional Chinese。希望哪天台語和客語輸入法能被用上,可是我看它似乎連Fcitx5的版本都沒有,只有SCIM能用的樣子。我的立場一向是只要不是假開源,就沒有必要因為開發者是中國籍而抵制軟體。但如果牽涉到韌體,就又有了一堆能被質疑的地方,就像華為5G因為政治因素被美國封殺一樣。5G禁用中國貨 NCC資安長:開源軟體是隱憂 - 大紀元

  • 20250114

    應該注重應用而非技術層面的枝微末節,別整天強調這是AI喔。AI這個術語已經被濫用的太厲害了,現在什麼新創都要加上AI兩字,一些老牌軟體也推出AI東AI西的新功能,看了就頭痛。AI下轄很多研究科目,從自然語言處理到機器學習都會參與其中。講到用途的話,很多東西的操作也會跟AI扯到一塊,例如放大圖片不失真、音樂去背景音、影片自動去背等等,都可能會被稱為「AI」。2023年之後,AIGC技術出現後加劇了這種現象,導致人們只要以為讓機器變魔法的技術都能稱之為AI。我在網站寫相關文章的時候也曾經用過"AI"的tag,甚至有一個專門分類叫做「開源AI技術」,但是我接觸多了之後就覺得這樣不對。有些根本就只是簡單的演算法而已,跟AIGC差得遠了。況且,很多AI技術一開始剛出來只有paper和demo用的命令行程式,這些開源技術成熟後,被其他軟體拿去用,整合到其中,人們就很難察覺到其中AI成份存在了。舉個例子,Upscayl整合了ESRGAN,還會有有人過問背後的原理麼?這促使我重新思考,我要不要再用這麼技術性的分類,還是應該注重在實際用途上來分類呢?比如,把「AI影像處理」改成一般的圖片處理軟體對待即可,強調用途與對使用者的好處。AI是一時的,但能不能永久持續下去未可知,我就把這個分類砍掉了許多,畢竟當初就是有點跟風才推出這個專輯的,現在就保留我覺得比較有用的語言模型和生圖技術就好。

  • 20250114

    新青安優貸被刪了!民眾黨減列、凍結總預算3000億 狂轟沒必要 - 中時 無聊,簡單砍點大內宣預算。我覺得還是屠少了,國民黨好像還有更多案子要刪。這些國防以外非必要的預算,不砍行嗎!把錢都給黑熊軍和自家人綠電了還敢靠北沒錢給台電補貼呀。數發部拿一堆錢,做了很多事情,但是拿不出像樣成果,活該被砍預算。未來或許能看到側翼圖文作家面對AI生圖(意即不會製作內容,宣傳上處於弱勢的一方,也有了武器反擊這些文青,不然聲量最大的反黨插畫家就只有亞克和風格醜醜的觸極者……),再加上被黨斷絕經費的模樣。

    投入民眾黨主席補選黃國昌:關鍵是跟柯文哲長談 - 中央社 其實我真心不希望黃國昌選黨主席,從選前就這樣認為,如果要黨員投票的話我應該會投蔡璧如。他已經付出太多了,過去當時代力量應該就快煩死他了。興沖沖的跳過來民眾黨,簽署了不管黨務的協議,準備好好做事,結果不到一年,黨主席被關入黑牢,要被迫接下這屎缺的位置,應該讓老師專注在立法院做事就好。因為阿北被司法迫害,現在他被迫要挑起這個重責大任。儘管外人認為這是皇帝登基,但在我看來是時勢造英雄,就像進擊的巨人the reluctant hero這首歌唱的一樣。然後他是黨內的政治明星,擁有極強的號召力。這樣他主動下來選,不就贏定了嗎。自爆找過王婉諭!蔡壁如:就算黨內不高興 也應團結「敵人的敵人」 - 東森新聞雲 雖然蔡有藍營買辦的嫌疑,但是他也是意圖團結更多力量的人,故依然是值得考慮的黨主席選項。唉!希望他別真的像柯一樣出事。真的選上之後,重新改革內部黨務,不要再有假帳問題,重新出發。

  • 20250113

    「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這句話出自著名心經,從字面上理解的話這句是最吸引我的,「遠離顛倒夢想」用詞夠中二之外,還揭示了人生虛假的道理,當你能看脫空性,就離悟道不遠了。另外,我最印象深刻的是基努·李維出演的小活佛(1993)電影裡面講述的片段。幾個小朋友被認為是轉世靈童,帶到不丹尋找老師,過程中順便演出了佛陀的身世,裡面大戰魔羅,看透幻象的特效做的實在太好了。用西方人的角度講述了佛陀的「中道」,如果琴絃太緊,聲音粗澀;琴絃太鬆,則聲音沈悶;不鬆不緊,聲音才會美妙。這段適合作為行事準則。離二邊之極端邪執,取一種不偏於任何一方的中正之道。最後的一幕,老喇嘛圓寂後,才緩緩唸出心經。現在回想這個劇情還怪好笑的,藏傳佛教喇嘛直接到美國抓人,在美國都是陰間濾鏡,到不丹就變成晴空萬里XDD

  • 20250112

    人生的目的,遊戲的真實,其實都藏在Minecraft的終末之詩(End Poem)了。這是打倒終界龍才會跳出的作品,有些玩家可能會跳過,但是細細品讀便能讀出趣味,裡面暗示玩家把遊戲世界當成真實,可是總有一天要從夢中醒來,繼續做名為人生的夢,了解到你是宇宙的一部分,你是被愛的。詩裡面有很多精妙的比喻,例如「告訴他如何活著,就剝奪了他體會人生的機會」。如果覺得讀文字太艱澀,那麼這裡有一部影片版。The Reality of Minecraft’s End Poem by Pixel Plug 拍的實在太具象化了,這才是Minecraft真人電影該拍的主題吧。許多玩家都探討過Minecraft會越玩越孤獨的問題,比如早期C418的配樂都刻意選很孤獨的歌曲,我覺得那些音樂在生存模式聽來會更荒涼,1.17之後加入谷岡久美的音樂風格才稍微改變。如果不玩多人伺服器,靈感又逐漸枯竭的話,就會盯著方塊世界不知道做什麼好。這就是為什麼Mojang要加一堆RPG元素讓玩家有事做的原因。不過,終末之詩其實很好的解釋了玩家繼續做夢的因素,只要人們的想像力不減,那麼這個無限的方塊世界依然有無限的可能。

  • 20250111

    仕途與識途有很大的差距。民眾黨1/11釘孤枝的集會據稱來了超過十萬人,還真的被郭正亮說中,現場擠的都進不去,從自由廣場前面塞到後面大馬路,人還在不斷湧入,搞得好像總統大選時候的盛況。國民黨的立委烙人來確實起到了推波助瀾的效果,幸好沒有白目在舞台講「公平正義侯友宜」的蠢話了,而是聰明的把矛頭對準司法不公的議題,他們用這個方式賺取名聲。還來了二個民進黨創黨元老助陣,讓氣氛更熱烈。額,雖然有個立場怪怪的就是了,林正杰加入剛成立的民進黨後又跑到統促黨,看來確實不是所有支持黨外運動的人士都支持台獨,好比陳文茜和李敖,他們終其一生追求的只有心中所謂的正義吧。一年後又回到這個地方,離凱道只有幾公里,當我再次聽到「穩穩的走」大合唱的時候,不禁感慨萬千。這一次,少了那個男人在這裡跟我們一起唱。所以未來,我們民眾黨人要繼續奮戰下去。

    但是,為什麼參加這麼多次活動,我在跟大夥合照的時候還是會有一種疏離感呢,有些人把政治人物當神拜,到達了狂信者的地步。總覺得能體會被叫職業學生的感覺了,原本以為那些人不務正業,結果我好像也是這樣,所以除了民眾黨外,我逐漸能對民進黨的造勢動員感到同情,尤其是那些外圍人士,雖然我反對藐視國會的那群人,雖然我跟他們立場相反。黑熊也罷青鳥也罷,裡面不少人都是沒有進入核心權力組織的人們,他們勢單力薄的參加抗議行動,很可能自己還在就學,沒有獨立謀生的能力,成績不咋樣。或者更誇張的說是社運仔,靠黨施捨吃飯的人:清鳥覺青仔的30個特點,你中了幾個? - Dcard。不在乎自己的前途如何,只抱著對公民社會的一股熱情參與社會活動,期望能拯救這個國家。可是若混不好的話到頭來只會是一場空而已。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當政治網紅吃飯,要當黨公職需要一點手腕,這很多人是不具備的。當你覺得這個活動需要你我站出來,少一個人不行的時候,就會覺得是不是被利用的感覺。你會覺得好像,我的存在意義是因為支持這個大家庭而且存在,離了這種集體感情就不復所有。有些政黨宗教化的趨勢,應該能從這裡看出端倪。到頭來我這麼積極參與是為了什麼呢,原來是不肯面對現實所致使的。为什么穷人喜欢讨论国家大事? - 知乎。社會階級越卑微的人,比如窮秀才,似乎越容易被野心家利用,關心那些本來對生存無益的事物,說保護台灣自由民主法治,能換到明天的幾份餐呢?像我這種讀書讀的半死不活的,都被人說不如快點兒去工作,忙起來便沒時間想這些有的沒了的,那些政客的權術又關我們什麼事呢,頂多是在PTT靠北幾句的談資罷了。自然而然的,社會化會磨平你的稜角,覺得與其想改變這個國家,還不如想著怎麼搞好手上的案子要重要。仕途與識途有很大的差距,關心政治不如關心自己的錢途。即使如此……即使如此…..我……還是不能對正義裝聾作啞。顧好自己前途和關心國家未來的事項並不衝突。

  • 20250110

    馬來西亞:馬哈蒂爾為何執政兩年就垮台 - BBC真有趣,馬來西亞2018年之後打破巫統執政聯盟的壟斷,兩年後新政府上台後卻不得民心,搞得舊勢力要捲土重來。台灣很難想像,這裡的人比較在意統獨(民眾黨試圖打破此現象),美國人在意左右派,馬來西亞則是種族問題嚴重,還有伊斯蘭教的宗教勢力左右人民選舉。外人來看,非政治學專家很容易搞不懂背後的邏輯吧,正如離我們比較遠的國家,透過新聞媒體看民眾黨的表現也會難以理解,因為這中間隔了好幾層的資訊落差,更有可能受到三民自誤導。只知道一些馬華因為被馬來人打壓,反而寄望於大中華主義,希望中共帶領大國崛起(漢族你崛起吧)後自己也能分到一杯羹。

  • 20250110

    Affine AI是我看過最promising的Notion開源替代品,勝過AppFlowy與AnyType。官網有很多usecase,加強宣傳產品的用處。果然這個程式又是一個Electron APP,藉此支援Linux、Windows、macOS系統,雖然Android與iOS APP尚未開發完成,但能夠用網頁版補足,這樣一定程度緩解了跨平台問題。螢幕中間有個大白板用於組織想法,將白版區塊即時轉成投影片,還有區塊式筆記、標籤資料庫功能,加上看板月曆,幾乎是把各個筆記軟體的功能都抄過來了。最重要的是這個軟體能夠自架同步伺服器,不必依賴官方Affine Cloud雲端同步,確保隱私權,使用者有自由選取客戶端的權力。這樣只要自行部署網頁版就能在任何裝置用了(不過看來網頁版還沒出教學,目前官方只提供伺服器的Docker)。部署和編譯程式的官方文件都寫得很清楚。不過我不太確定這個軟體授權條款為何,看Github有部份是MIT,伺服器部份是閉源的?商業操作手法麼。

  • 20250110

    柯建銘1人發言66分鐘,朝野協商再破局…韓國瑜無奈宣布散會 - 聯合報 你國特色的冗長發言(filibuster)!費力把事拖這個翻譯實在太好了,說要黨團協商這老頭根本不可信,每次都能從盤古開天講到現在怎樣怎樣,再賣自己老資歷,爺才不會這樣給你跪下。上週說話馬上反悔。柯建銘揭藍拒絕折衷方案,黃國昌批民進黨兩面手法 - 中央社。少數黨的狀態已經一年過去了,還想繞過民眾黨,跟國民黨私下喬,換取部份法案通過,現在沒有王金平罩了啦,只有政治奇才韓國瑜。如果他們都用這種起碼還算文明的方式抗爭那就算了,現在動不動就青鳥飛出來,營造自己很大尾的假象,結果人越來越少。漂浪島嶼–munch #10萬青鳥去哪裡_面對少數統治的事實。只要餵給他們一勺抗中保台馬上變成憤怒鳥,就能無視事實,無能狂怒。最近還要浪費國家資源亂罷免立委,民進黨內部都沒人覺得他疑似有點太極端了嘛,嗯,還真有。柯建銘拋雙罷,王世堅:反對仇恨式罷免 - 中央社 國民黨有人想跟著上車搞大罷免,但似乎只是講講而已。

  • 20250108

    Tshing-niáu-? Tshenn-mê-tsiáu-á! 我又看到一堆人以封鎖他人為豪的行為了,他們認為意見不合的人都是智障,不然就網軍,所以用自以為正義的封鎖方式對待。基本上除非刻意來我這邊洗板騷擾,構成霸凌行為,否則我不會主動封鎖別人。主要是我不想手動製造同溫層泡泡。不能因為思想令人不快就禁止它,即使它是反對黨的意見一樣。好比,我在動態牆看到小草的貼文會高興一陣子,看到綠營側翼甚或是中國小粉紅的貼文就會噁心一整天,但我不會做「謾罵一大串之後再封鎖對方」這種精神勝利法的行為。如果我判定對方就是死皮賴臉,沒什麼好講的場合,最多…就滑過去而已,你要原諒他,他可憐沒人教他。再按一下「我不想看到這個」稍稍淨化下演算法,雖然我知道這按鈕根本沒什麼用。美國主流論壇Reddit只允許woke聲音,把conservative都趕走發生了什麼事?結果就是大家以為卡瑪拉會贏,但卻是川普當選了,跟現實世界脫節。理解不同的意見存在有其必要性,大量封鎖、惡意檢舉,強制噤聲的做法只會製造更厚的同溫層,滅了不同的意見管道便會使人越來越極端,到最後中立的言論也會變得刺耳(立場溫和的反對黨,願意理性討論的),變成你只看你想看到的東西,然後到處抓敵人,認為除了自己支持的民進黨以外其他人都在賣國…..青鳥就會變成青暝鳥(tshenn-mê-tsiáu-á)。

  • 20250108

    旺旺中時集團意圖透過訴訟干擾維基百科運作,這種行為真的母湯。【連署聲明】支持開放知識及社群價值 聲援台灣維基媒體協會對抗濫訴 - 軟體自由協會

  • 20250107

    其實Linux很多東西現在用容器化就能搞定。我們這些後輩是越來越沒辦法理解安裝二進位檔跑伺服器服務的操作了,只有很少部份我覺得重要的服務會用Systemd管理。用樹莓派的時候總會發現許多特殊的作業系統,玩電玩專用的RetroPie、智慧家電專用的Home Assistant、音樂伺服器專用的Volumio等等。為了特定用途,有必要安裝專用的(dedicated)作業系統嗎?我想這有其好處,樹莓派主要用SD卡開機,使用者可以在多張SD卡寫入系統,達成換卡換系統的操作,就好像電玩卡帶一樣,也不用擔心環境被其他套件弄亂。再加上以前樹莓派硬體性能受限,必須充分利用資源的緣故,所以安裝一個專門為特定用途優化到極致的系統有其必要。不過,Docker和Podman興起後,減少了環境配置的麻煩。使用者只要拉取映像檔就能部署許多伺服器服務了,上面說的多個作業系統完全能轉換成一個個Docker容器。再者,容器化保證環境不會輕易被污染,不喜歡的服務刪掉就好了。樹莓派5的規格已經大幅提升,完全有能力撐起更多服務。容器化技術比虛擬機輕量許多,一張大容量SD卡足以取代多張SD卡。官方開發的Raspberry Pi OS已足夠應付self-hosted需求。

  • 20250107

    雖然說換到Linux後,自己幾乎脫離了專有軟體的範圍,包括用LibreOffice和Google文件取代Microsoft Office,再用以前通識學Photoshop的經驗轉換到GIMP/Krita,但是還是會有需要用到專業軟體的時候,例如我修過語言統計學的課程,計算結果必須要用到IBM SPSS跑,這個軟體需要透過學校授權碼啟用。我是成功在Linux用Wine跑起來了,但是某個選單會當掉,為了避免期末被當掉,所以我還是認命在Windows虛擬機跑。更尷尬的事情發生了,向教授提議做實驗可不以改用開源軟體跑統計,結果出糗。SPSS替代品頗多,乾脆用R語言吧,但寫程式太麻煩了!我有找到GNU PSPP,界面照抄,可是好像只有Linux版還有在維護。另外一個是幾間大學共同維護的JASP,界面很現代,可是當我把成對樣本T檢定的數據輸入後,居然得到跟SPSS完全不同的結果。果然對統計學一無所知的小呆腦還是不要太看得起自己了,乖乖用指定軟體,依照指示,按鈕按一按就解決的事情。

  • 20250107

    同情民眾黨聲音的人士相對少,而且跟綠營側翼一樣,有些怪咖都想來當柯粉。黃國昌可能是這裡面真的有料的知識型網紅,雖然最近主持風格越來越像館長,但不改他的專業素養。為了改善資訊來源過於單一的問題,所以我一直在尋找親民眾黨的聲音,順便增強相關議題方面的知識,有武器能支持論述。除了製作攻訐執政黨素材的戰組(例如亞克、Daddy Chang、一哥、不禮貌鄉民團),有利宣傳議題之外,還要有一定知識水準的人士站出來,對抗綠師與犬法官。名嘴(如蔡正元、郭正亮,邱毅就算了吧)意見勉強可以參考,但是我希望是老師學者類的人物,是相對中立一些,並且說話有理的,不搞側翼出征文化的操作。最近又找到一位了:罷免連署條件之修正-信口雌黃快走開,請用法理說服我|如果侵害參政權我的救濟方式是?|#廖震談時事 EP29。標準補習班老師的上課方式,偶爾會用法律人特有的文謅謅用語婊一下政府。他的見解是基於法理下去講的,不是政論節目的情緒性發言,我認為他的內容這還是相對客觀的,很接近事實查核中心的態度(這個組織雖然常常被說綠營側翼,但是他們的闢謠文章其實已經算很中立了),鼓勵大家理性點去討論議題,而且對民眾黨也不吝於批評。這集節目廖震講的好:「我們每天活在政治裡面,但我們要每天活在選舉裡面嗎?」人民參政權不是給你這樣浪費社會資源用的。

  • 20250107

    Threads有一篇文章認為,小草都是非專業人士,還是跑外送的社會底層,總是跑去跟專業人士討論政治議題就是在自曝其短。民眾黨是不是都是魯蛇支持者組成的,搞得好像是反建制的力量要對抗精英政治?這個推論本身就有問題,非專業人士跟專業人士戰的情況不是民眾黨特例,挑一些情緒性攻擊的留言出來鞭有什麼意思?不得不承認,我黨很多人也愛做這種事,把某位塔綠班的暴論截圖出來,大家再一起嘲笑,這種搬屎行為實在無趣。有些人會用社群媒體風向下去評斷一件事情,但有沒有可能是封鎖太多人,吸收資訊過於單一,同溫層太厚才得出這種結論,少看點三民自吧。柯文哲認為民眾黨是精英型政黨,統計資料也顯示年輕人多為大學學歷者支持民眾黨,怎麼會都是低端。穿草鞋的是有啦,但不是全部。不如問問,那些人,不要說既得利益者,就說明知道事情不對勁,但為了政治和自身利益考量所以拼命亂護航執政黨惡劣政策的人,又是存何居心?他們究竟跟哪邊的人民站在一起?從來如此,便對麼?

  • 20250106

    小知識:Ubuntu touch的Waydroid的LineageOS可以存取宿主機相機,這是postmarketOS望塵莫及的。這代表…即使在Ubuntu touch也是能用Gcam的!電腦版Linux有人建議要加入libcamera支援,好將WebCam直通進去,但Waydroid開發者尚未實現。裝置採用Halium(將Biconic轉成glibc的技術)移植,就有機率讓Android的驅動在Linux跑起來,所以相機方面的問題較容易解決。我聽說FuriPhone FLX1手機因為採用類似Halium的技術,所以他們也能在自家的Debian系統順利存取相機(那個驅動是專為Android設計的)。有趣的是他們不使用Waydroid來跑Android APP,而是自己開發一個Android App Container,除了能存取宿主機的相機外,還支援GPS與NFC直通! v24.12: The One With Androids & Cameras, But It’s Mainline Linux 從Android機修改來的postmarketOS裝置,目前只有Pixel 3A和Fairphone 5勉強讓相機動了起來,其他Android手機依然是broken。而且也只能拍照而已喔!錄影還是問題。

  • 20250106

    久違了玩了AR程式,才發現我手機SD695的性能真的很爛,卡的要死,不夠格跑ARCore,可能因為鏡頭因素誤差還很大。要拿M2 iPad出來才能順跑ARKit。欸,其實玩AR的門檻不高,看看Pokemon Go就知道了,再看看Google搜尋出現的動物3D模型就證明了,其實WebXR已經發展的不錯了,儘管互動性有限,但是簡單檢視3D物件是可行的。例如Google開發的JavaScript函式庫 Model Viewer,使用它他們提供的網頁編輯器,就能在Android與iOS的瀏覽器檢視任意glTF模型,並顯示在AR畫面(手機可能要橫置編輯器畫面才會看到AR按鈕)。要改善互動性,還是專門的APP比較好。Khronos有出一款開源的iOS glTF檢視器APP KhronosGroup/glTF-iOS-Viewer: Khronos glTF Viewer for iOS,也支援AR檢視。那Android的glTF檢視器APP呢?只有一些專有軟體廠商有做。關於WebXR的研究,PlayCanvas做的開源引擎很不賴。 glTF Viewer Arrives on Mobile with AR Support ,這個檢視器能在Android與iOS瀏覽器執行,載入glTF模型並用AR檢視(Android的似乎壞了,iOS要Safari才支援)。話說,為什麼Sketchfab不做Web AR而要堅持使用Cardboard VR模式呢……浪費了這個網站上的許多大好模型。順便複習一下:glTF格式並非單一檔案,而是材質跟模型分開。考慮到WebXR難以讀取檔案系統的檔案,那麼用self-contained的glb格式會是更好的選擇。這二個格式在Blender裡面都能轉換。讓人擔憂的是AR技術都要依賴手機上的專有軟體才能運作,不是只有瀏覽器就好…且這些技術只有Google和Apple願意下去做相關的API,自然就會被他們的服務綁住,甚至瀏覽器也得用他們指定的才有最佳效果,否則WebVR就是空談而已。

  • 20250106

    家裡沒有櫃子擺公仔?不如來玩賽博公仔。HoloModels,用手機與3D動漫人物互動,這個程式除了手機AR外還有VR版。這個就像是把MMD做成AR,可以放在實體桌子上跳舞。其實嚴格來說比較像是在玩數位版的景品吧!模型都要從虛擬的盒子裡面取出來才能玩。它能像玩洋娃娃一樣,使用噴漆工具換配件,修改模型的表情。可惜HoloModels是專有軟體,這個程式無法載入自訂模型,全部都要到商店購買,價格還跟真的景品一樣貴。雖然有跟許多動漫作品合作,提供精美的人物模型,但是這種手法就大大限制了可玩性。而且好像有鎖區,活動都是日本才有。

  • 20250105

    西元2075年,泛用型人形機器人已經實現低成本普及化,人人花iPhone的錢就能買到一隻作伴,不用編寫複雜程式就能上手。Apple公司推出Pro Max的潮潮外型機器人,每五年就會因為系統升級變卡失智,因為不能換零件只能強制報廢。Google推出理工人類型的機器人,你每講一句話就傳到後端伺服器,跟廣告公司交換資料,再由機器人的嘴巴說出建議你等會可以買什麼。但由於開放機器人聯盟的規格太亂,有人花Apple十分之一價格買到的所謂高CP值機器人每講幾句就會跳針熱當,然後他們就會說果然Android…額不是,這台爛機器人就是比不上Apple啦!那個時候,我跟一群駭客們,還在研究怎麼在這台機器人上面裝GNU/Linux,解除bootloader lock之後,繼續我們那個自由軟體的夢。機器人的外型好似Richard Stallman,我們保證這是不會追蹤使用者的系統,身邊常伴一台手機終端機,準備在機器人的GUI崩潰的時候,SSH終端機登入進去修系統。這台機器人只要當機,就會跟身邊的人說「I run Arch btw」

  • 20250105

    最適合裝Linux的,往往是非專為Linux設計的硬體嗎?在這些硬體安裝Linux,是不是就像「把你的靈魂接在我的線路上,讓這個世界開始旋轉」?東方快車合唱團的非常好歌曲!你使我旋轉!Macbook裝Linux的體驗總是比Windows筆電裝Linux好麼?或許吧。儘管Framework和System76有出專門的Linux筆電,但是在平板市場還沒有夠好的產品出現,可能是沒有市場?到頭來Surface就變成最好的Linux平板載體了。大廠設計有保證,價格對得起硬體,配件好買,這個產品線也一直有在更新。且x86對Linux的支援度真的不錯,Surface Go和Surface Pro的支援度比ARM處理器的Surface Pro X要好很多。

  • 20250105

    問問題前請先google。菩提本無樹,何處惹棕色塵埃(這款大奶賣肉遊戲的脫衣機制玩的挺花的,比第七史詩還要誇張)。用Linux越久越有萬法歸一的感悟,到最後會知道根本沒有發行版之間的差別,大家都是用Linux核心,不過是上層表相不一樣罷了。欸但是這不代表每個人都能接受自己debug的覺悟,即使理論上各發行版的差異不若與其他作業系統差異那樣大,可是就是常有unreproducible bugs的情況發生 == 故我不推薦新手用太小眾的發行版,就為了標新立異。還是先從比較多人用的開始吧,入世才能出世。除非你自認是程式天才,能夠在沒有實務經驗之下就悟出作業系統的本質,然後說我要手寫一個震撼世界的新系統。如果你脫離GNOME和KDE,去用其他tiling window manager,例如Hyprland,需要設定GTK和QT環境變數,了解XDG背後的標準就更能體會到這點。那些你在主流桌面環境習以為常的操作,竟然是背後許多開發者努力的積累。並且需要凝聚社區共識,制定標準才能形成現在的自由軟體世界,且更多時候需要妥協,找到大家勉強都能接受的共識。雖然Linux乍看之下好像碎片化,每個發行版之間標準不一,但其實還是有規律在。這就是為什麼要RTFM!!!一個好的系統一定有好的說明文件,RedHat有精美的文件,Debian有專門的手冊,Arch Linux有詳細的Wiki,更何況還有很多人在stackoverflow問問題,這些你都不看就來當伸手牌不是欠罵是什麼。依照網路上廣泛誤傳的達克效應圖 達克效應(DK Effect)的美麗錯誤 — — 對無知的無法認知:愚昧之巔、絕望之谷 by Coach Chiao,可能我現在還在愚昧之巔,認為知道一點Linux指令就很厲害了,但是背後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墜入絕望之谷/dev/null之後還是要靠著意志力繼續向前。

  • 20250105

    圖片 哪~快告訴老實說熊熊,Macbook是不是螢幕看起來比其他筆電漂亮,不然就送你去古拉格。Apple的LCD螢幕真的好漂亮,超越我所有LCD螢幕。左邊為iPad Air 6,右邊為MSI Modern 15。讓我恨不得用擷取卡外接螢幕的方式也要用iPad螢幕當我的Linux筆電輸出了。Apple的產品長久盯著不會酸,不會被錯誤顏色拖累視覺。儘管我知道花多點錢就能買到一樣品質的讓Linux用,好螢幕並非Apple專利,但是這種開箱體驗真的好,不像那些惡劣廠商賣二萬塊筆電卻還在用NTSC 72%甚至更低的面板。真的不應該花大錢配抗藍光鏡片的,現在我看的世界都是一片光鮮亮麗。或許這一年來的新鏡片讓我過去的憂鬱瞳孔,往外看的時候多了一些暖活的感覺,卻讓山不再是山,水不再水。應當是死白的東西,總是添上飴色的濾鏡,脫掉之後才發現這世界本來就沒有那麼美好。加上我對顏色其實有莫名的敏感,雖然不是設計師,可是追求顏色要準確,故,我不喜歡這個人為的東西干擾視野。就像我非常討厭手機的「藍光護眼」、「夜間模式」、「原彩」一樣,也不喜歡GCam的後製 == 一旦被差別相迷惑,就再也看不清實相。

  • 20250105

    How (and why) to deGoogle your life and protect your privacy - Protonmail Degoogle不是從這個火坑跳入另一個火坑就能解決的事情。源自歐美的草根運動,去Google化(Degoogle),主張拋棄Google的服務,改用其他替代品。但有人竟然去改用Microsoft或者Apple甚至中國品牌生態系的服務,私以為這是不夠的。這不過是從第一個火坑跳到另一個火坑的行為。Degoogle的做法,應當與自由軟體、隱私權的概念連結起來。就拿Email供應商來說吧,雖然並非完全開源,但是ProtonMail和TutaMail已經算是目前最尊重隱私的電子郵件服務了。手機呢,從Android換iPhone只會讓情況更糟糕,因為你連手機的控制權都失去了。即使Apple宣稱尊重隱私也不過是虛情假意,為什麼呢? 齊澤克|星巴克要你買的不是咖啡,而是為自己贖罪的意識形態 - 香港01 。現在純Linux手機還不成熟。比較務實的做法是買自由刷機的硬體,裝刷LineageOS、GrapheneOS這類系統。再講搜尋引擎,SearX和Kagi Search都是不錯替代品。Duckduckgo中文搜尋非常爛,不推薦。最後一個重要的,YouTube,怎麼辦,根本無可替代!我是覺得沒有必要完全拋棄,但是我們可以透過戴保險套的方式存取YouTube,防止被追蹤,例如使用Invidious服務。

  • 20250104

    有了語言模型軟體,用樹莓派搞一個AI助理應該是可行的,有人做過串接ChatGPT的操作 sucv/HoloLive2dChatbot: A ChatGPT powered and holographic chatbot based on Qt and Live2D SDK. It is conceptually a DIY-ed Gatebox.。我想要用低成本的方案達成日本Gatebox初音未來的那種體驗。Ollama或者SillyTavern都能接受語音輸入指令,並且能夠展示3D模型。接著就要煩惱如何讓這個AI助理有「立體」的感覺。花錢買機器人零件來組裝太麻煩了,我要的是人形助理不是機器狗!全息投影(hologram)可能是一個便宜的方案。利用視覺錯視的原理便能達成全息投影,像是用壓克力板鋸一個金字塔出來,樹莓派接上一塊小螢幕,播放拆成四面向的影片,影像就會合成在金字塔裡面,就像是真的投影出來。Maria. DIY pseudo-holographic virtual assistant by J. Peter。這個方式材料很便宜。如果覺得金字塔太難組,影片要切成四等分太麻煩,改在箱子裡面放一片斜板也是可行的。How to Make 3D Hologram Video Projector at Home | DIY - Creative SL,甚至還有思樂冰杯蓋版 Make a hologram projector with plastic glass cap || DIY 3D Hologram - Creative fest。稍微貴一點的方案,還有3D全息投影風扇,它透過高速旋轉,加上控制LED燈排列來投影影像,視覺效果更華麗,我看產品簡介差點想買了。但是這個方法需要在風扇上面跑專有的RTOS作業系統,並透過專有的APP與之溝通(且程式八成沒有Linux版),故我沒辦法接受這個方案。這種東西似乎只有中國廠商在做,希望哪天有人能把hologram fan的程式碼開源吧。這樣我們就能把樹莓派黏在普通的電風扇上,再串接LED燈,土炮出全息投影風扇的效果。

  • 20250104

    I hate watching videos for information - r/unpopularopinion 如果對娛樂至死有概念,就很難中社群媒體公司的計了。Doom scrolling 滑社群媒體讓人心煩,我最討厭的就是圖片和影片了,搏眼球的內容太多了,尤其現在短影音時代更嚴重,為了搶觀看率就會進一步壓縮影片時長,搞注意力經濟,導致影片變成速食文化。真的厭煩,看這種東西會損害大腦,啊啊但是這些東西好像都很多人愛看,甚至參與產出低質內容,原來我才是被多數人群拋棄的那一方麼。以前我可能也沉迷過這類內容,但是我現在是討厭這點了。不論是YouTube還是Bilibili,我看到那些影片縮圖就覺得噁心,這也是為什麼會有DeArrow擴充功能出現吧,展示真正的影片縮圖,不要在縮圖放一堆箭頭和扮鬼臉吸引注意。此外還有NewPipe及Invidious,改善這紛紛擾擾的視聽體驗。能不能不要整天只想著炒作這炒作那的,給我適當份量的資訊就好,一分鐘就講完的東西偏要塞一堆業配內容包裝為十分鐘,去你的。這樣說來,改看文字版社群就比影片要好嗎?那也得看是什麼社群。Threads和Dcard上面智障一行文依然很多,可見很多人沒了炒作用的影音就連表達想法都有問題。PTT還能接受,網頁版沒有自動開圖,但是年輕使用者有減少的趨勢。Reddit沒有Hacker News好,因為Reddit還是能夠貼圖,炒作狗依然太多了。在Hacker News,我比較能感受到平靜,這可能是古代論壇式網站的好處吧。

  • 20230104

    換張SD記憶卡,把RPi樹莓派變Wi-Fi Router - 陸向陽 樹莓派5安裝OpenWrt,連接數據機當路由器?四核心CPU當路由器這算是overkill了。讓樹莓派成為類似市面上Wifi分享器的用途,能夠接收數據機的訊號。並且連接電腦,提供Wifi訊號。理論上不裝OpenWrt也是可以當路由器,預設的Debian系統設定一下也能轉為路由。不過換系統就是抽換一張SD卡的事情。那麼還是安裝專用的路由器系統吧!OpenWrt開箱即用,比較好設定。不用擔心OpenWrt是太小眾的Linux發行版而缺乏套件。即使要臨時跑一些服務,OpenWrt也有Docker能用!是否需要天線?如果真的硬要把樹莓派當Wifi分享器,又要求訊號能穿牆的話,購買天線是必備的。樹莓派預設只有一個RJ45接頭,沒辦法容納多部電腦的乙太網路連線。OpenWRT不需要太高容量的SD卡,32GB就夠用了。

  • 20250103

    想改嘗試主流的架網站工具了,Hugo這類SSG適合喜歡DIY的人使用,但不適合想要架網站專注寫內容的一般人。以前我以為Wordpress不夠自由,但是他們幾乎是業界標準的工具,是de facto的事實標準。比起自幹前後端,或是用HTML + CSS + JavaScript三板斧胡亂組合出一個網站,Wordpress已提供一個標準化的網站管理工具,所以我想嘗試切換到這個結構,知道何謂「正常人」管理網站的方式。受Static Website Generator的中毒太深了,看到什麼做網頁的框架都想能不能有靜態HTML生成功能XD 因為我依然想要低成本架網站,serverless架構。單純託管HTML檔案的話就不用付那麼多主機費用了。那麼我就想呀,Wordpress有靜態網頁生成的plugin能用,那麼或許能在Linux Docker跑一個Local Wordpress當作編輯器後台,然後再輸出為純HTML部署?變更還能夠用Git追蹤。Wordpress網站後台不要上線,僅限本機存取,訪客看到的只有HTML檔案。

  • 20250103

    台灣的街景就是被華國美學和閩猴的審美搞爛的哈,不要當殖人就覺得自己很高級哈。總有些人懷念日治時期甚於國民政府時期,因為他們建築比較漂亮,大日本帝國在當時也比支那民國進步文明一些,再加上228事件不分青紅皂白開屠,這樣的反差不免讓人懷念過去。感覺我讀過的課本和一些歷史書有這種描述,刻意引導人產生這種想法。甚至會比較說日本和中國哪個是「較為合法」取得台灣島主權的。ㄟ可是,那是當時一些台籍精英的想法,都經過多久了,還抱持這種想法的人又怎樣呢?恨意延續那麼久,信樂團的千年之戀被你變成千年之恨了。章魚哥:你有沒有注意到他們已經都不存在了.jpg。我蠻反感「國仇家恨」的歷史觀的,好好學習歷史,讀遍各方說法,知道發生了那些事情的悲劇之後,為的就是讓過去的錯誤不再發生,可有些人總喜歡煽動仇恨,用意識形態合法化自己的重蹈覆轍式的、迫害報復行為,哪來的轉型正義可言呢。發現minorities怎麼就愛抱團呢,minorities族群會找同樣是minorities族群的人在一起,比如支持台獨,可能還會支持LGBT,然後支持其他文青喜愛的政治正確議題,當個星巴克社會主義者,蔚為風尚。切!我才不要搞這種身份政治。貓會獨立的生活,不像野狗會成群結隊!每個人的政治座標系不一樣,看事情角度不同,沒有絕對中立的人,所以在某個議題下面發表「終於有正常人出現了」更多時候是在拐彎抹角的說「終於有跟我同一掛的人出現了」。回到剛才議題。自認為少數群體的人,因為縫合太多好似正義的議題,所以非常容易成為固執的左逼,那左逼整天說要反省殖民主義,發明什麼後殖民主義的人,這些人對日本的統治又怎麼說呢?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好例子。還是說,台灣島被各國人種都屠過一輪,就因為日台親善緣故,那些壞事就能輕輕帶過?胡蘿蔔加大肉棒的策略對這些人可真有效。正常國家本來就要交流,但有些人總認為日本跟台灣是兄弟之邦,如膠似漆,這就顯得諂媚噁心了。一些反賊說,中國人五行缺爹,繼承千年來的君王思想,沒有平等的概念,對世界的認識都是認為背後要有一個人控制誰的不對等關係,因為這樣簡單的陰謀論更讓人容易理解複雜的世界。那有些台灣人真不愧繼承了中國人的血脈,總認為自己需要一個強力的爸爸!別人就是另外一個邪惡的爸爸控制的!我們要保護自己爸爸的利益,所以才有那句經典的「我是你爸爸」。「沒實力就不要大小聲」這句話本身可能也是一種缺爹觀的展現。但是他們不知道,世界不是牢籠,是一個巨大的花園。

  • 20250101

    TEDxTaipei 2013 柯文哲 生死的智慧 再會了,辭掉民眾黨黨主席的柯文哲,你是我們生命中重要的導師之一,阿北的生死觀早就看得透徹,所以才教我們繼續心存善念吧。這部影片讓我想到一件事,我一想到未來會死掉,就不禁悲從中來,雖然我離那個時候還很遙遠。大概是我讀小學五年級的時候吧,那天不知怎的,人生第一次想到這個概念,沒有網路的時代,只看圖書館借來的書怎麼會有這種想法呢。突然發現人終有一死。簡單的計算完父母還有自己的年齡後,突然覺得相處的時間並不是很長。所以就在吃飯的時候哭了。父母當時覺得我莫名其妙,我也覺得奇怪,為何這麼小就會開始想這種事情。現在看來,或許跟我當時被言語霸凌有關係吧,那個時候似乎還有半夜亂夢遊的情況發生,但我的小腦袋瓜還不知道霸凌這種概念。終於有一次撐不住,回家忍不住大哭,父母才知道這些事。雖然我曾經檢舉過了霸凌的其中一個同學,我爸還打到學校去罵老師,讓老師罵那個人,使他收斂些,不過其他人的霸凌排擠行為還是沒有消失。難道是我個性的錯嗎?No,我絕對不接受這種理由,如果讓小孩認為一切都是他的錯會毀掉自尊心的。Tears For Fears - Mad World 這些事情太遙遠了難以回想,回想到了也是一些不好的回憶。那至少我學過一些教育理論之後,知道絕對不能這樣粗暴的處理霸凌問題的,起碼我想讓未來接觸到的學生不再受到這種痛苦折磨,能幫一個是一個。……扯太遠了,關於死的問題,要到成年後才會認真的下去思考,似乎並沒有一個確定的答案告訴我們人生的目的,在邁向死亡之前,不少人還會先失智,忘記自己是誰,然後痛苦的死去。科學沒辦法回答這些問題,就像柯文哲的生死觀,什麼熵要大於0,這個太難懂啦。還是讓哲學來信服人吧。我書讀得不多,目前只知道卡謬講「自殺是唯一嚴肅的哲學問題」,所以暫時別想著主動尋死吧,不如想怎樣才算活著?此外佛法告訴我們很多道理,能夠看透生死問題,這個未來有待我慢慢學習。就算不讀佛法,它也會自己來找你。人們最常體驗的佛法道理,應該就是「無常」了。終於活到了我這把年紀,驚覺過去的一切都在崩壞中。年齡只比我大幾歲的家具、交通工具都逐漸壞了了,父母也逐漸老去。過去熟悉的一切隨著我的成長慢慢消失,可是我得到了什麼來填補這些空缺呢?人生識字憂患始。我希望未來能夠多一點東西來填補,並在這個世界上留下些什麼。壞的東西,換新的就好了。美好的瞬間,就讓它定格在美好的時候。因為珍惜當下,才能更證明我們活著。

相關文章

2024年動態牆
分類   人文藝術 隨筆
標籤   Timeline
2023年動態牆
分類   人文藝術 隨筆
標籤   Timeline
給網站加入螢窗小語的微部落格頁面,替代Facebook動態牆
分類   人文藝術 隨筆
標籤   Timeline Hu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