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轉到主要內容

2025年動態牆

· 民國114年乙巳年
· ·
分類   人文藝術 隨筆
標籤   Timeline

【閱讀前須知】

此處是我為取代Facebook動態牆製作的特別網頁,跟首頁的長篇文章不同,這裡是紀錄簡短想法之用,部份想法可能會另外彙整成文。

這裡的微部落格充滿各種觀點,尚未經過打磨,有反映時事,有靈光隨想,有偏激之言,有政治評論,可能冒犯到所有人。僅代表個人意見,請謹慎閱讀。

Parrhesia,即只說真話不欺瞞,有負面的後果也在所不惜。說真話不只是言論自由,真理顯現也符合大眾利益,更是公民義務。唯有對自己誠實才能讓我們解脫。

Humility is not thinking less of yourself, it is thinking of yourself less. 謙卑不是看輕自己,而是不僅為自己著想。


2025年

  • 20250121

    2025中央政府總預算三讀通過 - 台灣民眾黨Facebook 辛苦民眾黨立法院黨團了,澄清圖卡這次來的很即時。順帶一提國民黨真的是俗辣,敢提就要敢刪,一堆砍到1元的提案又撤案是怎樣,不敢刪當初幹嘛提。公視亂刪23億元惹到一堆吸血左逼(雖然這些人本來就是吸奶水過活的,本就不會對國民黨有好感),就算撤案了但形象更加回不去了,國民黨每次撿到槍就會自爆。藍刪預算又撤案 綠委批荒唐:2分鐘讓1.2億預算復活 - UDN 許多版本最後改通過民眾黨的理性監督版本。結果民眾黨的提案也沒有國民黨提的那麼誇張,甚至不少都不支持。好啦只刪業務費給你啦乞丐。

  • 20250121

    圖片 一些Linux用戶認為在桌面放Waifu wallpaper很重要,可以表示自己個性,也方便po在網路的時候吸引到一批man of culture的人士。但其實我總覺得「女人!你擋到我打電腦了」經過審慎思考之後,還是覺得除了擺拍的場合,大部分時候我的桌布簡單就好。在經過繁雜的視窗作業之後,感到疲憊,看向桌布,應該要是「祥和」的景象(圖上),不是含情脈脈的血脈賁張(圖下)。說來有趣,這張強襲魔女的桌布我真的蠻喜歡的,不會過份暴露也不會過於平淡。套用到手機,也是這個考量吧,動漫桌布比不上內建風景照。且手機是隨身設備,我不想在用行動支付的時候不小心把老婆玉照也曬出來,被人聞到好重的油味。

  • 20250120

    你還不配做台灣人,也不配做革命黨 - 李敖大哥大 這部影片分成兩個部分,第一個講台灣人的身份認同問題,第二個講所謂民進黨人自稱革命黨結果卻很孬的樣子。後者比較像是私人恩怨所以沒什麼好談的,前者則是很重要的部分。看這些大中華膠的論述有助於釐清台灣的國籍問題,地理上我們是台灣人,但是政治上我們還是中國人,也就是中華民國人。要推翻這個現況,光靠著大聲疾呼我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是不夠的。這不是廢話嗎,台灣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統治,這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問題在於沒有人敢真的建立台灣國,陳水扁以前很努力了,公投都搞了,但還是選擇騙票路線,繼續擁抱中華民國。李敖他老人家從20年前罵到現在,結果民進黨還是一個鳥樣。用假意台獨來騙票,現在不過是多了一個抗中保台的使命感。試問,脫掉這兩個議題,民進黨的政策主張跟民眾黨又有什麼差異呢,兩岸一家仇比一家親好嗎?川大大和習大大都不給你獨立,拿不可能的事情當政見那不就是妥妥騙票嗎?在沒有美日介入的情況下,我們又不可能打得贏中共,主動挑釁就準備變成烏克蘭,到時候懂王可能還真的會核爆台積電。我很好奇李敖如果還活到現在會怎麼看民眾黨,或許是像趙少康那樣高高在上的姿態吧。但看看他兒子都臣服民進黨的抗中保台論述了,這樣看來也不是很樂觀。有趣的是,李敖以前支持的新黨(他甚至身體力行在節目中鼓吹兩岸統一,這是否)現在很喜歡來蹭民眾黨的活動,或許他們認為兩岸一家親理念能夠潛移默化的促進和統!可惜的是,我黨沒有操弄統獨問題的心情。只要知道,台灣民眾黨是源於台灣本土的政黨,不是外來的,更不是中共代理人!

  • 20250120

    你但凡讀過一點經濟學原理的書,也不會成為共產主義的狂信者。美國經濟學家Thomas Sowell:我們這個時代最危險的趨勢之一,便是通過制定「仇恨言論」法,使得講真話成為「社交上不可接受的」乃至「非法的」。我實在不能理解,那些認為各行各業都該有少數族裔代表的人,卻為保守主義運動也有黑人代表而煩惱。這大概就是我可以同情安那其主義以及共產主義的等極左派系的左派,但是理性上不能支持的原因。我非常厭惡社群媒體的身份政治,你是什麼樣的人不會因為你支持哪個政黨哪個主義,就讓你變成天龍人身份的存在,就像即使我是柯粉也不代表我就絕對是務實理性的好人。如果我們把這個邏輯透過腦內風暴,造成土石流滑坡,可以得出結論:社群媒體的minorities非常喜歡抱團取暖,左派的意識形態包含很多部分,然後他們會因為政治正確的大旗聚集在一起(舉例:女權、LGBTQ、台獨份子、喜歡跟風亂抵制麥當勞的人士、共產主義者、民小、青鳥、文藝人士、仇中人士…有點地圖炮了),但仍會因為左派無限可分的定律開始內戰抓叛徒。如果詳細下去分類就會發現,他們的訴求本身就不能構成一個完整的論述,只不過是將一切的要求都上升到絕對神聖的「人權」罷了。凡事看感覺的人,就非常容易被趨勢影響跟著跑。所以,很多時候,放下身份,看事情往往會更為透徹。我甚至在想,假如我是沒有黨籍的民眾黨支持者,你又如何用雜草的術語來概括我的存在呢。

  • 20250119

    一下用KDE,一下用GNOME,大腦真的不會有星爆的感覺嗎?操作邏輯完全不同。我以前是這樣的,兩部Linux電腦不同界面,很享受這感覺。可是我發現還是不要再提高自己工作的負擔了,所以每次嘗試GNOME沒多久,還是會裝回KDE。文組學程式真的沒有大腦在星爆的感覺麼?純文組的,平常在學校學的人文政史東西,到了講求邏輯的0與1資訊世界,突然發現自己沒有用文字胡謅的空間了,因為電腦輸入指令錯了,就是不會動,數學不會就是不會,不可能像你申論題瞎掰還能混過去了。好吧,這是我在blog寫文章的時候得出來的個人極度主觀的一點想法而已,也許跟是不是文理組沒有太大干係,是我愚癡。就比如我啊,寫了一篇技術方面文章的,講這個命令行工具要怎麼實現,指令要怎麼佈置,還有各種方面的調整。這整個過程是需要很縝密的邏輯思考的,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不參雜什麼虛無飄渺的大道。啊如果下一篇文章要講點政治人文的東西,就又能東扯西扯一堆東西來講了,好像這樣的筆法,把意見包裝在他人的口中講出來,懂得說故事觀眾才會買單,寫作方式會完全大變,所以才說這種模式切換是大腦在星爆,讓人覺得困惑但有趣。如果把兩種方面的寫作技巧結合起來,那就變成科普作家了吧!但我還沒那麼厲害。其實文組並非沒有邏輯,只會講廢話。一些文學院還是有寫作訓練的,他們不講風花鳥月,而是注重西方哲學說的邏輯表達,老師會告訴你如何鋪陳觀點,才能以理服人。故,即使文組沒有很強的數理知識,至少一些文組人還是知道講邏輯來服人的。狂信者除外,他們深陷意底牢結,為了自己的意識形態護航,什麼鬼話都能講的出來,拿不出數據,講不贏就情勒,說你舔共賣台什麼的。

  • 20250118

    有些筆電廠牌到現在還是不注重喇叭,導致幾萬塊筆電的音質可能比手機還差。提昇Linux電腦喇叭外放音質的神奇軟體~EasyEffects,類似以前Android手機都要裝的Viper4X,或是Dolby Atmos,Linux自然不可能會有這類專有軟體。好在我們有開源的EasyEffects能用,它依賴PipeWire給音訊加上特效,除了加強聽感的等化器之外,還有專業的調音面板,讓筆電喇叭的音質(應該說聽感)好一點。過去因為我MSI Modern 15筆電喇叭實在太爛(二萬塊的筆電ㄟ!),高頻一點的聲音就很容易破音,所以我需要裝這個,改善聽感。現在,買了3.5mm與藍牙兩用的攜帶式喇叭給筆電連線之後,順便發現Linux支援SBC-XQ編碼,這東西就沒太大用處了。其實台灣白牌廠商有時候真的很懂消費者要什麼,電子產品賣的比歐美日大廠要有性價比,並常常推出這種萬金油產品。但你知道的,台灣很多白牌廠商都是貼牌中國品牌,所以其實你要感謝那些中國廠商才對。當然這種的也有風險,像是真的太低階的廠商做出來的產品,就是品質不佳,例如我以前買過的Aibo藍牙與Wifi兩用滑鼠,就真的很爛。

  • 20250118

    這可能只是我的幻覺,歐美人的網路比中港台的網路要溫暖有人性。我看有些支黑也是這樣認為的,從中國潤到國外之後才發現正常人相處的模式。歐美論壇的troll也是很多啦,但是整體氛圍是沒有那麼戾氣重的,他們的人文精神比華人做題家卷也要卷到網路上的風氣差太多了。就以Minecraft相關的社群來說吧,如果在Facebook萬人社團發一篇新手蓋房子的文章,就會被罵到體無完膚;相比,即使是在萬人Reddit大板po文,會有很多鼓勵的留言出現,說你的房子蓋的很好。再來,Reddit真的什麼板都有,整個站政治傾向左傾可能不能使人接受,但拋開這些,裡面有很多互助社群。即使Reddit是匿名制社群,卻還沒有像4chan那樣無王法。我不論是在胃食道逆流、糖尿病、帕金森氏症之類的板,都能看到友善的互助氛圍,頗有那種線上基督教教會的感覺。台灣的板普遍缺乏大愛,巴哈姆特酸甜苦辣板和Mobile01現實主義者太多,你講個幾句就被長輩訓斥。Dcard和PTT則是像是文青式的小互助感,我們的同理心還不夠大。甚至不在網路上發聲,埋首默默做事的慈濟團體都比這些人要來的關愛他人。然後有一天,我會想起這段文字「他依然向往着长岛的雪,依然向往着潘帕斯的风吟鸟唱。很久我才知道,原来长岛是没有雪的。」———— 據說是帝吧的經典作品。

  • 20250117

    博碩文化2003年曾經出過一本毛慶禎寫的《KDE桌面美化大作戰》,看封面,那個時候還是KDE 3.0的時代吧,這些前輩真是厲害!少數在市場上願意出桌面導向而非伺服器導向的Linux書籍。以現在的觀點來看,當時KDE 3真的是醜的要命,跟GNOME 2一樣,一直延續到KDE 4,Oxygen主題還是有夠醜(對比同時代的Windows 7而言)。KDE 5之後出了Breeze主題,才逐漸有品味起來,像是現代的作業系統界面。有趣的是,KDE 4聽說bug太多被Linux社群視為黑歷史,但KDE 3還有人fork之後一直維護到現在,那就是Trinity Desktop。這有點類似Mate桌面復刻GNOME 2的操作,讓人見識到何為活化石。搜尋Linux桌面的時候常常看到美化的字眼,說真的我蠻厭煩的。我想怎樣用我的Linux系統,你給我管!是是是,可是我沒太多力氣玩美化了。什麼時候放棄玩「美化」Linux桌面,變成「預設的就很好看了」主義。…發現自己的品味真的有夠糟糕的時候,根本做不出r/unixporn別人分享的樣子。有些人天生沒有美感,需要受過藝術訓練才能知道什麼叫做美。否則裝一堆有的沒有的東西亂搞,得出的東西像是Word文字藝術師+長輩圖一樣的東西,不然就是無腦抄Mac,純粹浪費時間。做太多客製化的設計,好像是自爽而已。雖然DIY過程很有趣,學到很多底層原理,可是到頭來我還是要電腦工作的,不是整天「玩電腦」。這就是為何我逐漸對i3wm、Hyprland這類tiling managerr不太有興趣的原因了。他們不像DE開箱即用,要花時間設定一堆東西,有時間再說吧。相較之下,GNOME的Adwaita主題與KDE Plasma的Breeze主題,這俩桌面經過多年發展已經成熟,預設的美感就很棒了,不再像是程式設計師不懂UI/UX隨便拼出來的玩意,根本無須過份美化!至於XFCE這個活化石,界面像20年前的CDE。被迫用這個桌面,可能還是要來點eye-candy的GTK主題才會順眼點吧。我們還是專注在生產力吧,macOS和Windows的經驗告訴我們了,有了不算壞的GUI之後,不用是程式高手也能用好電腦,高效率完成工作。

  • 20250116

    Thinking Different – Using Linux in Design • tim rodenbröker creative coding 奇文共賞:設計師可以用Linux電腦工作嗎?作者批評Apple過去憑借反叛精神,籠絡了一票設計師用戶,使其成為業界標準,沒Mac就不能工作。但現在Apple已經失去了以前的叛逆風骨,只想著錢!有很多人依然用著貴森森的Mac,心甘情願被綁架。Think Different,作者就以身作則,將Macbook裝上Ubuntu,切換到自由軟體的世界。即使被同行帶著異樣眼光看待,他也要在Linux做設計。可,作者介紹了轉換到Linux的好處,例如永續經營(permacomputing)的概念,最可惜的沒有提到更多具體例子,他居然說要用ffmpeg來處理影片!?我想看他分享Kdenlive和Krita這類軟體的使用心得啊。我是很認同"Creative Focus on the Core, not just the Surface"這句話啦,畢竟很多設計軟體其實操作概念是共通的,只是觀念要轉一下。如果用程式設計的概念下去理解就能猜到一個功能要怎麼達成,可惜很多人被GUI制約了。他們不懂得底層原理,不懂得轉換想法,只是因為這個程式的按鈕擺放位置不一樣就不會操作軟體了。誠然,我們不應該強求電腦用戶就一定得學習底層程式知識,他們只不過要完成工作而已。但切換到Linux,讓你懂得更多,問更多問題,質疑以前習以為常的事物,這難道不是一種啟靈式的體驗麼?

    最近有一個阿嬤上傳了如何在Debian操作ffmpeg的教學影片,在Linux社群一炮而紅,我阿嬤都比你強的概念。How To Use FFMPEG On Linux. by Andrea Borman。再看她推薦Windows用戶轉Linux的影片。Why You Should Think About Switching To Linux. by Andrea Borman 她真的是很純的Linux用戶,使用Debian,安裝復古風格的LXDE,還使用Guvcview的極簡程式錄影。這什麼stereotype的Free Software Foundation支持者畫像XD。

  • 20250116

    Fern x Stark FULL ANIMATION!! by Maplestar 這部葬送的芙莉蓮二創動畫真的是傑作,專門請人配音,搭配精細上色的作畫,把二創作品搞得像是官方作品一樣。鈴華勇太@二原 on X: I had the opportunity to work with @Maplestar_Art on his new Fern and Stark animation.。這種情況已經多久了,收donate的自由繪師做出來的動畫作品比裏番業界的還要好,甚至許多表番的賣肉場景已經無限趨近於裏番,看看黑獸2那個鬼樣子 宣洩 黑獸2 這是三小 為什麼有狗?宇宙大燒賣? - PTT AC_In,續集乾脆改成開放眾籌吧,現在已經不可能再做出以前魔人品質的動畫了。雖然網路上自由繪師的做的影片很短,認真看畫格的能看出不少粗製濫造的地方,但是更能很切合觀眾的性癖好。Maplestar許多二創動畫都很棒,像是這一部片就包含了前戲、正常位、後背位、乳搖的各種呈現,還有修塔爾克肉棒撞擊費倫肥臀,表現得很親密恩愛,非常好用。

  • 20250116

    Zen Browser - welcome to a calmer internet,終於有不是基於Chromium開發的新瀏覽器出現了。私以為,電腦上界面最好看的瀏覽器(先不討論擴充元件和自訂CSS),是macOS的Safari,還有Linux的GNOME Epiphany。他們不如主流的Chrome、Edge、Firefox要受歡迎,但是界面設計很有一套,有一種設計師製作的產品的美感。可惜我沒辦法支持他們,因為他們使用第三種瀏覽器排版引擎WebKit,迫使開發者還要分神去支援他們的詭異標準。GNOME Epiphany或許還有討論空間,但Safari就完全是Apple主導的封閉式標準了,這東西就跟蘋果產品的維修容易度一樣,屬於不可燃垃圾一枚。現在我們有了新選擇,Zen Browser,它應該是受到Arc Browser影響,所以採用全新的設計語言。不一樣的是它為開源專案,基於Firefox修改而來,登入Mozilla帳號即可同步書籤。並且支援Linux、Windows、macOS系統。在Ubuntu上使用Flatpak即可安裝體驗,原生支援Wayland工作階段。Zen Browser提供側邊分頁欄、懸浮網頁視窗、工作區、分割螢幕的功能,它把許多人希望有的進階功能都加進去了。此外,Compact模式能夠隱藏所有UI元素,要滑鼠移動過去才會顯示,給你一個平和安祥的瀏覽體驗。最近還有一個基於Firefox修改的瀏覽器,是來自日本的Floorp,可是他們比較像在抄Vivaldi,沒有Zen Browser那麼有設計感。開發者選擇了一條艱難的道路,首先Gecko非主流的引擎,不少網頁支援度都有問題。此外,他們不像Chromium一樣容易跨平台,要開發Android與iOS版本非常困難。再回頭看看Arc Browser,Arc 真香!腦洞大開的功能讓超多 Chrome 死忠粉決定把 Arc 當作預設瀏覽器了! by Papaya電腦教室 側邊欄原來是書籤結合分頁的設計啊!截圖加上白板真的蠻吸引人的,哇哇,把圖片任意拖曳到畫布上,點一下還能追蹤原始網址來源,考慮到用戶,便利整理資料的設計,真的很吸引人。希望Zen還是AFFiNE能早日加入這類便利功能。可是額,後面的白板功能已經根本不是單純瀏覽器了吧,少即是多原則被破壞了,要是他們功能膨脹到像Edge那樣我反而就不會想用了,功能應該加到點上就好。

  • 20250116

    中央政府總預算案今起協商 部會文宣費擬全砍 - 聯合報 感覺跟民眾黨比起來,國民黨表現的更明顯像是政治報復吧。即使阿北被抓走了民眾黨也沒有刻意用這點當理由來刪預算,而是用績效,還有官員拿不出資料的態度,就事論事來刪,這點很好。而且前幾個月就講過好幾次了,會把官員的態度反應在預算審查的立場上。反觀,我覺得國民黨很多刪除的東西其實還蠻莫名奇妙的,例如因為內政部的巨人圖卡惡政隱國民黨就刪預算,噗。不滿遭影射是「奇行種巨人」 藍委怒砍內政部1192萬預算 - NewTalk。可是像是公視的預算有必要刪嗎?國民黨批Taiwan Plus刪公視23億預算 吳沛憶:刪錯預算讓公視關台 - 自由時報 雖然對一些政治正確的劇沒什麼感覺,但萬一民眾黨真的支持提案,不投廢票,看未來我們的黨部要怎麼對外解釋。有些預算的名稱差一個字就差很多了,也許這些錢真的是養文青側翼用的,大內宣超級爽,其實刪了只有側翼會鬼叫的那種,眾所周知左逼在網路上總是最大聲,I am offended!!! 就能震遍千里。我只知道未來民進黨的認知作戰會比國會改革時期更誇張了,例如國造潛艇的預算只是被凍結,不是刪除喔!下水測試完才能動支。國造潛艦後續艦預算不砍了!改凍結18億海測後解凍 國防部回應了 - NowNews 但光是這點又能被民進黨操弄認知作戰很久了,那些綠色媒體親一色報導超譯內容的解讀,根本沒人詳細去看到底刪了哪些預算,只作為讓青鳥飛出來的仇恨藉口。還有自己happy的錢沒了,狗官不懂得開源節流,順應形勢把錢挪到真正有需要的項目上,逼得中研院明明沒被刪除預算卻也要跳出來靠北,說別害我的經費被砍掉預算的部會挪走。中研院為全國科學研究與人才培育預算請命。最後執政黨整天指責對手賣台,可撥啊。簡單刪點浮濫的預算怎麼了,又沒有把必要維持運作的錢都斷了,這樣就亡國?那不正好嗎!取代中華民國建立台灣國的時刻終於到了,啊我忘了台獨龜孫沒那個膽啦,中華台北的蟾蜍王,不要學尹錫悅因為預算被擋就想嚴嚴喔,人家終於被抓進去了。詳解第二次尹錫悅逮捕行動:10倍警力直搗官邸抓人…尹「預錄影片」持續詭辯 - 轉角國際udn Global。一些文藝工作者因為奶水斷了,會不會使出垂死掙扎做出最強大的認知作戰宣傳,支援亂罷免立委,還不知道。那麼我們反擊這種噗噗跳的作法就是全都給它投不同意票,再加上之前的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地方圍毆中央,給蟾蜍王痛快!秦假仙、小蟑螂,海扁蟾蜍王 - 霹靂布袋戲片段

  • 20250115

    再來一個「中國開發的軟體就應該抵制嗎?」的問題。如果貫徹這個理念,我在Linux上就沒辦法打中文啦!Fcitx5是中國開發者製作的,為目前開發最積極,最主流的輸入法引擎,功能超越ibus,比RIME好配置,幾乎是開箱即用。Fcitx5還支援日文與韓文,亞洲語言的輸入法它都能用,新酷音也要靠它才能在Wayland時代生存下去。Fcitx5是自由軟體,理應不會追蹤使用者,詞庫也都是離線的,唯一一個值得防備的是雲拼音服務,沒有SSL加密的都不要用。Fcitx5的一個好用功能是繁簡轉換,允許用注音輸入法打簡體;反之拼音打繁體也行。可以是單純的繁體字轉簡體,或是利用OpenCC將用語自動轉換為台灣用語(支語警察自肅非常需要這功能www防止不小心打出敵性語)對了,Ubuntu在安裝選取語言的時候,如果你鍵盤語言選Taiwanese,只會得到原住民語的輸入法喔,你永遠都是Traditional Chinese。希望哪天台語和客語輸入法能被用上,可是我看它似乎連Fcitx5的版本都沒有,只有SCIM能用的樣子。我的立場一向是只要不是假開源,就沒有必要因為開發者是中國籍而抵制軟體。但如果牽涉到韌體,就又有了一堆能被質疑的地方,就像華為5G因為政治因素被美國封殺一樣。5G禁用中國貨 NCC資安長:開源軟體是隱憂 - 大紀元

  • 20250114

    應該注重應用而非技術層面的枝微末節,別整天強調這是AI喔。AI這個術語已經被濫用的太厲害了,現在什麼新創都要加上AI兩字,一些老牌軟體也推出AI東AI西的新功能,看了就頭痛。AI下轄很多研究科目,從自然語言處理到機器學習都會參與其中。講到用途的話,很多東西的操作也會跟AI扯到一塊,例如放大圖片不失真、音樂去背景音、影片自動去背等等,都可能會被稱為「AI」。2023年之後,AIGC技術出現後加劇了這種現象,導致人們只要以為讓機器變魔法的技術都能稱之為AI。我在網站寫相關文章的時候也曾經用過"AI"的tag,甚至有一個專門分類叫做「開源AI技術」,但是我接觸多了之後就覺得這樣不對。有些根本就只是簡單的演算法而已,跟AIGC差得遠了。況且,很多AI技術一開始剛出來只有paper和demo用的命令行程式,這些開源技術成熟後,被其他軟體拿去用,整合到其中,人們就很難察覺到其中AI成份存在了。舉個例子,Upscayl整合了ESRGAN,還會有有人過問背後的原理麼?這促使我重新思考,我要不要再用這麼技術性的分類,還是應該注重在實際用途上來分類呢?比如,把「AI影像處理」改成一般的圖片處理軟體對待即可,強調用途與對使用者的好處。AI是一時的,但能不能永久持續下去未可知,我就把這個分類砍掉了許多,畢竟當初就是有點跟風才推出這個專輯的,現在就保留我覺得比較有用的語言模型和生圖技術就好。

  • 20250114

    新青安優貸被刪了!民眾黨減列、凍結總預算3000億 狂轟沒必要 - 中時 無聊,簡單砍點大內宣預算。我覺得還是屠少了,國民黨好像還有更多案子要刪。這些國防以外非必要的預算,不砍行嗎!把錢都給黑熊軍和自家人綠電了還敢靠北沒錢給台電補貼呀。數發部拿一堆錢,做了很多事情,但是拿不出像樣成果,活該被砍預算。未來或許能看到側翼圖文作家面對AI生圖(意即不會製作內容,宣傳上處於弱勢的一方,也有了武器反擊這些文青,不然聲量最大的反黨插畫家就只有亞克和風格醜醜的觸極者……),再加上被黨斷絕經費的模樣。

    投入民眾黨主席補選黃國昌:關鍵是跟柯文哲長談 - 中央社 其實我真心不希望黃國昌選黨主席,從選前就這樣認為,如果要黨員投票的話我應該會投蔡璧如。他已經付出太多了,過去當時代力量應該就快煩死他了。興沖沖的跳過來民眾黨,簽署了不管黨務的協議,準備好好做事,結果不到一年,黨主席被關入黑牢,要被迫接下這屎缺的位置,應該讓老師專注在立法院做事就好。因為阿北被司法迫害,現在他被迫要挑起這個重責大任。儘管外人認為這是皇帝登基,但在我看來是時勢造英雄,就像進擊的巨人the reluctant hero這首歌唱的一樣。然後他是黨內的政治明星,擁有極強的號召力。這樣他主動下來選,不就贏定了嗎。自爆找過王婉諭!蔡壁如:就算黨內不高興 也應團結「敵人的敵人」 - 東森新聞雲 雖然蔡有藍營買辦的嫌疑,但是他也是意圖團結更多力量的人,故依然是值得考慮的黨主席選項。唉!希望他別真的像柯一樣出事。真的選上之後,重新改革內部黨務,不要再有假帳問題,重新出發。

  • 20250113

    「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這句話出自著名心經,從字面上理解的話這句是最吸引我的,「遠離顛倒夢想」用詞夠中二之外,還揭示了人生虛假的道理,當你能看脫空性,就離悟道不遠了。另外,我最印象深刻的是基努·李維出演的小活佛(1993)電影裡面講述的片段。幾個小朋友被認為是轉世靈童,帶到不丹尋找老師,過程中順便演出了佛陀的身世,裡面大戰魔羅,看透幻象的特效做的實在太好了。用西方人的角度講述了佛陀的「中道」,如果琴絃太緊,聲音粗澀;琴絃太鬆,則聲音沈悶;不鬆不緊,聲音才會美妙。這段適合作為行事準則。離二邊之極端邪執,取一種不偏於任何一方的中正之道。最後的一幕,老喇嘛圓寂後,才緩緩唸出心經。現在回想這個劇情還怪好笑的,藏傳佛教喇嘛直接到美國抓人,在美國都是陰間濾鏡,到不丹就變成晴空萬里XDD

  • 20250112

    人生的目的,遊戲的真實,其實都藏在Minecraft的終末之詩(End Poem)了。這是打倒終界龍才會跳出的作品,有些玩家可能會跳過,但是細細品讀便能讀出趣味,裡面暗示玩家把遊戲世界當成真實,可是總有一天要從夢中醒來,繼續做名為人生的夢,了解到你是宇宙的一部分,你是被愛的。詩裡面有很多精妙的比喻,例如「告訴他如何活著,就剝奪了他體會人生的機會」。如果覺得讀文字太艱澀,那麼這裡有一部影片版。The Reality of Minecraft’s End Poem by Pixel Plug 拍的實在太具象化了,這才是Minecraft真人電影該拍的主題吧。許多玩家都探討過Minecraft會越玩越孤獨的問題,比如早期C418的配樂都刻意選很孤獨的歌曲,我覺得那些音樂在生存模式聽來會更荒涼,1.17之後加入谷岡久美的音樂風格才稍微改變。如果不玩多人伺服器,靈感又逐漸枯竭的話,就會盯著方塊世界不知道做什麼好。這就是為什麼Mojang要加一堆RPG元素讓玩家有事做的原因。不過,終末之詩其實很好的解釋了玩家繼續做夢的因素,只要人們的想像力不減,那麼這個無限的方塊世界依然有無限的可能。

  • 20250111

    仕途與識途有很大的差距。民眾黨1/11釘孤枝的集會據稱來了超過十萬人,還真的被郭正亮說中,現場擠的都進不去,從自由廣場前面塞到後面大馬路,人還在不斷湧入,搞得好像總統大選時候的盛況。國民黨的立委烙人來確實起到了推波助瀾的效果,幸好沒有白目在舞台講「公平正義侯友宜」的蠢話了,而是聰明的把矛頭對準司法不公的議題,他們用這個方式賺取名聲。還來了二個民進黨創黨元老助陣,讓氣氛更熱烈。額,雖然有個立場怪怪的就是了,林正杰加入剛成立的民進黨後又跑到統促黨,看來確實不是所有支持黨外運動的人士都支持台獨,好比陳文茜和李敖,他們終其一生追求的只有心中所謂的正義吧。一年後又回到這個地方,離凱道只有幾公里,當我再次聽到「穩穩的走」大合唱的時候,不禁感慨萬千。這一次,少了那個男人在這裡跟我們一起唱。所以未來,我們民眾黨人要繼續奮戰下去。

    但是,為什麼參加這麼多次活動,我在跟大夥合照的時候還是會有一種疏離感呢,有些人把政治人物當神拜,到達了狂信者的地步。總覺得能體會被叫職業學生的感覺了,原本以為那些人不務正業,結果我好像也是這樣,所以除了民眾黨外,我逐漸能對民進黨的造勢動員感到同情,尤其是那些外圍人士,雖然我反對藐視國會的那群人,雖然我跟他們立場相反。黑熊也罷青鳥也罷,裡面不少人都是沒有進入核心權力組織的人們,他們勢單力薄的參加抗議行動,很可能自己還在就學,沒有獨立謀生的能力,成績不咋樣。或者更誇張的說是社運仔,靠黨施捨吃飯的人:清鳥覺青仔的30個特點,你中了幾個? - Dcard。不在乎自己的前途如何,只抱著對公民社會的一股熱情參與社會活動,期望能拯救這個國家。可是若混不好的話到頭來只會是一場空而已。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當政治網紅吃飯,要當黨公職需要一點手腕,這很多人是不具備的。當你覺得這個活動需要你我站出來,少一個人不行的時候,就會覺得是不是被利用的感覺。你會覺得好像,我的存在意義是因為支持這個大家庭而且存在,離了這種集體感情就不復所有。有些政黨宗教化的趨勢,應該能從這裡看出端倪。到頭來我這麼積極參與是為了什麼呢,原來是不肯面對現實所致使的。为什么穷人喜欢讨论国家大事? - 知乎。社會階級越卑微的人,比如窮秀才,似乎越容易被野心家利用,關心那些本來對生存無益的事物,說保護台灣自由民主法治,能換到明天的幾份餐呢?像我這種讀書讀的半死不活的,都被人說不如快點兒去工作,忙起來便沒時間想這些有的沒了的,那些政客的權術又關我們什麼事呢,頂多是在PTT靠北幾句的談資罷了。自然而然的,社會化會磨平你的稜角,覺得與其想改變這個國家,還不如想著怎麼搞好手上的案子要重要。仕途與識途有很大的差距,關心政治不如關心自己的錢途。即使如此……即使如此…..我……還是不能對正義裝聾作啞。顧好自己前途和關心國家未來的事項並不衝突。

  • 20250110

    馬來西亞:馬哈蒂爾為何執政兩年就垮台 - BBC真有趣,馬來西亞2018年之後打破巫統執政聯盟的壟斷,兩年後新政府上台後卻不得民心,搞得舊勢力要捲土重來。台灣很難想像,這裡的人比較在意統獨(民眾黨試圖打破此現象),美國人在意左右派,馬來西亞則是種族問題嚴重,還有伊斯蘭教的宗教勢力左右人民選舉。外人來看,非政治學專家很容易搞不懂背後的邏輯吧,正如離我們比較遠的國家,透過新聞媒體看民眾黨的表現也會難以理解,因為這中間隔了好幾層的資訊落差,更有可能受到三民自誤導。只知道一些馬華因為被馬來人打壓,反而寄望於大中華主義,希望中共帶領大國崛起(漢族你崛起吧)後自己也能分到一杯羹。

  • 20250110

    Affine AI是我看過最promising的Notion開源替代品,勝過AppFlowy與AnyType。官網有很多usecase,加強宣傳產品的用處。果然這個程式又是一個Electron APP,藉此支援Linux、Windows、macOS系統,雖然Android與iOS APP尚未開發完成,但能夠用網頁版補足,這樣一定程度緩解了跨平台問題。螢幕中間有個大白板用於組織想法,將白版區塊即時轉成投影片,還有區塊式筆記、標籤資料庫功能,加上看板月曆,幾乎是把各個筆記軟體的功能都抄過來了。最重要的是這個軟體能夠自架同步伺服器,不必依賴官方Affine Cloud雲端同步,確保隱私權,使用者有自由選取客戶端的權力。這樣只要自行部署網頁版就能在任何裝置用了(不過看來網頁版還沒出教學,目前官方只提供伺服器的Docker)。部署和編譯程式的官方文件都寫得很清楚。不過我不太確定這個軟體授權條款為何,看Github有部份是MIT,伺服器部份是閉源的?商業操作手法麼。

  • 20250110

    柯建銘1人發言66分鐘,朝野協商再破局…韓國瑜無奈宣布散會 - 聯合報 你國特色的冗長發言(filibuster)!費力把事拖這個翻譯實在太好了,說要黨團協商這老頭根本不可信,每次都能從盤古開天講到現在怎樣怎樣,再賣自己老資歷,爺才不會這樣給你跪下。上週說話馬上反悔。柯建銘揭藍拒絕折衷方案,黃國昌批民進黨兩面手法 - 中央社。少數黨的狀態已經一年過去了,還想繞過民眾黨,跟國民黨私下喬,換取部份法案通過,現在沒有王金平罩了啦,只有政治奇才韓國瑜。如果他們都用這種起碼還算文明的方式抗爭那就算了,現在動不動就青鳥飛出來,營造自己很大尾的假象,結果人越來越少。漂浪島嶼–munch #10萬青鳥去哪裡_面對少數統治的事實。只要餵給他們一勺抗中保台馬上變成憤怒鳥,就能無視事實,無能狂怒。最近還要浪費國家資源亂罷免立委,民進黨內部都沒人覺得他疑似有點太極端了嘛,嗯,還真有。柯建銘拋雙罷,王世堅:反對仇恨式罷免 - 中央社 國民黨有人想跟著上車搞大罷免,但似乎只是講講而已。

  • 20250108

    Tshing-niáu-? Tshenn-mê-tsiáu-á! 我又看到一堆人以封鎖他人為豪的行為了,他們認為意見不合的人都是智障,不然就網軍,所以用自以為正義的封鎖方式對待。基本上除非刻意來我這邊洗板騷擾,構成霸凌行為,否則我不會主動封鎖別人。主要是我不想手動製造同溫層泡泡。不能因為思想令人不快就禁止它,即使它是反對黨的意見一樣。好比,我在動態牆看到小草的貼文會高興一陣子,看到綠營側翼甚或是中國小粉紅的貼文就會噁心一整天,但我不會做「謾罵一大串之後再封鎖對方」這種精神勝利法的行為。如果我判定對方就是死皮賴臉,沒什麼好講的場合,最多…就滑過去而已,你要原諒他,他可憐沒人教他。再按一下「我不想看到這個」稍稍淨化下演算法,雖然我知道這按鈕根本沒什麼用。美國主流論壇Reddit只允許woke聲音,把conservative都趕走發生了什麼事?結果就是大家以為卡瑪拉會贏,但卻是川普當選了,跟現實世界脫節。理解不同的意見存在有其必要性,大量封鎖、惡意檢舉,強制噤聲的做法只會製造更厚的同溫層,滅了不同的意見管道便會使人越來越極端,到最後中立的言論也會變得刺耳(立場溫和的反對黨,願意理性討論的),變成你只看你想看到的東西,然後到處抓敵人,認為除了自己支持的民進黨以外其他人都在賣國…..青鳥就會變成青暝鳥(tshenn-mê-tsiáu-á)。

  • 20250108

    旺旺中時集團意圖透過訴訟干擾維基百科運作,這種行為真的母湯。【連署聲明】支持開放知識及社群價值 聲援台灣維基媒體協會對抗濫訴 - 軟體自由協會

  • 20250107

    其實Linux很多東西現在用容器化就能搞定。我們這些後輩是越來越沒辦法理解安裝二進位檔跑伺服器服務的操作了,只有很少部份我覺得重要的服務會用Systemd管理。用樹莓派的時候總會發現許多特殊的作業系統,玩電玩專用的RetroPie、智慧家電專用的Home Assistant、音樂伺服器專用的Volumio等等。為了特定用途,有必要安裝專用的(dedicated)作業系統嗎?我想這有其好處,樹莓派主要用SD卡開機,使用者可以在多張SD卡寫入系統,達成換卡換系統的操作,就好像電玩卡帶一樣,也不用擔心環境被其他套件弄亂。再加上以前樹莓派硬體性能受限,必須充分利用資源的緣故,所以安裝一個專門為特定用途優化到極致的系統有其必要。不過,Docker和Podman興起後,減少了環境配置的麻煩。使用者只要拉取映像檔就能部署許多伺服器服務了,上面說的多個作業系統完全能轉換成一個個Docker容器。再者,容器化保證環境不會輕易被污染,不喜歡的服務刪掉就好了。樹莓派5的規格已經大幅提升,完全有能力撐起更多服務。容器化技術比虛擬機輕量許多,一張大容量SD卡足以取代多張SD卡。官方開發的Raspberry Pi OS已足夠應付self-hosted需求。

  • 20250107

    雖然說換到Linux後,自己幾乎脫離了專有軟體的範圍,包括用LibreOffice和Google文件取代Microsoft Office,再用以前通識學Photoshop的經驗轉換到GIMP/Krita,但是還是會有需要用到專業軟體的時候,例如我修過語言統計學的課程,計算結果必須要用到IBM SPSS跑,這個軟體需要透過學校授權碼啟用。我是成功在Linux用Wine跑起來了,但是某個選單會當掉,為了避免期末被當掉,所以我還是認命在Windows虛擬機跑。更尷尬的事情發生了,向教授提議做實驗可不以改用開源軟體跑統計,結果出糗。SPSS替代品頗多,乾脆用R語言吧,但寫程式太麻煩了!我有找到GNU PSPP,界面照抄,可是好像只有Linux版還有在維護。另外一個是幾間大學共同維護的JASP,界面很現代,可是當我把成對樣本T檢定的數據輸入後,居然得到跟SPSS完全不同的結果。果然對統計學一無所知的小呆腦還是不要太看得起自己了,乖乖用指定軟體,依照指示,按鈕按一按就解決的事情。

  • 20250107

    同情民眾黨聲音的人士相對少,而且跟綠營側翼一樣,有些怪咖都想來當柯粉。黃國昌可能是這裡面真的有料的知識型網紅,雖然最近主持風格越來越像館長,但不改他的專業素養。為了改善資訊來源過於單一的問題,所以我一直在尋找親民眾黨的聲音,順便增強相關議題方面的知識,有武器能支持論述。除了製作攻訐執政黨素材的戰組(例如亞克、Daddy Chang、一哥、不禮貌鄉民團),有利宣傳議題之外,還要有一定知識水準的人士站出來,對抗綠師與犬法官。名嘴(如蔡正元、郭正亮,邱毅就算了吧)意見勉強可以參考,但是我希望是老師學者類的人物,是相對中立一些,並且說話有理的,不搞側翼出征文化的操作。最近又找到一位了:罷免連署條件之修正-信口雌黃快走開,請用法理說服我|如果侵害參政權我的救濟方式是?|#廖震談時事 EP29。標準補習班老師的上課方式,偶爾會用法律人特有的文謅謅用語婊一下政府。他的見解是基於法理下去講的,不是政論節目的情緒性發言,我認為他的內容這還是相對客觀的,很接近事實查核中心的態度(這個組織雖然常常被說綠營側翼,但是他們的闢謠文章其實已經算很中立了),鼓勵大家理性點去討論議題,而且對民眾黨也不吝於批評。這集節目廖震講的好:「我們每天活在政治裡面,但我們要每天活在選舉裡面嗎?」人民參政權不是給你這樣浪費社會資源用的。

  • 20250107

    Threads有一篇文章認為,小草都是非專業人士,還是跑外送的社會底層,總是跑去跟專業人士討論政治議題就是在自曝其短。民眾黨是不是都是魯蛇支持者組成的,搞得好像是反建制的力量要對抗精英政治?這個推論本身就有問題,非專業人士跟專業人士戰的情況不是民眾黨特例,挑一些情緒性攻擊的留言出來鞭有什麼意思?不得不承認,我黨很多人也愛做這種事,把某位塔綠班的暴論截圖出來,大家再一起嘲笑,這種搬屎行為實在無趣。有些人會用社群媒體風向下去評斷一件事情,但有沒有可能是封鎖太多人,吸收資訊過於單一,同溫層太厚才得出這種結論,少看點三民自吧。柯文哲認為民眾黨是精英型政黨,統計資料也顯示年輕人多為大學學歷者支持民眾黨,怎麼會都是低端。穿草鞋的是有啦,但不是全部。不如問問,那些人,不要說既得利益者,就說明知道事情不對勁,但為了政治和自身利益考量所以拼命亂護航執政黨惡劣政策的人,又是存何居心?他們究竟跟哪邊的人民站在一起?從來如此,便對麼?

  • 20250106

    小知識:Ubuntu touch的Waydroid的LineageOS可以存取宿主機相機,這是postmarketOS望塵莫及的。這代表…即使在Ubuntu touch也是能用Gcam的!電腦版Linux有人建議要加入libcamera支援,好將WebCam直通進去,但Waydroid開發者尚未實現。裝置採用Halium(將Biconic轉成glibc的技術)移植,就有機率讓Android的驅動在Linux跑起來,所以相機方面的問題較容易解決。我聽說FuriPhone FLX1手機因為採用類似Halium的技術,所以他們也能在自家的Debian系統順利存取相機(那個驅動是專為Android設計的)。有趣的是他們不使用Waydroid來跑Android APP,而是自己開發一個Android App Container,除了能存取宿主機的相機外,還支援GPS與NFC直通! v24.12: The One With Androids & Cameras, But It’s Mainline Linux 從Android機修改來的postmarketOS裝置,目前只有Pixel 3A和Fairphone 5勉強讓相機動了起來,其他Android手機依然是broken。而且也只能拍照而已喔!錄影還是問題。

  • 20250106

    久違了玩了AR程式,才發現我手機SD695的性能真的很爛,卡的要死,不夠格跑ARCore,可能因為鏡頭因素誤差還很大。要拿M2 iPad出來才能順跑ARKit。欸,其實玩AR的門檻不高,看看Pokemon Go就知道了,再看看Google搜尋出現的動物3D模型就證明了,其實WebXR已經發展的不錯了,儘管互動性有限,但是簡單檢視3D物件是可行的。例如Google開發的JavaScript函式庫 Model Viewer,使用它他們提供的網頁編輯器,就能在Android與iOS的瀏覽器檢視任意glTF模型,並顯示在AR畫面(手機可能要橫置編輯器畫面才會看到AR按鈕)。要改善互動性,還是專門的APP比較好。Khronos有出一款開源的iOS glTF檢視器APP KhronosGroup/glTF-iOS-Viewer: Khronos glTF Viewer for iOS,也支援AR檢視。那Android的glTF檢視器APP呢?只有一些專有軟體廠商有做。關於WebXR的研究,PlayCanvas做的開源引擎很不賴。 glTF Viewer Arrives on Mobile with AR Support ,這個檢視器能在Android與iOS瀏覽器執行,載入glTF模型並用AR檢視(Android的似乎壞了,iOS要Safari才支援)。話說,為什麼Sketchfab不做Web AR而要堅持使用Cardboard VR模式呢……浪費了這個網站上的許多大好模型。順便複習一下:glTF格式並非單一檔案,而是材質跟模型分開。考慮到WebXR難以讀取檔案系統的檔案,那麼用self-contained的glb格式會是更好的選擇。這二個格式在Blender裡面都能轉換。讓人擔憂的是AR技術都要依賴手機上的專有軟體才能運作,不是只有瀏覽器就好…且這些技術只有Google和Apple願意下去做相關的API,自然就會被他們的服務綁住,甚至瀏覽器也得用他們指定的才有最佳效果,否則WebVR就是空談而已。

  • 20250106

    家裡沒有櫃子擺公仔?不如來玩賽博公仔。HoloModels,用手機與3D動漫人物互動,這個程式除了手機AR外還有VR版。這個就像是把MMD做成AR,可以放在實體桌子上跳舞。其實嚴格來說比較像是在玩數位版的景品吧!模型都要從虛擬的盒子裡面取出來才能玩。它能像玩洋娃娃一樣,使用噴漆工具換配件,修改模型的表情。可惜HoloModels是專有軟體,這個程式無法載入自訂模型,全部都要到商店購買,價格還跟真的景品一樣貴。雖然有跟許多動漫作品合作,提供精美的人物模型,但是這種手法就大大限制了可玩性。而且好像有鎖區,活動都是日本才有。

  • 20250105

    西元2075年,泛用型人形機器人已經實現低成本普及化,人人花iPhone的錢就能買到一隻作伴,不用編寫複雜程式就能上手。Apple公司推出Pro Max的潮潮外型機器人,每五年就會因為系統升級變卡失智,因為不能換零件只能強制報廢。Google推出理工人類型的機器人,你每講一句話就傳到後端伺服器,跟廣告公司交換資料,再由機器人的嘴巴說出建議你等會可以買什麼。但由於開放機器人聯盟的規格太亂,有人花Apple十分之一價格買到的所謂高CP值機器人每講幾句就會跳針熱當,然後他們就會說果然Android…額不是,這台爛機器人就是比不上Apple啦!那個時候,我跟一群駭客們,還在研究怎麼在這台機器人上面裝GNU/Linux,解除bootloader lock之後,繼續我們那個自由軟體的夢。機器人的外型好似Richard Stallman,我們保證這是不會追蹤使用者的系統,身邊常伴一台手機終端機,準備在機器人的GUI崩潰的時候,SSH終端機登入進去修系統。這台機器人只要當機,就會跟身邊的人說「I run Arch btw」

  • 20250105

    最適合裝Linux的,往往是非專為Linux設計的硬體嗎?在這些硬體安裝Linux,是不是就像「把你的靈魂接在我的線路上,讓這個世界開始旋轉」?東方快車合唱團的非常好歌曲!你使我旋轉!Macbook裝Linux的體驗總是比Windows筆電裝Linux好麼?或許吧。儘管Framework和System76有出專門的Linux筆電,但是在平板市場還沒有夠好的產品出現,可能是沒有市場?到頭來Surface就變成最好的Linux平板載體了。大廠設計有保證,價格對得起硬體,配件好買,這個產品線也一直有在更新。且x86對Linux的支援度真的不錯,Surface Go和Surface Pro的支援度比ARM處理器的Surface Pro X要好很多。

  • 20250105

    問問題前請先google。菩提本無樹,何處惹棕色塵埃(這款大奶賣肉遊戲的脫衣機制玩的挺花的,比第七史詩還要誇張)。用Linux越久越有萬法歸一的感悟,到最後會知道根本沒有發行版之間的差別,大家都是用Linux核心,不過是上層表相不一樣罷了。欸但是這不代表每個人都能接受自己debug的覺悟,即使理論上各發行版的差異不若與其他作業系統差異那樣大,可是就是常有unreproducible bugs的情況發生 == 故我不推薦新手用太小眾的發行版,就為了標新立異。還是先從比較多人用的開始吧,入世才能出世。除非你自認是程式天才,能夠在沒有實務經驗之下就悟出作業系統的本質,然後說我要手寫一個震撼世界的新系統。如果你脫離GNOME和KDE,去用其他tiling window manager,例如Hyprland,需要設定GTK和QT環境變數,了解XDG背後的標準就更能體會到這點。那些你在主流桌面環境習以為常的操作,竟然是背後許多開發者努力的積累。並且需要凝聚社區共識,制定標準才能形成現在的自由軟體世界,且更多時候需要妥協,找到大家勉強都能接受的共識。雖然Linux乍看之下好像碎片化,每個發行版之間標準不一,但其實還是有規律在。這就是為什麼要RTFM!!!一個好的系統一定有好的說明文件,RedHat有精美的文件,Debian有專門的手冊,Arch Linux有詳細的Wiki,更何況還有很多人在stackoverflow問問題,這些你都不看就來當伸手牌不是欠罵是什麼。依照網路上廣泛誤傳的達克效應圖 達克效應(DK Effect)的美麗錯誤 — — 對無知的無法認知:愚昧之巔、絕望之谷 by Coach Chiao,可能我現在還在愚昧之巔,認為知道一點Linux指令就很厲害了,但是背後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墜入絕望之谷/dev/null之後還是要靠著意志力繼續向前。

  • 20240105

    圖片 哪~快告訴老實說熊熊,Macbook是不是螢幕看起來比其他筆電漂亮,不然就送你去古拉格。Apple的LCD螢幕真的好漂亮,超越我所有LCD螢幕。左邊為iPad Air 6,右邊為MSI Modern 15。讓我恨不得用擷取卡外接螢幕的方式也要用iPad螢幕當我的Linux筆電輸出了。Apple的產品長久盯著不會酸,不會被錯誤顏色拖累視覺。儘管我知道花多點錢就能買到一樣品質的讓Linux用,好螢幕並非Apple專利,但是這種開箱體驗真的好,不像那些惡劣廠商賣二萬塊筆電卻還在用NTSC 72%甚至更低的面板。真的不應該花大錢配抗藍光鏡片的,現在我看的世界都是一片光鮮亮麗。或許這一年來的新鏡片讓我過去的憂鬱瞳孔,往外看的時候多了一些暖活的感覺,卻讓山不再是山,水不再水。應當是死白的東西,總是添上飴色的濾鏡,脫掉之後才發現這世界本來就沒有那麼美好。加上我對顏色其實有莫名的敏感,雖然不是設計師,可是追求顏色要準確,故,我不喜歡這個人為的東西干擾視野。就像我非常討厭手機的「藍光護眼」、「夜間模式」、「原彩」一樣,也不喜歡GCam的後製 == 一旦被差別相迷惑,就再也看不清實相。

  • 20240105

    How (and why) to deGoogle your life and protect your privacy - Protonmail Degoogle不是從這個火坑跳入另一個火坑就能解決的事情。源自歐美的草根運動,去Google化(Degoogle),主張拋棄Google的服務,改用其他替代品。但有人竟然去改用Microsoft或者Apple甚至中國品牌生態系的服務,私以為這是不夠的。這不過是從第一個火坑跳到另一個火坑的行為。Degoogle的做法,應當與自由軟體、隱私權的概念連結起來。就拿Email供應商來說吧,雖然並非完全開源,但是ProtonMail和TutaMail已經算是目前最尊重隱私的電子郵件服務了。手機呢,從Android換iPhone只會讓情況更糟糕,因為你連手機的控制權都失去了。即使Apple宣稱尊重隱私也不過是虛情假意,為什麼呢? 齊澤克|星巴克要你買的不是咖啡,而是為自己贖罪的意識形態 - 香港01 。現在純Linux手機還不成熟。比較務實的做法是買自由刷機的硬體,裝刷LineageOS、GrapheneOS這類系統。再講搜尋引擎,SearX和Kagi Search都是不錯替代品。Duckduckgo中文搜尋非常爛,不推薦。最後一個重要的,YouTube,怎麼辦,根本無可替代!我是覺得沒有必要完全拋棄,但是我們可以透過戴保險套的方式存取YouTube,防止被追蹤,例如使用Invidious服務。

  • 20240104

    有了語言模型軟體,用樹莓派搞一個AI助理應該是可行的,有人做過串接ChatGPT的操作 sucv/HoloLive2dChatbot: A ChatGPT powered and holographic chatbot based on Qt and Live2D SDK. It is conceptually a DIY-ed Gatebox.。我想要用低成本的方案達成日本Gatebox初音未來的那種體驗。Ollama或者SillyTavern都能接受語音輸入指令,並且能夠展示3D模型。接著就要煩惱如何讓這個AI助理有「立體」的感覺。花錢買機器人零件來組裝太麻煩了,我要的是人形助理不是機器狗!全息投影(hologram)可能是一個便宜的方案。利用視覺錯視的原理便能達成全息投影,像是用壓克力板鋸一個金字塔出來,樹莓派接上一塊小螢幕,播放拆成四面向的影片,影像就會合成在金字塔裡面,就像是真的投影出來。Maria. DIY pseudo-holographic virtual assistant by J. Peter。這個方式材料很便宜。如果覺得金字塔太難組,影片要切成四等分太麻煩,改在箱子裡面放一片斜板也是可行的。How to Make 3D Hologram Video Projector at Home | DIY - Creative SL,甚至還有思樂冰杯蓋版 Make a hologram projector with plastic glass cap || DIY 3D Hologram - Creative fest。稍微貴一點的方案,還有3D全息投影風扇,它透過高速旋轉,加上控制LED燈排列來投影影像,視覺效果更華麗,我看產品簡介差點想買了。但是這個方法需要在風扇上面跑專有的RTOS作業系統,並透過專有的APP與之溝通(且程式八成沒有Linux版),故我沒辦法接受這個方案。這種東西似乎只有中國廠商在做,希望哪天有人能把hologram fan的程式碼開源吧。這樣我們就能把樹莓派黏在普通的電風扇上,再串接LED燈,土炮出全息投影風扇的效果。

  • 20240104

    I hate watching videos for information - r/unpopularopinion 如果對娛樂至死有概念,就很難中社群媒體公司的計了。Doom scrolling 滑社群媒體讓人心煩,我最討厭的就是圖片和影片了,搏眼球的內容太多了,尤其現在短影音時代更嚴重,為了搶觀看率就會進一步壓縮影片時長,搞注意力經濟,導致影片變成速食文化。真的厭煩,看這種東西會損害大腦,啊啊但是這些東西好像都很多人愛看,甚至參與產出低質內容,原來我才是被多數人群拋棄的那一方麼。以前我可能也沉迷過這類內容,但是我現在是討厭這點了。不論是YouTube還是Bilibili,我看到那些影片縮圖就覺得噁心,這也是為什麼會有DeArrow擴充功能出現吧,展示真正的影片縮圖,不要在縮圖放一堆箭頭和扮鬼臉吸引注意。此外還有NewPipe及Invidious,改善這紛紛擾擾的視聽體驗。能不能不要整天只想著炒作這炒作那的,給我適當份量的資訊就好,一分鐘就講完的東西偏要塞一堆業配內容包裝為十分鐘,去你的。這樣說來,改看文字版社群就比影片要好嗎?那也得看是什麼社群。Threads和Dcard上面智障一行文依然很多,可見很多人沒了炒作用的影音就連表達想法都有問題。PTT還能接受,網頁版沒有自動開圖,但是年輕使用者有減少的趨勢。Reddit沒有Hacker News好,因為Reddit還是能夠貼圖,炒作狗依然太多了。在Hacker News,我比較能感受到平靜,這可能是古代論壇式網站的好處吧。

  • 20230104

    換張SD記憶卡,把RPi樹莓派變Wi-Fi Router - 陸向陽 樹莓派5安裝OpenWrt,連接數據機當路由器?四核心CPU當路由器這算是overkill了。讓樹莓派成為類似市面上Wifi分享器的用途,能夠接收數據機的訊號。並且連接電腦,提供Wifi訊號。理論上不裝OpenWrt也是可以當路由器,預設的Debian系統設定一下也能轉為路由。不過換系統就是抽換一張SD卡的事情。那麼還是安裝專用的路由器系統吧!OpenWrt開箱即用,比較好設定。不用擔心OpenWrt是太小眾的Linux發行版而缺乏套件。即使要臨時跑一些服務,OpenWrt也有Docker能用!是否需要天線?如果真的硬要把樹莓派當Wifi分享器,又要求訊號能穿牆的話,購買天線是必備的。樹莓派預設只有一個RJ45接頭,沒辦法容納多部電腦的乙太網路連線。OpenWRT不需要太高容量的SD卡,32GB就夠用了。

  • 20250103

    想改嘗試主流的架網站工具了,Hugo這類SSG適合喜歡DIY的人使用,但不適合想要架網站專注寫內容的一般人。以前我以為Wordpress不夠自由,但是他們幾乎是業界標準的工具,是de facto的事實標準。比起自幹前後端,或是用HTML + CSS + JavaScript三板斧胡亂組合出一個網站,Wordpress已提供一個標準化的網站管理工具,所以我想嘗試切換到這個結構,知道何謂「正常人」管理網站的方式。受Static Website Generator的中毒太深了,看到什麼做網頁的框架都想能不能有靜態HTML生成功能XD 因為我依然想要低成本架網站,serverless架構。單純託管HTML檔案的話就不用付那麼多主機費用了。那麼我就想呀,Wordpress有靜態網頁生成的plugin能用,那麼或許能在Linux Docker跑一個Local Wordpress當作編輯器後台,然後再輸出為純HTML部署?變更還能夠用Git追蹤。Wordpress網站後台不要上線,僅限本機存取,訪客看到的只有HTML檔案。

  • 20250103

    台灣的街景就是被華國美學和閩猴的審美搞爛的哈,不要當殖人就覺得自己很高級哈。總有些人懷念日治時期甚於國民政府時期,因為他們建築比較漂亮,大日本帝國在當時也比支那民國進步文明一些,再加上228事件不分青紅皂白開屠,這樣的反差不免讓人懷念過去。感覺我讀過的課本和一些歷史書有這種描述,刻意引導人產生這種想法。甚至會比較說日本和中國哪個是「較為合法」取得台灣島主權的。ㄟ可是,那是當時一些台籍精英的想法,都經過多久了,還抱持這種想法的人又怎樣呢?恨意延續那麼久,信樂團的千年之戀被你變成千年之恨了。章魚哥:你有沒有注意到他們已經都不存在了.jpg。我蠻反感「國仇家恨」的歷史觀的,好好學習歷史,讀遍各方說法,知道發生了那些事情的悲劇之後,為的就是讓過去的錯誤不再發生,可有些人總喜歡煽動仇恨,用意識形態合法化自己的重蹈覆轍式的、迫害報復行為,哪來的轉型正義可言呢。發現minorities怎麼就愛抱團呢,minorities族群會找同樣是minorities族群的人在一起,比如支持台獨,可能還會支持LGBT,然後支持其他文青喜愛的政治正確議題,當個星巴克社會主義者,蔚為風尚。切!我才不要搞這種身份政治。貓會獨立的生活,不像野狗會成群結隊!每個人的政治座標系不一樣,看事情角度不同,沒有絕對中立的人,所以在某個議題下面發表「終於有正常人出現了」更多時候是在拐彎抹角的說「終於有跟我同一掛的人出現了」。回到剛才議題。自認為少數群體的人,因為縫合太多好似正義的議題,所以非常容易成為固執的左逼,那左逼整天說要反省殖民主義,發明什麼後殖民主義的人,這些人對日本的統治又怎麼說呢?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好例子。還是說,台灣島被各國人種都屠過一輪,就因為日台親善緣故,那些壞事就能輕輕帶過?胡蘿蔔加大肉棒的策略對這些人可真有效。正常國家本來就要交流,但有些人總認為日本跟台灣是兄弟之邦,如膠似漆,這就顯得諂媚噁心了。一些反賊說,中國人五行缺爹,繼承千年來的君王思想,沒有平等的概念,對世界的認識都是認為背後要有一個人控制誰的不對等關係,因為這樣簡單的陰謀論更讓人容易理解複雜的世界。那有些台灣人真不愧繼承了中國人的血脈,總認為自己需要一個強力的爸爸!別人就是另外一個邪惡的爸爸控制的!我們要保護自己爸爸的利益,所以才有那句經典的「我是你爸爸」。「沒實力就不要大小聲」這句話本身可能也是一種缺爹觀的展現。但是他們不知道,世界不是牢籠,是一個巨大的花園。

  • 20250101

    TEDxTaipei 2013 柯文哲 生死的智慧 再會了,辭掉民眾黨黨主席的柯文哲,你是我們生命中重要的導師之一,阿北的生死觀早就看得透徹,所以才教我們繼續心存善念吧。這部影片讓我想到一件事,我一想到未來會死掉,就不禁悲從中來,雖然我離那個時候還很遙遠。大概是我讀小學五年級的時候吧,那天不知怎的,人生第一次想到這個概念,沒有網路的時代,只看圖書館借來的書怎麼會有這種想法呢。突然發現人終有一死。簡單的計算完父母還有自己的年齡後,突然覺得相處的時間並不是很長。所以就在吃飯的時候哭了。父母當時覺得我莫名其妙,我也覺得奇怪,為何這麼小就會開始想這種事情。現在看來,或許跟我當時被言語霸凌有關係吧,那個時候似乎還有半夜亂夢遊的情況發生,但我的小腦袋瓜還不知道霸凌這種概念。終於有一次撐不住,回家忍不住大哭,父母才知道這些事。雖然我曾經檢舉過了霸凌的其中一個同學,我爸還打到學校去罵老師,讓老師罵那個人,使他收斂些,不過其他人的霸凌排擠行為還是沒有消失。難道是我個性的錯嗎?No,我絕對不接受這種理由,如果讓小孩認為一切都是他的錯會毀掉自尊心的。Tears For Fears - Mad World 這些事情太遙遠了難以回想,回想到了也是一些不好的回憶。那至少我學過一些教育理論之後,知道絕對不能這樣粗暴的處理霸凌問題的,起碼我想讓未來接觸到的學生不再受到這種痛苦折磨,能幫一個是一個。……扯太遠了,關於死的問題,要到成年後才會認真的下去思考,似乎並沒有一個確定的答案告訴我們人生的目的,在邁向死亡之前,不少人還會先失智,忘記自己是誰,然後痛苦的死去。科學沒辦法回答這些問題,就像柯文哲的生死觀,什麼熵要大於0,這個太難懂啦。還是讓哲學來信服人吧。我書讀得不多,目前只知道卡謬講「自殺是唯一嚴肅的哲學問題」,所以暫時別想著主動尋死吧,不如想怎樣才算活著?此外佛法告訴我們很多道理,能夠看透生死問題,這個未來有待我慢慢學習。就算不讀佛法,它也會自己來找你。人們最常體驗的佛法道理,應該就是「無常」了。終於活到了我這把年紀,驚覺過去的一切都在崩壞中。年齡只比我大幾歲的家具、交通工具都逐漸壞了了,父母也逐漸老去。過去熟悉的一切隨著我的成長慢慢消失,可是我得到了什麼來填補這些空缺呢?人生識字憂患始。我希望未來能夠多一點東西來填補,並在這個世界上留下些什麼。壞的東西,換新的就好了。美好的瞬間,就讓它定格在美好的時候。因為珍惜當下,才能更證明我們活著。

相關文章

2024年動態牆
分類   人文藝術 隨筆
標籤   Timeline
2023年動態牆
分類   人文藝術 隨筆
標籤   Timeline
給網站加入螢窗小語的微部落格頁面,替代Facebook動態牆
分類   人文藝術 隨筆
標籤   Timeline Hugo